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為了破解“狼孩之謎”,我不遠萬里,來到了世界上有歷史記載最早發現狼孩的地方——意大利的古城羅馬。
羅馬——意大利的首都,人們稱它為“永恒之城”。
當我踏上這片古老土地的時候,立刻感到一股歷史的雄風撲面而來。它讓人禁不住想起昔日那曾經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古羅馬帝國的榮耀與輝煌,想起曾璀璨耀眼、引領當時世界潮流的古羅馬文明……
接待我此次羅馬之行的導游名叫保羅·馬爾蒂尼。他在羅馬出生,在羅馬長大,后來又長期在羅馬工作和生活,是土生土長、地地道道的羅馬“土著”。
保羅·馬爾蒂尼向我談起自己故鄉——羅馬的歷史時如數家珍,自豪地向我介紹說:
公元二世紀,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疆域遼闊,東起幼發拉底河上游,西達高盧與大不列顛,南到非洲北部,北至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所統治的國土面積,多達500多萬平方公里。整個兒地中海,都成為其的內海。羅馬帝國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據資料顯示,僅當時,羅馬城通往各地的道路就達300多條,總長度加起來可繞赤道10圈,那真可謂是“條條道路通羅馬”。
馬爾蒂尼說起他們祖輩們這些輝煌歷史的時候,眉飛色舞,神采飛揚,精神上有一種無限的愉悅與滿足,仿佛當年羅馬主政元老院里的貴族們,都是他們家的列祖列宗和血親一般。
羅馬帝國疆域遼闊。羅馬城更是一個說不完的故事、講不完典故的城市。在這眾多的故事和典故中,最著名、最膾炙人口、最讓人銘心難忘的、流傳最廣、影響深遠的還應當屬“母狼育嬰”的故事。
我從世界的東方而來,千里迢迢,披星戴月,一路風塵,是為參觀緬懷羅馬昔日的輝煌,更是為探尋羅馬狼孩的秘密而來。
古老的臺伯河,如一條閃光的銀鏈,由東北至西南蜿蜒穿過羅馬城。多少年來,它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羅馬,被羅馬人稱為是“偉大的母親河”。
此刻,我和我的導游保羅·馬爾蒂尼站在臺伯河高高的河岸上。羅馬城如同一幅巨大的畫卷,在我們的面前緩緩展開。古羅馬的遺跡,基本上全都集中在臺伯河的左岸,城墻、廟宇、劇場、圓柱、廣場、宮殿、大道、橋梁、凱旋門、古教堂等各種古跡比比皆是,數不勝數,座座高大雄偉,個個氣勢不凡。
建筑,是凝固的歷史和文化傳承的載體。這些古羅馬的遺跡,像一個個飽經滄桑的歷史老人,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們,展示和無言地講述那已經遠去、消失在歷史長河深處帝國昔日的輝煌。
我猜想,我不遠萬里前來羅馬,所要探尋的“狼孩之謎”,也許,就隱藏在這眾多的古代遺跡之中。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我會在不經意中,在某座古代宮殿遺址的臺階上、在某段城墻的拐彎處或廢墟中,偶然就會發現和找到,那該是一件多么令人驚奇和愉快的事啊!
