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稀缺的負壓救護車|全國負壓救護車的年產銷量不過百余輛,火線交付難解存量瓶頸

(記者/韓璐編輯/陳曉平)

“一輩子都在與死神賽跑?!边@句話是一位武漢救護車司機的個性簽名。

在這座沉寂1個多月的城市里,在空曠路上,救護車是為數不多能見到的車輛之一,轉運患者的鳴笛聲,一度是這座城市最揪心的聲響。

1月23日,疫情擴散,武漢封城,隨后城內交通管制,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轉運和救治任務日益艱巨。尤其2月以后,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相繼交付收治患者,多家方艙醫院搭建完畢,輕中癥、危重癥患者開始分類、分院觀察和治療,負責轉運患者的救護車每天24小時不間斷運轉著,“負壓救護車”也迅速成為最重要、最急缺的防疫物資之一。

截至2月末,全國向湖北支援超過500輛負壓救護車,一線運力依然吃緊,車輛需求缺口大,然而,受制于適用場景少、采購成本高等原因,全國負壓救護車的年產銷量不過百余輛,存量有限,即便生產商春節日夜趕制,供給也難以迅速跟上。

移動的N95口罩

日常醫療救援中,救護車擔負患者轉運工作,是等待救治病患們的“生命快線”。

常規環境下,救護車會匹配不同車型和配置,適配不同情況的病人,比如配備基本急救設備、藥品的通用運輸救護車,擁有輸液、除顫儀、呼吸機等專業急救設備的急救車,可運載特殊血液設備的血液運送救護車,針對新生兒的母嬰型救護車……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病患運輸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便是負壓救護車,用于特殊傳染性疾病轉運需求。

所謂負壓救護車,就是配備有負壓艙的救護車,依靠排風機向外界大氣排風,艙室則進行全密封處理,使車內氣壓低于外界,空氣自由流通時只能由車外流向車內,由清潔區(醫務人員區)流向感染區(病人區)。

負壓救護車內,病員的隔離艙,以及車內空氣在外排時,都需凈化過濾、紫外線消毒等多次無害化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病患微生物對外擴展和污染的可能,降低醫務人員交叉感染的幾率。因此,有人稱負壓救護車為“移動的大型N95口罩”。

在國內,負壓救護車的首次大規模亮相,為2003年SARS流行期間,然而,作為救護車中的一個分支,一直并不顯眼。有資料顯示,SARS出現以前,中國救護車年產量為500輛,2011年后,救護車年產量一直維持在1萬輛左右,10余年間增長20倍,其中,負壓救護車的年產銷數量僅在百余輛左右,占比不過1%。

由于局限在傳染病的特殊場景,日常使用不頻繁,且相比普通救護車,負壓救護車的價格也較高。據了解,國產一輛負壓救護車一般在20萬-60萬元之間,不同廠家、不同基本車型、不同配置,價格差異較大,較之對應的普通救護車型,都要增加成本約5萬-10萬元,因此,在沒有特別需求的情況下,負壓救護車通常只作為儲備車輛,廠家基本按銷定產。

疫情暴發突然,隨著患者確診人數的增加,轉運接診量提升,缺口于是不斷放大。

抗疫斗爭中,口罩、防護服固然也緊缺,產能卻相當充沛,比如,醫用口罩日產約80萬枚,醫用防護服日產33萬套,可保證源源不斷地供給。而負壓救護車的產能補給則顯得措手不及。

以華晨雷諾為例,通常普通救護車的年產量為數百輛,負壓車更是少之又少。即便作為全國最大的救護車生產企業,江鈴汽車一年生產的負壓救護車僅50-90輛。有媒體報道,江鈴汽車截至2月15日,已累計接到負壓救護車訂單2600輛,按照以往飽和生產計劃安排,至少需要30年時間。

十萬火急的訂單

1月20日,鐘南山院士公開宣稱,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疫情防控形勢陡然吃緊,一場裝備戰役也靜悄悄打響了。

第二天,國家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即正式發出通知,要求全國12家主要負壓式救護車生產企業立即組織籌備,支持各地防疫工作,華晨雷諾、江鈴汽車、上汽大通、宇通客車等均在其中。

三天后,大年除夕的上午,華晨雷諾金杯汽車公司接到工信部具體下達的生產任務,要求20天內交付首批30輛負壓救護車,2月5日必須先行交付15輛負壓救護車用以馳援湖北及武漢地區。華晨雷諾金杯整車性能及試驗認證總監韓峰受命成為本次緊急任務項目負責人,他當天下午便召集團隊,召開恢復生產應急協調會。

除夕夜,韓峰沒能顧得上吃團圓飯,一邊接受公司管理層關于恢復生產的指令電話,一邊不斷接到武漢防疫指揮部預訂救護車的電話。位于沈陽的辦公室內燈火通明,時間緊、任務重,恰逢春節假期,團隊開始緊急聯絡一線員工返崗,并致電相應設備和零部件供應商,為緊急生產任務進行準備。

