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尋寶大軍
- 沖天奇傳
- 四寸光
- 3305字
- 2021-02-17 10:45:44
第一卷:誤落塵網中
第四十七章:尋寶大軍
“寶衣!”明勁非一語驚人。
谷猜不以為然,以為明勁非趁機譏諷,戲弄于他,司空見慣,見怪不怪。
“寶衣,是吧?非非,與你寶衣換凡衣。”谷猜說道。
谷子,且聽我一言,此處自古禁地,與世隔絕,此人殞命于此想必已是年代久遠,骨未化泥,衣衫煥然如新,試問,若非大能寶衣,然后經起無盡歲月洗禮?”明勁非字字珠璣。
“言之有理。”谷猜茅塞頓開,細細查看,確實完好無缺,又將衣角墜入火堆,煅燒良久,依然不受火蝕。
“非非,舉刀。”谷猜將衣角撐起。
明勁非心領神會,單手執刀,運足元氣,劃,劈,砍,刺,刀光劍影之下,依然難傷分毫。
“好,再來。”谷猜背對明勁非。
“啊,真來?”明勁非詫異道。
“不試,如何得知,要不換你上身?”谷猜說道。
“那來吧!”明勁非不由分說,一拳轟出。
谷猜巋然不動,“非非,撓癢癢呢?”
“方才,我不過二分力道,心憂你小身小板,經受不起,一命嗚呼,我豈不成罪人。“明勁非說道。
“小爺未嘗一懼,你有何可憂,來!”谷猜催促道。
“好,那我竭盡全力。”明勁非說道。
“且慢且慢,非非,小爺雖說命硬,你也無需這般實在,循序漸進,來吧。”谷猜說道。
明勁非從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層層加碼,到狂轟濫炸,直至再次氣窮力竭。谷猜始終安如磐石,穩如泰山,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來!”谷猜喊道。
“來。“
“再來。”
“來。”
“還來。”
“來,來,來。”
……
“哈哈哈……”谷猜開懷大笑,手舞足蹈,而明勁非脫力攤躺在地,就此入眠。
谷猜對此愛不釋手,火光之下,重新審視,細細打量。
寶衣乃三件套,內外兼備,上下俱全,內薄衣,下長褲,外長衫,內呈白,外呈棕,其色似枯葉似猴毛,不知為何物所織,表里不如一,外觀稀松平常,里視卻大有玄機,涂涂畫畫,勾勾寫寫,應是符文陣法諸如此類。
如此寶衣,水火不侵,刀槍不入,御勁化力,谷猜難掩心頭喜悅,浮想聯翩,徹夜未眠。
洞內之夜,夜靜更闌,墨唐之夜,亦靜,群宗聚首,高手云集,乃是暴風雨前夜之靜。
知家拍賣場。
“木堂主,段堂主,不知二位堂主光臨蔽所,有失遠迎。”知也行畢恭畢敬作揖行禮。
“知少爺,抬舉了,星夜拜會,唐突冒昧了,見笑見笑。”木思奇收到。
“知少爺,無事不登三寶殿,我二人受慶會長之命前來復命,仿制之事,盡我等所能,終有所成,然差強人意。靈皮寶甲共九副,與正品威力相去甚遠,已差人實地驗過,只可維持一日。”段百瑞說道。
“慚愧,所仿幻魔丹亦只可維持一日半。”木思奇說道。
“二位堂主,大可不必如此,有此番成就也已難能可貴,晚輩感激不盡。”知也行連連答謝。
“知少爺,我等無地自容啊。”段百瑞意念一動,從乾坤袋取出靈皮寶甲,“段某技藝不精,又因缺材少料,故而悉數耗盡,也只得九件成品,知少爺見笑了。”
“木某窘境,相差無幾,所仿幻魔丹,悉數再次,共一十三枚,望知少爺莫嫌棄。”木思奇懷中掏出一口玉瓶,拱手送上。
“二位前輩莫再折煞晚輩……”知也行說道。
一來二去,無非寒暄客套,木段二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所得山寨版幻魔丹,品相與正品一般無二,而靈皮寶甲與正品大相徑庭,正品乃一體成型,仿品卻是零零碎碎東拼西湊而成。此事雖急,卻也已拖數月之久,為何急在一時,星夜交付,甚是蹊蹺,知也行心中惴惴不安,卻又無從說起,僅憑直覺。
“德叔,此事作何計較?”知也行問道。
“少爺,有所不知,你終日為此行種種事宜苦思冥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而眼下墨唐,各宗各族各門各派,早已集結在此,對遺落之地虎視眈眈,只待魔氣消散。據我所知,魔氣已褪至魔巢內城,些許膽大妄為之人按耐不住,決意明早進發,風聲不脛而走,一波動萬波隨,眾人不甘落后,亦加入尋寶大軍。魂武道,或許怕夜長夢多,節外生枝,故而其二人此來,合情合理,無需多慮。”德叔說道。
“但愿如此。進山之事耽擱已久,事不宜遲,我即可準備,明早行動,魚龍混雜,也好掩人耳目。”知也行說道。
謝娘度,雅間密室,墨唐七峰會。
“諸位族長、當家,可有決斷?”魂武道會長慶長生問道。
