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毛盡量快步向前走著直到銀鈴一般的笑聲再也聽不到了,腳步才變得緩慢下來,其實聽到身后的歡笑聲他的內心里面并沒有什么羞惱反而多少有些懊惱自己剛剛在女孩子面前太丟臉了,但看著抱在手中的五根玉米后少毛的心情又馬上就轉化成滿心滿懷的喜悅。人逢喜事精神爽,好像收集枯干的樹枝也變得十分順利起來,很快就生起了一堆火,這次的烤玉米吃起來感覺最是香甜不過了。吃了三根玉米后又繼續(xù)出發(fā)了,雖然走到傍晚時都沒有遇上村莊,但卻一點兒也沒有影響到少毛的好心情,他知道前方必然有村莊,估計明天就能碰到了。晚上過夜的地方還是選擇在大樹上,是一顆不認識的樹而且樹干也沒有結果子,晚餐就是剩下的二個香蕉以及二根玉米可是小毛卻吃得很香很甜也很飽。
天亮了少毛將袋子里剩下的果籽全部吃掉再喝些水后振奮精神又忍著疼痛緩慢踏上了回家的歸程,走到上午十一二點的時候少毛高興萬分地看著前方不遠處散布在公路兩旁的一個小村莊。首先還是烤了三根玉米吃掉后又在村中順利地找到一口深井,井上有一架轱轆,轱轆上纏著一圈圈粗大的麻繩,麻繩上綁著一個小桶,少毛轉動著轱轆打起一桶水,提起小桶放在井沿的石臺上。這是少毛平生頭一次體驗這樣有些新奇的打水方式,所以在喝飽清涼甘甜的井水再接滿了一瓶甚至洗過臉與手后,還是忍不住又轉動轱轆打了一桶水,放在石臺上也不用就離開了水井準備找一個地方休息一下,順便看看腳后跟是怎么回事。
來到了公路邊上的一顆樹下,坐在一個天然的臺階上,小心地脫去鞋襪后,少毛赫然看到自己的腳后跟上各自裂開了一道很深很深的口子,露著里面紅紅的嫩肉,口子長約三四厘米看起來真有點嚇人,難怪剛開始走路時會那么地疼,但讓人奇怪的是口子裂得那么深卻沒有流血。少毛沒去想不流血的原因只是慶幸著傷口沒有流血,看著腳后跟的兩個深深的裂口和前腳掌上三個屢屢愈合又屢屢破裂的傷痂少毛的心里頓下決定就在這個村子附近找個地方好好休息幾天,等腳上的傷患好得差不多了再走,反正應該也快到了,遲幾天又有什么呢?本來也找好地方了,村中有間廢棄的牛棚離水井沒多遠,附近就有玉米地,牛棚里的有機肥料全讓村民清理干凈了,只要隨便收集一些干草往棚內一鋪就變成一間極為上佳的臥室。
少毛也是這么做的也舒舒服服睡了一晚但天亮了以后,少毛坐著坐著就坐不住了,也許是知道就快要到景洪了,焦迫的心情難以自禁所以坐不住,也許是習慣了每天走走停停,這突然間一下停了下來,讓人很不習慣所以坐不住,又也許還有別的什么原因,總之在上午少毛又忍不住出發(fā)了。
多年以后少毛沒有置評今天的決定是對還是錯,只是有點感慨地輕撫著兩個腳后跟各有的一處傷痕時忍不住會有這樣的猜測道:“假如當初在這個小棚子里休息個十天八天的,等到腳后跟的裂口好了以后再上路的話,那么腳后跟上這兩個恐怕一輩子都不會消失的傷痕還會不會有呢?”
繼續(xù)向前的少毛不慌不忙地在公路上緩慢走著,一邊走著一邊在想:“既然是坐不住,那就慢慢走吧!走一點就少一點,反正估計接下來的路上也不會再缺吃的了。”于是在接下來的三天里少毛就是這樣過來的,緩緩走一走又歇歇停一停,餓了遇見什么就吃什么,西瓜木瓜什么的與烤玉米都可以,只不過烤玉米時少毛多了個心眼除了吃掉三根外還留著烤好的三根備用,他知道自己走得慢,萬一走一天都沒能碰到村莊,備好的三根玉米就是這天的口糧,渴了就更好解決了,路上總能碰到山溪水或是井水,而且小袋中還有一瓶水可應急。第一夜還是在樹上熬過的,第二晚學乖了在小旅店飯館前面的空地處一垛劈好的木柴上渡過的,第三日最舒服還是在晾曬場的稻草堆里舒服地睡了一覺。
到了第四日,天亮起來后沒走多久,少毛的眼前就出現(xiàn)了一座邊防檢查站,檢查站一邊靠著一條河,一邊就是陡峭的山坡,山坡上還開墾著一小片茶園,檢查站門前就有武警在站崗值勤,進去的車輛好像沒怎么檢查,但出來的大小車輛無論是貨車是客車還是小車都要受到同樣的檢查待遇,少毛不知道人這樣直接走過去可不可以,本想等一個人走過去看著,誰知道等了很久都沒看到有人走過去,少毛有點等不及了于是想道:“我若是就這樣走過去直接問能不能過去,如果可以那固然是最好,可萬一要是因為沒有身份證明而不行的話,那么自己沒辦法下再偷偷過去,一旦被抓會不會受到處罰因此被關起來呢?還不如先試試能不能悄悄繞過去,就算被抓住,如果可以讓人通行的話那么自己最多費點周折后還是可以過去,假使沒有身份證明不能過去,由于因為自己是初犯,估計最多是受到警告就被驅趕走了,之后還可以再想想別的辦法,即使是最壞的結果但至少自己仍然能保持自由身。”
