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變革與治理創新:2019年全球互聯網法律政策觀察
- 騰訊研究院
- 553字
- 2020-04-22 19:12:17
(一)平臺行政責任義務體系持續擴充,平臺共性和個性行政義務內涵繼續豐富
2019年,與互聯網平臺相關的立法數量較多,里面既涉及到不同類型平臺的共性義務,也有不同類型平臺的個性義務,這與平臺朝著細分領域縱深發展的實踐亦相吻合。2019年,針對不同類型的平臺,相關部門出臺了針對性的管理規定。例如,中央網信辦針對網絡音視頻服務提供者發布了《網絡音視頻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針對金融信息服務提供者發布《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針對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針對云計算服務平臺發布《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辦法》,針對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出臺《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發布《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征求意見稿)等,這些規定針對不同類型平臺的特點為其規定了相應的平臺行政義務。除了平臺個性化義務之外,互聯網相關立法也在抽象出一些平臺的共性義務,而且多以義務體系的方式呈現。例如,2015年的《網絡安全法》規定了網絡運營者的網絡安全保護義務。2019年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規定了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義務。目前正在制定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核心就是個人信息處理者的個人信息保護義務。雖然各義務主體表述不同,但基本上可以將大部分的平臺囊括其中,作為平臺的共性義務體系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