我把目光從遠方收了回來,深情地望著腳下緩緩流淌的臺伯河。流動的河水,打著一個個小小的漩渦,泛著細細的浪花,聽不到一絲喧鬧聲。寬闊的河面上,不時地有商船、客輪、游艇和無動力雙翼或單翼帆船駛過,為這條古老的河流,增添了一分色彩,一份生機。
馬爾蒂尼告訴我,沿著臺伯河向西行走大約20多公里,就是美麗的地中海。那里是臺伯河的出海口,有古羅馬時期最大的港口——古奧斯蒂亞。
他告訴我,最早的羅馬人,除了一少部分是當地的土著人外,其中大部分是特洛伊人的后裔。當年古希臘人花費漫長的十年時間,傷亡了無數士兵,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終于攻陷了特洛伊城。一部分特洛伊人,在古希臘人開始屠城之前,趁著混亂僥幸逃了出來。他們四處漂泊流浪,后來坐船漂流到意大利半島,就是從今天的古奧斯蒂亞港口上的岸。后來,逃難的特洛伊人逆臺伯河而上,來到現在羅馬城所在的這片土地。
他們看到這里森林茂密,土壤肥沃,氣候宜人,便于耕種,又緊鄰大海,出行坐船交通便利,便停止了再四處漂泊,在這里定居下來。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歷盡千辛萬苦,艱難創業和不懈努力,后來他們終于發展壯大,建立了羅馬都城,開創了后來羅馬帝國的輝煌事業……
聽完馬爾蒂尼的講解,我禁不住再次深情地眺望了一眼羅馬城和腳下悄悄流淌的臺伯河。我所要探尋的羅馬狼孩和那個傳遍世界、家喻戶曉的“母狼育嬰”故事,就發生在眼前這片土地上和這條古老河流的岸邊。
二
在這里,我很有必要,向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介紹一下我這次羅馬之行的導游、我一見如故、至親至愛的好朋友——保羅·馬爾蒂尼。
他的名字和意大利著名球星保羅·馬爾蒂尼一字不差。
當時,馬爾蒂尼40多歲,高挑的個子,目光犀利,渾身上下洋溢著意大利人那種特有的精明和瀟灑。他有多重身份:著名的心血管專家,胸外科主刀大夫;另外,他對世界歷史、世界文學、生物學、無線電、飛機駕駛等方面,都有廣泛而較深的研究。他還是個戶外探險愛好者和野生動物研究保護志愿者。非洲塞倫蓋蒂草原、巴西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我們中國的青藏高原、北美的阿拉斯加荒原、南極冰川等許多人跡罕至的地方,都曾留下他的身影和足跡。
與馬爾蒂尼相識,可以說是我的幸運。他愛好廣泛,知識淵博,又生在羅馬、長在羅馬,對羅馬城歷史有很深的研究,是個地地道道的“羅馬通”。可以說,和馬爾蒂尼的認識,對我了解古羅馬歷史、母狼育嬰典故和今后破解“狼孩之謎”,都有著莫大的幫助。
馬爾蒂尼自豪地告訴我,他和他的家族,是那批僥幸躲過古希臘人的刀槍,從特洛伊城逃出來,最早踏上羅馬土地,最早在羅馬這片土地上開拓耕耘特洛伊人的后裔。這方面,他和他家族的遺傳基因DNA檢查報告可以作證。
因祖祖輩輩生活在羅馬,是土生土長的羅馬人,馬爾蒂尼和他的家族,對羅馬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一份難以割舍的親情。他告訴我,從他們祖先踏上羅馬土地的那一刻起,家族的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無論男女老少,所有成員,都以作為一個羅馬人而感到光榮和自豪。在他的家族成員中,許多都是羅馬歷史的愛好者和研究迷,其中研究羅馬歷史的專家、大家不乏其人。熱愛和研究羅馬歷史,這在他們的家族中,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個傳統,一份榮耀。
由于家族的傳承,馬爾蒂尼也不例外,他除了心血管專家、胸外科主刀大夫主業之外,業余時間也是一位羅馬歷史的狂熱愛好者和積極研究者。他告訴我,如果把他們家族歷代研究羅馬歷史的資料加以總結和整理,出版一套千萬字以上的高水準的羅馬城史志,都綽綽有余,資料豐富的難以用完。
為了尋找和區別中國古代文明與古羅馬文明,發展歷史的不同軌跡和不同之處,已經取得醫學博士證書、在心血管和胸外科臨床方面嶄露頭角的馬爾蒂尼,曾毫不猶豫地放下自己的工作和優渥的待遇,只身到北京大學攻讀了5年中文和中國古代歷史。也許是他愛好廣泛,學習過于刻苦,用腦子太多的緣故,有些過早地謝頂。對一些人來說,過早的謝頂,是提前衰老的信號和象征。可對馬爾蒂尼來說,卻為他的學者風度增添了不少風采,使他顯得更加文雅、浪漫和瀟灑。
對了,馬爾蒂尼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在這兒,不能忘了向讀者朋友們介紹:因他酷愛羅馬城歷史的研究,也熱愛上了對狼的研究。研究的課題就是“作為食肉動物的母狼,當年為什么沒有吃掉兩個已經到嘴邊的孿生兄弟,而把他們留下來,并辛苦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他們?”
