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前言

  • 楊慎傳
  • 張德全
  • 943字
  • 2020-04-30 11:37:12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本書傳主是大明王朝第一才子、狀元楊慎。他著有名揚天下的《二十一史彈詞》,其中這首《臨江仙》,被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尊為開篇詞。

楊慎(1488—1559年),字用修,號升庵,又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等。明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學者,明朝四川唯一狀元,授翰林修撰、經筵講官。四川新都(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人。

楊慎幼年早慧,五歲能背《飛騎橋》,七歲誦唐詩,斷句讀,過目不忘;十一歲學寫近體詩;鄉試科舉考中《易經》第一名“易魁”;殿試得第一名,中了狀元,被授翰林修撰、經筵講官。在翰林院,楊慎撰修《明實錄》的《武宗實錄》,秉承父親楊廷和的做事風格,直言敢諫,秉筆直書。

嘉靖皇帝朱厚熜固執己見,不聽忠言,為其父興獻王爭名分。嘉靖三年(1524年),楊慎因“大禮議”事件被廷杖謫戍流放永昌衛(今云南保山),并終老于滇南。

楊慎是明代杰出的文學家,也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一生博學多聞,長于詩文詞曲、論古考證,涉及哲學史學、天文地理、醫學生物、金石書畫、音樂戲劇、宗教民族、語言民俗等。著作有《升庵集》《丹鉛錄》《陶情樂府》等,達百余種。《明史·楊慎傳》云:“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

前人對楊慎贊譽有加。明代著名學者李贄把楊慎對于明代文化的意義,與司馬相如之于漢代,李白之于唐代和蘇軾之于宋代相提并論。他說:“升庵先生固是才學卓越,人品俊偉……流光于百世也。岷江不出人則已,一出人則為李謫仙、蘇坡仙、楊戍仙,為唐、宋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明·李贄《續焚書·與方初庵》)

與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齊名的學者朱舜水晚年講學日本,學生問:“揚雄、司馬氏鳴漢家,眉山三蘇及陸游等鳴宋家,不知今亦有如此人哉?”答曰:“國朝有宰相之子楊升庵,諱慎者……”(明·朱舜水《朱舜水集·問答四》卷十一)

同在西南,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蘇軾“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他們游歷的是文化發達的地區。唯有楊慎,人生的大半時光都被強制居于偏僻且文化落后的西南而又名滿天下,因此楊慎對于西南地區的漢文化滲透及當地的民族文化融合具有特別的意義。這也是后世如此推崇楊慎的原因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梁县| 大悟县| 佳木斯市| 大竹县| 托克托县| 潮州市| 奇台县| 长兴县| 凉城县| 漳浦县| 东源县| 永清县| 塔河县| 阿拉善右旗| 上高县| 大余县| 罗定市| 潜山县| 镇平县| 衡南县| 商河县| 新巴尔虎左旗| 福安市| 肥西县| 麻阳| 民勤县| 五指山市| 荥经县| 响水县| 德化县| 昌黎县| 留坝县| 玛曲县| 潜江市| 广西| 抚顺县| 平乐县| 庆阳市| 壶关县| 南澳县|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