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典型案例
- 李世杰
- 635字
- 2020-05-11 11:55:52
五、專家點評
自由貿易賬戶是一套以人民幣為本外幣合一的可兌換賬戶,由金融機構在分賬核算管理的制度下運營。自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以來,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在人民銀行總行的支持下,率先開展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及資本項目可兌換等相關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基于自由貿易賬戶的政策框架,企業可以開立一個自由貿易賬戶并通過自由貿易賬戶內資金可兌換的方式辦理各項跨境商務貿易活動中的本外幣結算以及境內日常經營所需的各項人民幣結算,滿足了企業內外貿一體化經營的需求,既提高了資金結算效率,也節約了賬戶管理成本。自由貿易賬戶可以提供從創意到成熟期的全程跨境金融服務。目前上海已有1131家科創企業開立自由貿易賬戶1582個,獲得各類融資1238.6億元。有50多個引進人才開立了境外個人自由貿易賬戶。截至2018年底,上海自貿區已有3.8萬余家境內外企業開立自由貿易賬戶7.2萬個,累計辦理各類本外幣跨境結算折合人民幣25.9萬億元。自由貿易賬戶還為企業“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跨境金融服務,上海自由貿易賬戶業務范圍涉及161個境外國家和地區。
自由貿易賬戶是自貿區金融制度創新的重要品牌。2018年9月15日,人民銀行批準同意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賬戶體系。2019年1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賬戶體系正式上線運營,這是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承載著海南金融開放的重要使命,對于進一步深化海南自貿區金融改革、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以及加快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落地具有里程碑意義。
點評專家:海南師范大學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