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智慧旅游建設體系及發展路徑研究
- 孫艷紅 徐真真
- 2765字
- 2020-05-13 15:13:25
2.2 城市智慧旅游體系建設的必然性
2.2.1 旅游業轉型升級需求
目前,“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新興技術改變著傳統行業的發展進程,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重要的轉型期。為了一改我國經濟傳統高耗能、高污染,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以生產要素大規模投入為動力引擎的發展模式,各行各業都在謀求新時代下的新發展路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便在供給側實現突破。
旅游業要想突破發展“瓶頸”,在改革浪潮中占領發展先機,迫切需要與新興技術產業結合,推動自身轉型發展。傳統旅游業依賴中間商售賣產品、集中游客,在旅游參與者中存在信息不對稱等發展弊端,消費者市場已不滿足于傳統的旅游模式,而是尋求更加人性化、個性化的旅游服務體驗。因此,無論是從消費者市場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旅游業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旅游業的轉型升級需求迫在眉睫。
目前,我國智慧旅游建設主要集中于智能化設備建設、新技術在旅游業中的應用,對主動感知受眾需求、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方面較為缺乏。城市智慧旅游服務體系在建設過程中盲目跟風、概念炒作現象嚴重,缺少完善的評價標準和體系。據調查,除住宿、景區等旅游設施之外,游客在整個旅行過程中感到最擔心最不滿意的是與旅游相關的交通信息咨詢、沿途休息、公共衛生間、社區環境以及緊急情況下的救援和投訴等(8)。由此可見,受眾對目前城市智慧旅游服務體系建設狀況并不滿意,缺乏必要的配套設施,不具備必要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相關體系建設相對落后,需要加以改善。
城市智慧旅游服務體系建設是目前智慧旅游發展的重中之重,是智慧旅游發展的必然趨勢。市場競爭就是大浪淘沙,受眾需求就是生存法則,因此如果不重視這方面的建設,必然在旅游業重要轉型時期被淘汰。
2.2.2 市場需求增長強勁
旅游參與者是旅游活動的核心,是創造各種旅游活動的主體。城市智慧旅游服務體系是直接面對旅游參與者的重要環節,是智慧旅游體系的服務終端,是智慧旅游建設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如今,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游客信息流通更加順暢、游客出行更加便捷。2016年1月國家旅游局明確表示“取消導游必須經旅行社委派”,提高了導游執業自由度,降低了旅游者對旅行社的依賴性,游客“散客化”趨勢明顯。在這一趨勢下,旅游者更多地選擇自由行方式出游,旅游過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例如,通過網絡查詢景點情況、路況,預訂門票、酒店,旅游過程中對游覽、購物、娛樂信息的查詢等,對智慧旅游項目的依賴性增加。與此同時,旅行社、旅游酒店等相關旅游企業迫切需要通過更加智慧化的方法進行營銷推廣,改變產品形式,使之更加靈活。旅游行政管理部門需要采取智慧化方法進行管理,高效、快捷、便利地開展工作,與市場進行對接,從而規范市場秩序,保障旅游業健康發展。面對市場的迫切需求,開展城市智慧旅游服務體系建設勢在必行。
2.2.3 技術條件日趨成熟
智慧旅游的發展是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GIS系統、VR技術等新興技術產業的發展為基礎的,如果沒有了相應的技術支撐,智慧旅游的“智慧”二字也就無從談起。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為智慧旅游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龐雜冗長的數據提供有效、安全的處理方式,將數據搜集、分類、分析、加工后再將其輸出,同時將其儲存在云端,使片段化的數據具有價值并得到保存,為智慧旅游的服務提供數據基礎。物聯網則基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絡等載體,將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互聯互通。具體到智慧旅游的建設來說,物聯網將旅游活動中的各個參與體有效地連接在一起,實現其信息傳輸、數據查詢、信息交換等方面的互聯互通。GIS系統主要運用在智慧旅游交通領域,旅游者利用客戶端APP對旅游過程中各個要素(旅游景區、旅游酒店、旅游交通)進行準確定位,極大地方便了旅游活動,充分體現出了旅游智慧化的進步。AR技術、VR技術等與智慧旅游的完美結合,充分增強了旅游活動的感官享受,給旅游者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拓寬了旅游渠道和方式。
智慧旅游在建設過程中,越來越多地融入了新興信息技術,技術的日益進步和成熟逐步驅動著智慧旅游向技術含量更高的級別發展,推動著傳統旅游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改變著旅游業的發展方式。
2.2.4 信息化水平逐漸提升
智慧旅游作為旅游信息化的高級階段,其建設發展是建立在旅游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水平達到一定高度的基礎之上的。隨著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互聯網、4G通信走入千家萬戶,無線Wi-Fi覆蓋面越來越廣。在新興信息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人們的生活、辦公等活動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加大,無線客戶端的普及程度提高,基于客戶端的APP種類大幅增加。
社會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導致旅游信息化水平水漲船高。旅游信息化的表現形式主要是旅游網站、旅游呼叫系統、數字化管理以及支持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
其中旅游網站是最基礎、最直接的旅游信息化建設標志,旅游供應商和經銷商可以通過旅游網站在線展示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使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以多種表現形式、多樣傳遞手段,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送到全球范圍的潛在游客的面前。旅游者則可以通過旅游網站了解旅游資源和產品,有針對性地預訂符合自己需求的旅游產品,實現便捷、快速、安全的游前預訂。如今,大多數景區和旅游企業都已建立成熟的自己的旅游網站,他們一改往日的經營模式,在網站上進行展示營銷,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旅游信息,更提高了自己的辦公效率。
旅游呼叫系統,是旅游服務業與游客溝通的橋梁。旅游呼叫系統采用一個特別易記的特別服務號碼,向社會公布,游客打此電話號碼進行旅游線路等信息資料查詢、自動語音應答、商務代訂、散客或團體旅游業務受理、建議與投訴、滿意度調查、語音信箱留言服務等。例如,國家旅游局2007年提出的12301全國統一旅游服務熱線,現已在多個城市開始使用。
數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計算機、通信、網絡等技術,通過統計技術量化管理對象與管理行為,實現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活動和方法。常見的旅游目的地數字化管理方法有:景區電子門禁系統、景區電子售票系統、景區監管信息系統、文物數字化管理系統、環境監測系統和衛星遙感系統、GPS車輛調度系統、森林防火監控網絡系統、LED信息發布系統、背景音樂智能廣播系統、公用信息總監控中心等。
基礎設施主要指支持信息化必需的硬件設施,如電力、電信設施、手機無線信號覆蓋等。在社會信息化逐漸發達的今天,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被完善,大眾的需求不斷被引導,這都使城市智慧旅游體系建設刻不容緩。
2.2.5 政策環境日益優化
智慧旅游由于其自身內容的廣泛性,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政府牽頭、統一指導,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重復建設、信息孤島、資源浪費等問題的產生。2011年,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提出,開展“智慧旅游城市”試點,爭取用10年時間,在我國初步實現“智慧旅游”,之后在智慧旅游的建設過程中,國家和各省市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和促進辦法,支持智慧旅游的發展。
表2-5 智慧旅游發展相關支持政策和促進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