打定主意后少毛又想到山坡上的那一小片茶園,打算爬上山坡后低頭彎腰從茶樹叢中潛藏身形移動一段距離后繞過檢查站再走上公路。少毛爬上山坡埋頭伏身在茶叢間的空隙處慢慢穿行,原本以為山上肯定有暗哨,肯定會被抓,但沒想到爬過一段距離已經越過了下方的檢查站卻還是平安無事。少毛知道是自己大驚小怪杞人憂天了,這個檢查站應該只檢查過往的車輛,不會針對尋常進出的人員,有些明白過來的少毛索性站直著身體走了起來,果然仍然是什么意外都沒有發(fā)生。在走下山坡之前,少毛忽然想起好像聽誰說起過茶葉在古代是用來治病的,想到自己一直不見好反倒是越來越嚴重的咳嗽,于是就摘了一些茶葉放入小袋后再翻下公路重新向前進,只是走與停都會時不時就嚼著一兩片有些苦澀的茶葉,經過了這個小插曲后,一路上的情況又變得和前幾天一樣,還是走走停停又是停停走走,只不過走的時間是越來越少而停的時間卻越來越長而已。
吃完了所有的茶葉而咳嗽卻似乎越來越嚴重后少毛明白了茶葉至少對咳嗽完全是沒有絲毫的效果,所以也不用再費心思努力去尋找茶葉了,如此又過去了兩天。
第一晚也是在小旅店飯館前的空地上渡過的,只是這次少毛變聰明了,收集是枯枝干草鋪于地上,睡得尚可安穩(wěn),第二夜是在公路旁邊的村莊居民家附近的空曠地上打發(fā)的,趁夜色在一處木屋旁借了一捆干枯的玉米桿,鋪在地面上睡得還算舒坦。睡醒后天還未亮,又趁機將玉米桿捆好后還了回去,然后就坐在公路旁等待天亮好又出發(fā),天亮后少毛吃好備用的烤玉米后又繼續(xù)向前走,但是在這一天上午與下午少毛都沒有發(fā)現(xiàn)一間房一棟屋,一直到天色近傍晚后才看到一片人工的建筑,然而卻不是少毛所期待的村莊而是一個風景區(qū)。
少毛遠遠的就發(fā)現(xiàn)拐向風景區(qū)的水泥路中間的大門高掛著三個大字【野象谷】。看到野象谷三個字少毛本以為今晚又只能找顆大樹過夜了,但世上有些事就是如此的恰巧又或者仿佛是注定的一樣,才剛來到野象谷老天爺就降下一陣大雨。
少毛看到公路旁邊僅有幾顆小樹,只好連忙站到其中最大的一顆小樹下從袋子里掏出一件衣服披在頭上當雨傘來避雨,因為公路靠風景區(qū)這一邊是一段不長的陡坡,上面沒有種有樹只有草,草叢也都是特意修剪得平平整整,而公路另一邊就是草木茂盛的山坡,山坡上倒是有大樹,可是少毛敢進去密林躲雨嗎?而頭頂上的“大樹”根本就起不到多少遮擋的作用,沒一會感覺頭上的衣服就全都濕了。不行!再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就會變成落湯雞了,少毛想著自己本來就有咳嗽還沒好,萬一再淋雨搞得發(fā)燒了可怎么辦?看著草坡下有一排小平房,少毛心急之下也顧不得那么多了,急速跑幾步穿過公路來到草坡前雙手一撐一屁股坐下來就順著草坡迅速地滑了下去,下坡之后快速地跑到了小平房前邊。
少毛這才看清小平房是二間并排的廁所,廁所的旁邊還有一個棚子,里面壘放著幾垛干木柴以及幾個垃圾桶。走進棚子內這時候人一松懈少毛這才發(fā)覺雙腳異常的疼痛,看來剛才劇烈的動作又觸到傷口的敏感神經了。少毛隨即就在柴堆上坐下來雙手用力捏著腳后跟默默抵擋著疼痛發(fā)動地一波又一波的攻勢,終于疼痛沒力氣再折騰了,少毛松了一大口氣后才發(fā)現(xiàn)天已經要黑了。
少毛換上袋中的干褲子,將濕的衣服與褲子晾在木柴堆上,然后呆在一個感覺從外面看不到里面的角落坐了下來,掏出小袋中一根備好的玉米慢慢地吃完再喝了一些水就決定停下來,盡管還是有些餓但是明天還不知道是什么情況呢?還是留點口糧救急用吧!
天已經完全黑了,披著濕潤上衣的少毛雖然有些困卻又不能睡覺,因為身上的衣服還未干透,睡著后擔心受涼得感冒尤其害怕會發(fā)燒,但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又不敢生火來烤一烤,沒辦法就只好依靠自身的熱能將衣服慢慢蒸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