馬爾蒂尼告訴我,在他的家族中,對這個課題的研究,已經延續有好多代人了,可以說是前赴后繼,他們一代接著一代,一直在苦苦探索和尋找科學、合理、準確的答案。
馬爾蒂尼也把此課題的研究,稱為是自己除心血管專家和胸外科主刀大夫主業之外“畢生的事業和使命”。他在工作之余,一直在孜孜不倦,努力探索,深入研究,積極攻關。
馬爾蒂尼還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協會會員。他告訴我,接待完我來訪后不久,他就向所供職的醫院請長假,留職停薪,只身去北美的阿拉斯加,擔任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他將要在那人跡罕至的荒原上,與狼群共同生活一整年的時間。他在對狼群進行保護,防止有人偷獵狼或對狼下獸夾夾、下毒藥毒等各種各樣傷害的同時,將對狼的交配、產崽、成長、捕獵、成員之間相互關系等各種生活習性,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觀察和研究,想辦法盡力從中找到,破解羅馬“母狼育嬰”千古之謎的鑰匙和路徑。
要知道,這一整年時間,沒有人給他發工資和獎金,吃、住、行、科研等所有的一切,全部是自費。
聽完馬爾蒂尼個人的工作安排和打算,我對他羨慕和尊敬的同時,更多的是為他祈福,祝愿他心想事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在有生之年,在“母狼育嬰”研究方面,有重大發現和突破。
因工作關系,在我所結交的一些外國朋友中,大多數人都是為理想而活著。為了人生目標的實現,他們常常不顧一切,甚至赴湯蹈火,都在所不辭。這一點,在馬爾蒂尼的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我與馬爾蒂尼的相識,說起來也非常偶然。
那天,我到意大利駐中國大使館辦簽證,剛巧碰到與我同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愿者聯盟會員的大老張,他也來意大利大使館辦理其他事宜。大老張平時就是個熱心助人的人。每次大家結伴到野外考察,只要有他參加,他總是跑前跑后,忙這忙那,熱情為大家解決考察方面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難題,很受大家的歡迎和愛戴。他聽說我自費去意大利的羅馬,專門考察“狼孩”一事,感到很是新奇,表示看在同是一個協會會員的情分上,要鼎力相助我。當他了解到我是第一次去意大利,而且在意大利舉目無親,立刻就把馬爾蒂尼的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寫給了我。大老張告訴我,他和馬爾蒂尼北大時是同班同學,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兩人都熱愛野生動物保護和研究。
大老張還告訴我,馬爾蒂尼自小在羅馬長大,熟悉羅馬,就如同熟悉自己的手指頭一樣,而且,他在羅馬還曾干過一段導游,讓他接待我最為合適。大老張當著我的面,立即給馬爾蒂尼去了電話,并把我個人的基本情況、聯系方式以及我所出版的一些有關動物研究書籍等,都一股腦全部告訴了馬爾蒂尼。
“像你這樣知名的專家和學者,”后來,我和馬爾蒂尼在羅馬見面相識。他性格奔放,為人很是熱情、純樸,我們很快就熟悉了,也相互了解了各自的性格和脾氣,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一次閑聊,我問他,“你同學大老張告訴我,你曾經干過導游,是真的嗎?”
