繚繞的晨霧中,極目遠望,在天際交界處,渾然一體,不染一縷塵埃的畫面里,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
遠眺雪窩,山海連天,云卷云舒,詩情畫意,不愧東方福地;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海在北側的海濱城市,碧空如洗的天際下亙臥著的是平靜的海;這海的質地宛如處子的眸子清澈無瑕。雪窩山下的海灣面廣海闊,極像一面柔軟的藍緞子,猶如一位美麗的天使靜靜地注視著頭頂的藍天白云和環繞其左右的雪窩山、雪窩島、崆峒島、東炮臺山。有人說她像一面鏡子,她雖然晶瑩剔透,但她遠比尋常的鏡子富有詩意;有人說她像一池秋水,但是秋風雖蕩起海的漣漪,她遠比秋水意蘊深沉;有人說她像一輪滿月,雖然她折射著萬丈光芒,然而她絕不是虛幻的水中之月。其實,世上最美麗的辭藻和語匯也難以道盡雪窩灣的嫵媚和品格,她的溫柔、平和早已是雪窩的商標和歷代雪窩人的驕傲;她更像一顆灼灼閃光的巨大的藍寶石永遠鑲嵌在人們的心里;說她是一面鏡子是因為她記錄了歷史的點點滴滴和風風雨雨,說她是一池秋水是因為任憑狂風暴雨也難改她嬌艷不屈的容顏,說她是一輪明月是由于她折射著雪窩卓爾不群的歷程。
雪窩的海,她是寧靜的、純潔的,然而透明的海水中浸染的不僅僅是藍天白云和海鷗翱翔的颯爽英姿,其實更多的卻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震撼;更多的是“鷹擊長空、帶走千古恨”的驚駭;曾幾何時,雪窩灣是一幅靜靜的風景寫生、優雅而愜意;然而遠去的歷史告訴游人,其實不可小看海面上不揚波瀾,其實海底的世界卻是暗流涌動;李鴻章、孫中山以及雪窩海關都與這片土地結緣,中國現代史的許許多多的事件都曾在雪窩灣掀起滔天巨浪。
冬季圍爐的時節,魯東的窗外必定雪花飄飄,傳說中,雪窩是雪的故鄉,“雪窩”之名流傳已久;這里早已成為中外久負盛名的雪都了;以至于每年冬季都有很多南方客人專程趕來賞雪。
只見白雪飄落在行人身上,人面桃花和雪花相映成趣,真的是人間最美的風景,大家漫無目的地走著,沒有目的地、沒有想法,沒有雜念,有的就是一種感覺、一種體悟、一種意境,一種享受;一個小山崗的樹林里,已經沒有什么人煙,只有一條隱跡于白雪中的小路直達山巔,踏雪登山,心里升起一股激動和飄逸的愜意的暖流;在山頂,極目遠望忽然覺得人生真的很美好;回首望去,街上已經到處是忙碌的人群,在這飽飽的漫天飛雪里,似乎不期而至的白雪猶如一股股青春的熱血,在人們的體內蕩漾不已、久久難以散去。
雪景無暇、雪窩無暇;忽然覺得,雪,是一種浪漫、一種情調、一種溫馨,真如人間仙境,此時此刻仿佛賞雪的人們已經擁有整個世界;雪正下得緊,然而卻微風習習、溫和之極,這是“雪窩雪”的性格:灑向人間都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