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正月十五鬧元宵,但對于我以及我的小伙伴們來說,正月十五的魅力其實不在于鬧元宵,而在于每年正月十五晚上的閃光雷大戰。忘記從哪一年開始了,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閃光雷大戰都會如期進行,既沒有人約定,也沒有人組織,但每到這個晚上照例會變成小城青少年的一次集體狂歡。而春節期間的熱鬧氣氛正是在這個晚上達到頂點,也正是在這個晚上宣告結束。這個晚上過后,小城的一切恢復正常,小城的人們重新開始按部就班地生活。
所謂閃光雷,原是煙花炮仗的一個種類,有連續爆響的功能,手執長長的手柄,即可以對天鳴放。顧名思義,閃光雷大戰即是以閃光雷為武器的一種好玩的游戲——這無疑是一種窮極無聊的游戲,當然也是一種相當危險的游戲,因為閃光雷本來應該是對天鳴放的,我們卻拿它對人鳴放,盡管是把它平放在地上,終究還是有著一定的危險性。但對于彼時正處于青春期的我們來說,顯然是越危險,才越刺激;越刺激,才越好玩。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一段特別“混”的年月,正因為荒唐才是青春期的特權嘛,而渴望揮霍與放縱的任性,也正是我們那個年齡段的孩子們的最大特征,更何況那個年代根本沒有什么像樣的消遣與娛樂呢?
的確,彼時的正月十五既沒有花燈,也沒有旱船,更沒有集中燃放煙花炮仗,以及諸如此類的政府作為。小城的生活太沉悶、太單調了,但人們畢竟是需要娛樂的,尤其是在過節期間。小城雖然很古老,但還是有著太多的年輕人,他們需要刺激,需要“解放”,需要一個青春的宣泄口。雖然“解放”的方式不盡相同,但“解放”的性質卻基本相似,對于小城里的年輕人而言,大眾狂歡與集體宣泄顯然來得更有趣、也更過癮。而且在他們看來,在放縱的年齡無論如何也需要放縱一回,否則,又如何安放他們一生一次的青春呢?所以盡管方式值得商榷,但一年一度的閃光雷大戰,或許正是他們可以盡情發揮的一種宣泄方式。
正月十五晚上,閃光雷大戰照例會在西關橋頭的十字路口進行。隨著夜幕降臨,人開始越聚越多,大家從四面八方聚集在小城里的這個最繁華的所在,他們大都身著盛裝,臉上洋溢著過節的喜氣,也似乎都在期待著什么發生。果然,隨著一陣連續的爆響,閃光雷開始在地上接二連三地炸開,閃光雷炸響的瞬間,會因為后坐力的原因自行變換方向,而人群隨之也像波動的水花一樣不停地變換。
我們幾個熊孩子興高采烈地穿梭在人群中間,每人的外衣下都掩藏著各自攜帶的武器——閃光雷,我們悄悄地將它碾在腳下,在出其不意的地方將其點燃,看著人們在閃光雷的追逐下四處躲閃,我們就會產生一種莫名的快感……
正所謂時光如梭,歲月更迭,正月十五的閃光雷大戰也在不斷地升級,以致規模越來越大。終于有一年,公安人員開始出手阻止這種危險的游戲了,一時間熊孩子們紛紛落網,而閃光雷大戰也就此轉入地下,漸趨式微。慢慢地,隨著我們那一代熊孩子步入成人的行列,正月十五的娛樂亦趨向多元,閃光雷大戰正式壽終正寢,成為我們那一代人難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