“真的干過。”馬爾蒂尼毫不掩飾地說,“當時,我剛從中國學習歸來,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那時,中國剛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來意大利和歐洲各國的旅游團越來越多,中文方面的翻譯特別稀缺。經朋友介紹,我聯系掛靠了一個旅行社,干了一段時間導游。我帶領的旅游團隊都是中國人。當時我是基于這樣幾點考慮:一是我不愿意荒廢了我剛剛學會的中國話和中國文化,想盡量多與中國人接觸,多熟悉了解中國文化,多練習和鞏固漢語。再者,我特別喜歡中國。我在中國讀了五年大學,是除了我的祖國意大利之外,在世界上生活時間最長的國家。中國可以說是我的第二祖國。如果有可能,我將來想到中國去工作一段時間,對第二祖國的建設,也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二是我要向我的前輩馬可·波羅學習,爭當新時代意大利與中國文化交流的使者。我太愛我的祖國意大利了,太愛我的故鄉羅馬了。我要讓更多的中國朋友,認識和了解我的祖國意大利和我的家鄉羅馬,它曾經是那樣的偉大與輝煌。”
馬爾蒂尼說這些話時,臉上容光煥發,從內心深處,由里向外,散發出一種說不出的自豪感與使命感。
“還有第三點,”他眨巴了一下明亮的眼睛,用意大利人特有的幽默口氣,接著說,“為了臨時找幾個吃飯的錢,更是為賺些陪心上人跳舞、看電影和吃比薩、喝咖啡的錢。在我們意大利,一個男孩子如果到了18歲,還向父母伸手,是讓朋友們瞧不起的,也沒有那位姑娘,會愛上一個沒有理想、上進心和懶惰的人。如果是那樣,按中國的話來說,他每天的日子都是‘11月11號’——光棍節。”說到這兒,他自己被自己的話逗笑了。
“你一共干了多長時間的導游?”我問。
“三個月左右。”馬爾蒂尼說,“不久,我就找到了工作,到一家知名醫院干我的老本行——當心血管臨床大夫。”
說到這兒,馬爾蒂尼話題一轉說,“我已經和導游一職告別有好多年了。接待你完全是個例外,因為你是我的老同學大老張介紹來的特殊客人。再說,我們是‘同路人’,除了各自的本職工作之外,有著野生動物保護和研究共同的愛好與目標。”
馬爾蒂尼在說到“同路人”時,口氣很是深沉和熱情。他在這里所說的“同路人”,是說我們都有研究和保護野生動物的共同愛好,都是各自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員,他還在聯合國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內擔任一定的職務。另外,我們兩個還有一個共同點,都喜歡戶外探險和自然文學創作,而且研究野生動物的主攻對象都是——狼,課題都是:作為食肉動物的母狼,為什么不吃已經到口的小孩,而用自己的乳汁辛苦喂養人類的孩子?
