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韓非子正是先秦諸子當中最具功利色彩的人物,但他也有貶低巧詐、推崇拙誠的時候。當然,這道理經由韓非子講來,肯定不會是出于正義性的考慮。

韓非子講了兩則故事,第一則是樂羊的事跡。魏國將軍樂羊進攻中山國,中山國君抓了樂羊的兒子烹成肉羹,派人送到樂羊的軍營,沒想到這份肉羹完全不曾動搖樂羊的心志——樂羊似乎全然不為所動,徑自將肉羹吃完,后來終于攻克了中山國。魏文侯大受感動,對堵師贊說:“樂羊為了給我打下中山國,不惜吃了自己兒子的肉。”但堵師贊不以為然:“他連兒子的肉都吃,還有誰的肉不吃呢?”于是,魏文侯雖然賞了樂羊的戰功,卻開始懷疑他的心跡與為人。

第二則故事的內容恰恰與第一則相反,是說孟孫獵得一只小鹿,安排秦西巴運它回去。一路之上,母鹿一直尾隨在后,悲啼不已。秦西巴于心不忍,就擅自把小鹿放掉了。孟孫對這種自作主張的瀆職行為大為惱怒,當即趕走了秦西巴。但令人驚異的是,孟孫在不久后又把秦西巴召喚回來,安排他做自己兒子的老師。為孟孫駕車的人不解道:“先前怪罪他,現在卻召他來做孩子的老師,這是為什么呢?”孟孫答道:“他對小鹿尚有不忍之心,何況對我的兒子呢?”(《韓非子·說林上》)

唐代詩人陳子昂用詩的語言重述這兩則故事道:

樂羊為魏將,食子殉軍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聞中山相,乃屬放麑翁。

孤獸猶不忍,況以奉君終。

——《感遇》之四

陳子昂這首詩加重了故事的說教色彩。事實上,儒家和法家雖然勢同水火,在這個由基本人情而推己及人的主題上卻不存在任何齟齬(道家更是完全認同這個邏輯),因為這正是周代的公共知識背景。人們普遍相信,一個滅絕天倫、泯滅人性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即便他不惜巨大的個人犧牲來為你做出奉獻,你最多只可以利用他,卻不可以信任他。清代順治帝親自撰寫過一部《資政要覽》,存心為朝野與子孫立準繩,其中論及樂羊,便說他“滅絕天性,則人倫所不齒也”。(《御定資政要覽》卷一,父道章第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宜市| 隆尧县| 景宁| 商都县| 白朗县| 巫溪县| 湘潭县| 韶山市| 岐山县| 突泉县| 招远市| 兰州市| 射阳县| 金寨县| 柞水县| 吉木萨尔县| 繁峙县| 柳林县| 当雄县| 个旧市| 衡阳市| 靖边县| 边坝县| 耒阳市| 利津县| 石渠县| 福州市| 永平县| 景德镇市| 临江市| 恩施市| 辽阳市| 临澧县| 图木舒克市| 尼玛县| 万荣县| 鞍山市| 临颍县| 望奎县| 宁晋县|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