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郭子豪幾乎著了魔。除了上課、吃飯、睡覺,所有的時間都獻給了那把吉他。他反復練習著《Wings You Are The Hero》的前三個小節,手指從最初的僵硬笨拙,漸漸變得靈活了一些,am指的掃弦也終于能發出比較清脆的聲音了。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他感覺自己能把每個音都彈出來,指法似乎也沒大錯,可一旦連起來彈,總覺得哪里怪怪的,磕磕絆絆,完全沒有孫老師示范時那種行云流水、震撼人心的感覺。像是拼圖雖然拼上了,但邊緣對得不齊,怎么看怎么別扭。
周日,他帶著滿腹的困惑和那把練習琴,又一次早早來到了桔子琴行。
孫老師正在指導大熊練一首新的solo,看到郭子豪進來,笑著問:“阿豪來了,練得怎么樣了?”
“孫老師,”郭子豪撓撓頭,有些沮喪地說,“我練了前三個小節,但連起來彈總感覺不對味,怪怪的,您能幫我看看嗎?”
“行啊,你彈一遍我聽聽。”孫老師放下手中的電吉他,拉過一把椅子坐下。
郭子豪深吸一口氣,調整好姿勢,開始認真地演奏他練習了無數遍的前三個小節。他努力想彈得流暢,但聽起來總有些忽快忽慢,該強調的拍點軟綿綿的,該連貫的地方又莫名頓了一下。
剛彈完,孫老師就點了點頭,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節奏,你的拍子有點亂,節奏感不連續。”
他拿起自己的吉他,一邊慢速示范一邊講解:“你看這里,這個低音進來要果斷,‘咚’的一下,然后am指掃弦要緊接著跟上,‘叮’的一聲,這兩個聲音之間的時間是固定的,要卡準。你彈的時候,有時候‘咚’和‘叮’隔得太開,有時候又擠在一起了,要用腳打著拍子彈。”
郭子豪恍然大悟,原來問題是出在這里!他一直只顧著把手指按對地方,把聲音彈出來,卻忽略了最根本的節奏骨架。
孫老師看他明白了,又笑著安慰道:“不過你也別太灰心,你整體速度的大框架其實沒跑太遠,勉強也算是在節奏的‘框框’里了,用我們的話說,你這也算‘符合拍了’,就是細節得摳一摳。”
“符合拍了……”郭子豪咀嚼著這個詞,有點想笑又覺得有多厲害有的東西。
“來,跟著我的拍子慢慢練。”孫老師開始用腳打著穩定、清晰的拍子,嘴里哼著節奏,“噠,噠,噠,噠……注意,第三拍這里,進!”
郭子豪凝神屏息,耳朵緊緊跟著老師的節拍,手指嘗試著跟上。一開始還是有點手忙腳亂,但在孫老師耐心的引導和重復下,他漸漸找到了那種穩定的律動感,幾個小節終于能比較流暢地連接起來了,雖然速度很慢,但至少節奏對了!
“對了!就是這樣!感覺找到了吧?”孫老師鼓勵道,“以后練習一定要開著節拍器,從慢速開始。如果節奏拿不準,還有個笨辦法——你可以先把節奏唱出來,跟著節拍器,‘噠噠噠’地把旋律的節奏唱準,唱熟了,手上自然就知道該怎么彈了。”
帶著孫老師傳授的“秘籍”,郭子豪回到了學校。他心里癢癢的,迫不及待想繼續練習,鞏固剛剛找到的節奏感。
推開寢室門,發現范新和王飛還拉著窗簾在呼呼大睡。這個時候練琴,無疑是在作死。
郭子豪猶豫了一下,看了看手里的吉他,又看了看鼾聲漸起的室友,做出了決定。他躡手躡腳地背上琴,像做賊一樣溜出了寢室樓。
去二教!他記得那邊周末很多教室都空著。
果然,二教三樓一片寂靜。他找到一間偏僻的空教室,輕輕推門進去。空曠的教室里只有整齊的桌椅和落滿灰塵的黑板。
他找了個角落坐下,拿出手機打開節拍器APP,調到很慢的速度。他沒有立刻彈琴,而是按照孫老師說的,先跟著節拍器,“噠噠噠”地笑聲哼唱起了《Wings》前幾小節的節奏。
略顯滑稽的“噠噠”聲在空曠的教室里回響,但他卻異常認真。唱了幾遍,感覺節奏已經在腦子里刻下了,他才抱起吉他,再次跟著節拍器,一個音一個音地、緩慢地練習起來。
這一次,聲音雖然依舊生澀,但節拍卻穩穩地嵌在了每一個“噠”聲里,不再飄忽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