馬爾蒂尼是個做事嚴謹和很細心的人。他為了了解我、更好地接待我,方便與我對話交流,他把我近年來所出版的小說《映山紅盛開的時節》《一個士兵的哨所》《后河的故事》,散文集《昆侖世界》《青藏高原動物傳奇》,甚至連我當記者時采寫的特寫通訊集《唐古拉山不會忘記》《在遠離祖國的地方》《對一條鐵路的懷念》等,全部在網上電子書店下載下來,認真讀了一遍。
三
馬爾蒂尼帶著我參觀羅馬城。我們參觀了斗獸場、萬神廟、地窟和歷時120年才建好的圣彼得大教堂等古跡……
狼,是羅馬人的圖騰。走在羅馬城的街頭,我隨處都可以看到與狼有關的雕塑和雕像。在羅馬卡彼托林博物館,我看到了一尊母狼青銅雕像。這是一只身高體長、造型優美的母狼。它嘴巴微張著,尖牙半露,兩只耳朵直豎著,圓睜的雙眼警惕地注視著前方。在母狼腹部豐滿的乳房下,兩個活潑可愛的男嬰,正仰頭吮吸著母狼的乳汁。
“這尊母狼青銅雕像,”馬爾蒂尼向我介紹說:“所講述的就是著名的‘母狼育嬰’的故事。那兩個仰頭吮吸著母狼的乳汁的小男孩,一位叫羅慕路斯(Romulus),一位叫雷穆斯(Remus),他們是一對孿生兄弟,羅慕路斯是哥哥,雷穆斯是弟弟。”
接著,馬爾蒂尼向我講述了他們民族那段不幸的歷史。
公元前,古希臘人與特洛伊人之間發生了戰爭。希臘人用了十年時間,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最后使用“木馬藏兵”計謀,攻陷了特洛伊人所居住的特洛伊城。在希臘人準備對特洛伊屠城之前,有一部分特洛伊人趁著混亂,從城內通向外面的地下排水道中,僥幸逃了出來。他們坐船漂流來到意大利半島,在臺伯河岸邊定居下來,并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亞爾巴龍伽。
沒想到,多年后亞爾巴龍伽發生了一場政變。亞爾巴龍伽的國王有個弟弟,名字叫阿穆留斯。阿穆留斯志大才疏、為人陰險,對哥哥的王位早已垂涎三尺。終于有一天,阿穆留斯瞅準機會,施設計謀篡奪了哥哥的王位。
阿穆留斯看到哥哥老朽無能,不會威脅到自己什么,更不會給自己帶來什么麻煩。所以他沒有殺哥哥,而是將哥哥流放到深山老林,讓其自生自滅。
阿穆留斯最擔心的是哥哥的后代報仇。為了避免這種危險,在一次狩獵時,他設計殺害了哥哥的兒子——也是他的親侄子。同時,他還強迫哥哥的女兒西爾維亞到神廟里去當女祭司。按當時的宗教規定,女祭司是不能結婚生子的。
阿穆留斯以為這樣一來,他的哥哥就不會有后代,今后也就沒有人與他爭奪王位了。他的王位也就穩固了。
令阿穆留斯萬萬所沒有想到的是,在一次祭祀活動中,戰神瑪爾斯遇見了漂亮能干的西爾維亞。兩人一見鐘情,戰神瑪爾斯與西爾維婭暗定終身、偷偷結合,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
阿穆留斯聽到這個消息后,如五雷轟頂十分驚恐。他趁戰神瑪爾斯還在前方打仗,不在西爾維婭身邊,立即下令親信秘密處死了西爾維婭,并悄悄讓人將剛生下的一對雙胞胎扔進臺伯河去,以絕后患,防止他們長大后復仇。
