作者:ws木頭人,
中午放學,孩子們都回家了,幾名監考老師湊在只有一臺陳舊不堪吊扇的教室里,從兜里掏出早上準備好的水和干糧,剛要準備“開飯”!
門口幾個端著飯菜的農婦向她們緩緩走來,其中一人還提著一個陳舊的紅色大暖壺(暖瓶)。
長期下地勞作的她們,皮膚被烈日曬得黢黑,滿臉淳樸:“聽孩子們說,監考老師都是從鄉里下來的,我們這沒有什么好飯,你們將就著對付一下!先吃飯,一會俺們再過來拿碗筷,暖壺里有糖精水!”
說完便放下碗筷走出了教室,幾名監考老師看著桌子上端來的幾大碗滿滿的米飯、饅頭和大鍋熬菜,菜里薄厚不一的肉片是她們平時都舍不得吃的美味。
想到這里幾名監考老師,不禁鼻子一酸眼睛有些濕潤,被他(她)們當地人叫做“山里人”的淳樸善良深深打動了她們的內心。
下午又陸續考試了語文和自然一主一副兩門課,監考老師格外留意,王建剛依舊在半小時之內第一個交卷。
考試結束后,王建剛瀟灑的走出考場,特意到小賣鋪稱了一毛錢的零散瓜子,一邊喝著塑料水壺里的糖精水,一邊磕著瓜子。
待李現,宋天笑和劉東海陸續走出考場,四個人坐在小賣鋪門口的石頭上探討著放假以后去哪玩?
王建剛第一個表態:“我要騎著爸爸的自行車先到鎮上的百貨大樓里去看一眼跟張東那輛一樣拉風的自行車。”
李現接著表態:“我想去我大姨家,讓我哥帶著我先去參觀一下以后上初中的學校。”
宋天笑:“我想去姥姥家的果園里拽桃子,抅李子。”
劉東海:“我想去縣城的姑姑家里看一天的大彩電,晚上再到她們樓下的夜攤吃個飽!”
他們一直聊到夕陽西下,直到各回各家。
隔天王建剛睡到自然醒已是八點多鐘,奶奶戴著老花鏡坐在院子里納鞋底,媽媽和王嬸擔著條框準備去河里洗衣服,本想去跳河的他看到爸爸的自行車后,立馬止住了腳步。
“奶奶,我爸爸自行車怎么在家里?”
“哦!你爸爸今天沒去上班,到東海家去了,他說著要和東海的爸爸一起到外地打工!那邊工資高,多掙點錢回來翻修一下咱們家的老房子,攢錢將來能讓你讀最好的學校!孩子,來,幫奶奶把針線刃上。”說完將麻繩和大號針遞給了他。
王建剛欣喜若狂,腦袋里閃過一個念想“一會找東海去鎮上看自行車”,麻利的接過,將麻繩放在嘴上捋了捋,串刃上線遞給奶奶,跑到里屋用鑰匙打開自己的抽屜,從嶄新的筆記本里掏出一張紙幣十元疊好裝進兜里。
跑到廚房拿起一個大窩頭就啃了起來,搭配著白蘿卜腌制的咸菜,吃的那叫一個津津有味。
“剛子,粥在老地方,用鍋蓋扣著,記得喝!”
“恩,我知道了奶奶!”
王建剛端起奶奶提前為他準備好放在煤爐邊的“熱碗”大口大口的將“雞蛋飯”喝了個精光。
吃完飯,王建剛跑到院子里:“奶奶,我們今天騎自行車提前去看看我們以后上學的地方,順便到鎮子上買本語文、數學的暑假作業。”說完就向過道的自行車走去。
奶奶回頭望著自己的寶貝大孫子“孩子,等等,奶奶去給你拿個錢,買點吃的、喝的!”
“不用了奶奶,我拿著呢!中午飯我就不回來吃了!”說完推著自行車向劉東海家里走去。
“剛子,你們路上慢點,看到車了一定要提前下來讓人家先走,不好走的地方就下來推著。”奶奶一直追到門口囑咐著!
“好的!我知道了奶奶。”說完跨起自行車向集合點駛去。
到達集合點,只見劉東海坐在支愣著的自行車后座上,李現和宋天笑站在一旁時不時的按下鈴鐺。
正好兩人一輛車,騎一個帶一個累了可以輪班休息,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騎行,滿頭大汗的他們終于來到了鎮上,這也是他們學會騎二八杠大梁自行車以來騎行路程最遠的一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