“慶會長,您位高權重,人手眾多,兵強馬壯,何故有求于我等小家小族,豈不貽笑大方?”楊家族長說道。
楊族長,此言差矣。我慶某人,掌管墨唐分會,卻也是待天狩牧,濫用私權,怕是不妥,放心,此事成,慶某應允之事絕無二話,諸位見證,若有不成,慶某也謹記恩情。”
“慶會長聲名顯赫,一言九鼎,言重了。只是,你為何棄大宗名門不選,如此一來豈不勝算更高一籌?”金家族長說道。
“諸位,所謂大宗名門,良莠不齊,道貌岸然豺狼之輩比比皆是,人心叵測,遠不如諸位知根知底,外人不足信也。再者說來,此行,高境大能適得其反,武師武將最宜。”慶會長說道。
“哦,如此說來,此事定是進落魔尋寶無疑,慶會長,所尋何物?”林家族長問道。
“一語中的,林族長。我慶某人困頓瓶頸多年,苦苦掙扎終不可破,只因年少無知胡亂擇取功法不佳所致。諸位只知元氣流功法終生不可易,易者非死即廢,可曾聽聞有人逆天改命,摒舊換新而后一路平步青云,修為直追次神。”慶會長一語驚人。
眾人躁動,將信將疑,議論紛紛。
“此話當真?”洛山幫洛幫主說道。
“諸位,可曾聽聞地和散人此人,對知仙又知之幾何?”慶會長一連反問。
“此二人有別天淵,何以相提并論?論知仙乃傳說之人,曾聞一二,地和散人不過爾爾盜賊,修為尚可,數十年前,盜取多處古能遺藏,名噪一時,而后銷聲匿跡。”齊家說道。
“不錯,地和散人善掘古藏,因此得知不少辛秘之事。可惜,成也秘敗也秘,當年他自古藏得知,知仙少時所修并非《天武真經》,而是其它,且其秘法有傳承,代代單傳,可惜當年抗魔一戰,其唯一傳人身隕落魔山脈。地和散仙為為逆天改命,自恃藝高人膽大,不惜孤身身犯險,自此泥牛入海,杳無音信。”慶長生嘆道。
“慶會長,何生此嘆?”金家族長問道。
“林某敢問慶會長對地和散人了如指掌?”林家族長問道。
“了如指掌?慶某愧不敢當。那年那夜,地和散人進山前夜,路經墨唐,我二人偶遇,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得其厚愛,結為忘年之交。地和散人邀我同行,我思慮再三,敬謝不敏婉拒于他。時年,我正值青春,意氣風發,初來乍到墨唐分會,施展抱負已小有成效,前程似錦,如何肯舍命陪君子?年少無知,自命不凡,然后能料今日困境,遙想當年,真是愚不可及,鼠目寸光。不瞞諸位,慶某,近年瓶頸困頓,寸功未進,多方求教,屢試屢敗,早已心灰意冷,長此以往,不出十年八年,將壽終正寢。慶某無意證道登仙,只想茍延殘喘多幾年。不到萬不得已,卻慶某亦無需出此下策。”慶長生感慨不已。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道盡凡夫俗子人世滄桑,修士自然高人一等。武人,正壽百年;武師正壽一百二十年;武將,正壽一百五十年;下一境界,先天首境:出凡,正壽二百年。
慶長生正處出凡境界,年歲處一百五至二百間,若突破無門,壽不過二百,甚至更短。
慶長生一通白話,聲情并茂,眾人自抵觸置否,到半信半疑,再到心馳神往。
“落魔山脈腹地遼闊,旁人或許不知,洛某深有體會,此行,無異大海撈針,無處可尋。”洛幫主說道。
“洛幫主只言其一,其二,落魔山脈人跡罕至,無路可走,毒瘴遍布,且前度獸散早已復來,妖獸橫行,舉步維艱,艱難險阻,族中子弟皆是低境界,去者九死一生,尚會空手而歸,此行,難。“金家族長說道。
“二位當家,稍安勿躁,慶某并非異想天開,一廂情愿,并非全無勝算,姑且聽我
一言。當年地和散人或許自知兇多吉少,傳于數物,其中便有事關秘法傳人。其傳人當年一戰,陷入困陣終不得出,而慶某所得正是此陣地圖方位。陣法歷經滄桑,時至今日即便陣力未消磨殆盡,亦已是強弩之末,破陣應是易如反掌。另外,地和散人當年進山為求自保,攜寶無數,其中有一寶衣,名曰枯蟬衣,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御勁化力,歷經萬年,然然如新,其寶衣棕色,似枯蟬而得名,有此一物,想來,尋地和散人應是不難,或許散人依然得手。”慶長生小酌一杯,懷中摸出一舊圖傳于眾人,又道,“眼下墨唐,十門九派云集,皆意在落魔,如此人多勢眾,何愁妖獸橫行?只需借機行事,或許會空手而歸,但絕非九死一生,有去無回。”
“完好無損凱旋固難保證,但慶某有法寶可免魔氣襲擾。”慶長生有取出二物,一丹瓶,一木匣。
而后,慶長生苦口婆心,費盡心機,六大當家終于應允此事,即將踏上尋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