韓峰告訴《21CBR》記者,正常生產流程下,由于車體密封工藝處理、負壓系統布置、內部醫療設備安裝、電氣布線等相對復雜的程序,生產一輛負壓救護車至少需要20-30天,僅負壓式救護車車體密封及性能驗證一項工藝,至少要經過兩到三天的時間才能完成。而接到的緊急任務是,必須從第一道工序起步,10天內完成15輛負壓救護車的生產。

分秒必爭的背后,是在和死神搶時間。

其他接到生產任務的車企,均先后動身投產,提前結束假期,返工趕制負壓式救護車及其他醫療用車,為疫情防治提供救援保障。

其中,江鈴汽車從1月23日即準備復產,集團次日就集結15家上下游公司3500多名員工到崗,趕制首批馳援的50輛負壓救護車;上汽集團則要在10天完成55輛負壓救護車生產任務,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消息稱,大年三十接受訂單后,大年初一生產線就復工,大年初二95%的員工到崗,滿負荷加班生產,將30天加工期縮短至10天。

困難重重的交付

疫情救援刻不容緩,各家車企均已開足馬力,然而,產能起量依舊關山難越。

有行業人士告訴《21CBR》記者,負壓救護車的生產不需要特殊資質,普通救護車生產企業都能生產,但是,負壓救護車的改裝存在技術要求、質量控制等問題,不是每家改裝廠都具備生產的能力。

據統計,工信部發函通知的12家負壓救護車生產企業,基本均在大年三十(1月24日)前后復產,截至2月5日能趕制出來的數量不過200輛,而武漢新冠肺炎定點醫療機構超過40家,即便均投放在這個省會城市,每一家醫院最多只能分到5輛。

使用負壓救護車也有專門流程,為謹防交叉感染,每一次發車接送完患者后,都要對車內進行3%過氧化氫噴灑、紫外線照射等工作,所有物體表面還需消毒擦拭,這些流程下來,一輛車的單日運送量非常有限。

有報道提到,一輛救護車即便24小時發車,一天最多出診20-30次,200輛車全負荷運作,一天不過5000次。數以萬計的確診患者、疑似病人需要運輸,加上設立方艙醫院后,大量輕癥患者的轉移工作,負壓救護車嚴重供不應求。

記者詢問的數家生產廠商均表示,除國務院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以及工信部統一訂單外,各家車企也陸續接到來自不同省市地區的訂單,以及企業用于捐贈的采購訂單,全國產能處于嚴重供不應求的狀態。

截至2月24日,單是華晨雷諾金杯,就在一個月內陸續接到各地訂單超過400輛,這是往常數年的訂單量。

“訂單已經排到5月末了?!背塘S闷囈晃皇袌鋈藛T感嘆,“現在根本做不過來,產線和人員都在超負荷工作,又剛好處于春節和疫情停工期間,部分零部件采購很不順利,我們也沒時間考慮擴產的成本和損失,救人要緊,盡量趕吧?!?/p>

“眼下的困難,一是疫情期間生產團隊人員壓力,二是負壓設備商供應也面臨一定困難?!表n峰告訴《21CBR》記者,春節期間團隊緊急返回工作,工程師改造和優化車輛工藝方案,生產線延長工作時長,將常規的生產工期縮短到1/2以內,這對汽車業而言可謂“奇跡”,只是這樣一來,負責組裝的工人壓力很大。

對多數改裝企業而言,困難在于,人不夠可以加,零部件供應缺口不易填。每一輛加急交付的負壓救護車背后,需調動數百家、多層級的供應商,且要短時間內大量供貨,一次疫情瞬間暴增的采購量,幾乎是過去一年甚至數年的體量。

除夕當天,韓峰就緊急聯絡供應商,無奈受限于春節假期,幾家主要負壓系統供應商均無法第一時間響應,“我們著急拿貨,他們也有難處,譬如滅活系統、負壓風機、傳感器等核心部件,也需要他們的下一級供應商提供?!表n峰說。

環環相扣,趕制不易。

有的車企選擇優先在已有的基礎車型上加急改造,所有零部件優先供給負壓救護車生產;有的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合適供應商,等不及供應商發貨零配件的,便組織團隊自行取貨;有的趕工人手不足,便撥款百萬臨時招工,以盡可能準時交付,抵達一線。

2月25日晚,工信部宣布,已協調運到湖北的負壓救護車達到了507輛。

負壓救護車的存量瓶頸,呼應了高層“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指示的重要性?!霸谡G闆r下,壓救護車每年需求量非常小,估計這次疫情后,全國應該會儲備一批?!表n峰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秀| 青海省| 阿克| 丹阳市| 阳原县| 邢台市| 定西市| 桑植县| 新乡县| 建平县| 宁城县| 丽江市| 万年县| 山阳县| 调兵山市| 晋宁县| 临海市| 车致| 莱州市| 雷波县| 浮山县| 阳山县| 英吉沙县| 叙永县| 鱼台县| 民丰县| 清水河县| 枞阳县| 普安县| 金塔县| 新民市| 雅安市| 平罗县| 北辰区| 长春市| 杭锦旗| 鄂托克前旗| 台东市| 古浪县| 明溪县| 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