“許多羅馬狼孩故事版本中說,”講到這兒,對古羅馬歷史頗有研究的馬爾蒂尼糾正道,“阿穆留斯要將一對雙胞胎兄弟扔進臺伯河淹死,以消除將來他們長大后起兵造反、與自己爭奪王位的后患,當時派的是一位女奴,那是不對的。你想想,如此重大關系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事情,殘忍狡詐、很有心計的阿穆留斯怎么會如此草率從事,派一個女奴去干呢!其實,他派的是一位跟隨自己多年、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心腹官員。這位官員當然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害怕戰神瑪爾斯打仗歸來后,知道是自己將他的一對孿生兒子扔進臺伯河淹死,一定會找他算賬;再者,人性的使然,做人的良心,使他不忍心對這對無辜的與他沒有任何仇恨的雙胞胎嬰兒下手,干這種傷天害理、殘忍而見不得人的齷齪勾當。于是,這位官員便分派自己家的一位女奴去干。”
為了防止有人看見,女奴是趁著黑夜,往臺伯河里扔這對已經失去母親可憐的孿生兄弟的。當時正值雨季,臺伯河里白浪滔滔,洪水泛濫,大水不斷地在上漲。夜黑,風大,水急,女奴由于害怕自己被洪水沖走,不敢走到水里。她把裝著兩個孩子的籃子,放在河岸邊便迅速跑開了。她心里可能在想,河水如果再漲高些,裝孩子的籃子就會被洪水沖走,兩個孩子就會卷進河里淹死。沒想到“人眼不開天眼見”,河水上漲后,裝有雙胞胎兄弟的籃子,被河岸邊的一棵野生無花果樹給掛住了,才沒有被河水沖走。
黎明時分,一頭狩獵歸來、來河邊喝水的母狼,發現了兩個正躺在籃子啼哭的孩子。母狼沒有傷害他們,而把他們叼回巢穴,用自己的奶水哺育他們。不久,母狼育嬰的情景,偶然被一個牧羊人看到。牧羊人感到非常稀奇和震驚,他趁母狼外出覓食的空兒,悄悄走進母狼所居住的巖洞,偷偷將兩個孩子抱回自己家中撫養。他給兩個孩子起了名字,一個叫羅慕路斯,一個叫雷穆斯。
后來,牧羊人經過多方打聽,終于弄清這對雙胞胎男孩,原來是老國王女兒西爾維婭和戰神瑪爾斯的后代。牧羊人還得知,阿穆留斯處死西爾維婭,又暗地里派人將她與戰神瑪爾斯所生的一對雙胞胎扔進臺伯河。阿穆留斯非常懼怕戰神瑪爾斯從前線回來后,向他要人,對他進行報復。于是,在戰神瑪爾斯得勝凱旋的慶功宴上,阿穆留斯讓人在賜給戰神瑪爾斯的酒中暗暗下了毒藥,將其毒死,免除了后患。
得知阿穆留斯的心狠毒辣,為了兩個孩子的安全,牧羊人對此一直守口如瓶,從未對別人講起過此事。
在牧羊人的精心養育下,羅慕路斯和雷穆斯兄弟倆從小苦練武藝,慢慢長成了兩個帥氣健壯勇敢的青年。他們力大無比,武藝高強,再加上兄弟兩個疏財仗義,樂于助人,漸漸的一些破產的農民、牧人、流浪漢和由于無法忍受殘酷壓迫而叛逃的奴隸等人,緊緊團結在他們倆兄弟的周圍。
直到這時,牧羊人才把他們的身世秘密告訴了羅慕路斯和雷穆斯。兄弟倆聽了以后,怒不可遏,暗暗組織人馬,操練隊伍,決心要殺死阿穆留斯,為外公申冤,為母親、父親和舅舅報仇雪恨。
就在這時,發生了意外的一件事情:
一天,他們和另外一群牧人發生了沖突,混戰中,雷穆斯掉入對方設下的陷阱,無法施展自己的武藝而被抓。
對方人員把被俘虜的雷穆斯,押送到了一位老人那里。老人見他儀表堂堂,氣度不凡,眉宇間透出一股英武之氣,不禁大為驚奇,命人將雷穆斯松綁,熱情地給他端上一杯水,親切地問他:
“孩子,你是干啥的啊?你爸媽是誰啊?”
雷穆斯見老人善眉善眼、態度和藹,不像是要加害自己的樣子。就把自己身世,連同兄弟倆被母狼哺育,后被牧羊人撫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對老人說了。
老人聽完雷穆斯的話,激動得差點沒昏過去。原來老人就是被阿穆留斯趕下王位放逐的老國王,眼前的雷穆斯就是他的親外孫子啊。老人忍不住上前一把,抱住外孫子號啕大哭……
雷穆斯回來后,把自己的經歷告訴了哥哥羅慕路斯。血氣方剛的羅慕路斯聽了之后,立刻與外公取得聯系,揭竿而起,迅速拉起一支隊伍,浩浩蕩蕩向亞爾巴龍伽進發,去討伐阿穆留斯。
阿穆留斯為政獨裁而殘暴,整天光顧自己享受,從不關心人民的死活。他大肆聚斂民財,作威作福,引發民怨四起,人們對他早已恨之入骨。一路上,不斷有痛恨阿穆留斯暴政的人們加入起義隊伍,積極協力幫助羅慕路斯兩兄弟討伐阿穆留斯。起義軍的隊伍日益壯大。在外公的配合下,兩兄弟帶領眾人,很快就攻占了亞爾巴龍伽,殺死了惡貫滿盈的阿穆留斯。
羅慕路斯和雷穆斯兄弟做完這些事后,并沒有留在亞爾巴龍伽。兄弟兩個把王位還給了外公,自己帶領隊伍準備另外再建立一座新城。這座新城的地點,正是臺伯河畔母狼發現他們、用狼奶哺育他們的地方——帕拉丁山岡,也就是今天人們所看到的羅馬城的位置。
講解到這里,馬爾蒂尼再次糾正說:“坊間許多關于‘羅馬狼孩’故事的傳說中,在講到新城用誰的名字來命名一事上,說羅慕路斯和雷穆斯哥倆發生了嚴重沖突,兩人都說自己對推翻阿穆留斯獨裁統治和新城建立功勞最大,爭著想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即將誕生的新城,而且互不相讓,僵持許久。哥哥羅慕路斯盛怒之下,用劍刺死了弟弟雷穆斯,最后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羅馬。這也是一種訛傳,一直流傳了許多年,也蒙蔽了許多人。”
據馬爾蒂尼對羅馬歷史的深入研究得出:羅慕路斯和弟弟雷穆斯從小失去父母,兩兄弟相依為命,感情深厚,不可能為城市命名這樣一件區區小事,而反目為仇,更不會大動干戈。
“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馬爾蒂尼說,“在城市以誰的名字來命名?兄弟兩個最初的商定是,由誰最先看到預示成功的飛鳥來決定。雷穆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只禿鷲,羅慕路斯站在帕拉丁山上看到了12只禿鷲。羅慕路斯看到的禿鷲數字更幸運和吉祥,但雷穆斯是最先看到禿鷲的人,結果兄弟間發生了一點小小的爭論。于是,弟弟雷穆斯又提出,兩人比武,誰贏了,城市就以誰的名字命名。在比武過程中,哥哥羅慕路斯不小心失手誤殺了弟弟雷穆斯。為此,哥哥羅慕路斯痛苦萬分,他抱著弟弟雷慕斯的尸體,不吃不喝,整整痛哭了三天三夜。他曾幾次想舉劍自盡,以謝罪弟弟和天下,但都被身邊的人所攔住。后來,眾人苦苦相勸羅慕路斯,說新城剛剛開始創建,事業剛剛起步,大家需要他的帶領等。羅慕路斯這才打消輕生念頭,逐漸節哀,情緒慢慢穩定了下來。羅慕路斯后來把弟弟雷穆斯,埋葬在與帕拉丁山相對的阿文廷山上。這樣,只要活著,他抬頭就能看到弟弟雷穆斯的墳墓。他時常懷念弟弟,檢討自己的過錯,以此勉勵自己,帶領眾人,全力建設好自己的國家。”
在這之后,羅慕路斯舉行了一個隆重的新城奠基儀式。他套上一對毛白如雪的公牛和母牛,親自扶犁圍著預先選定的城址——帕拉丁山丘走了一圈,耕出深深的犁溝。這道曲線便確定了城墻的位置,被圍起的地方稱為“順城圣區”,城墻被視為神圣之物。新城建成之后,羅慕路斯順理成章成為這座新城之王,他用自己的名字為新城命名:羅馬。
這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羅馬的開國紀念日。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母狼對羅馬城的開拓者——羅慕路斯和雷穆斯兄弟的救命與養育之恩,把“母狼育嬰”圖像,作為羅馬城的城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