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更進一步
- 仕女錦衣衛
- 塘篁
- 2194字
- 2020-05-02 20:35:18
在大同衛所中軍大帳里面,四個人在沙盤之前站著商討局勢。
中間那人,黑盔黑甲,拿著令旗,是朱荃,他雖精通軍事,但卻不怎么了解陰謀詭計的運作方式。
在朱荃的兩側,那兩個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便是紀霖之和張繼禹。他們作為整件事的始作俑者正在聚精會神的聽著第四個人講俺答的軍事布署。
這極其神秘的第四個人,五短身材,左臂上有一顆痣。他用輕紗掩面,帶著一頂非常大的帽子,帽檐壓得很低,幾乎整個遮住了他的眼鏡。
這個人,就是之前已經被宣布死亡的楊雄。
楊雄早在剛剛跟著張凌投降俺答的時候便被錦衣衛納入麾下。他不是什么好人,畢竟是宦官下屬。但是他也不想被人看成漢奸宦官的下屬。更何況錦衣衛手里有他的老婆孩子。
錦衣衛也知道他們現在擁有楊雄,他又有自我實現的小目標,這類人是最不可能叛變的。
所以究竟發生了什么?
也就在紀霖之他們到達明軍與俺答部落對峙前線的前一周,喝醉了酒的張凌在跟楊雄聊天的時候,無意之中透露了他將要建議俺答進攻紫荊關。
楊雄知道他并非虛言,也不敢怠慢,趕快通知了自己的上線,而此人恰好是張繼禹。
知道這件事之后,紀霖之迅速看到了機會,她也不顯露,就通知南鎮撫司在全國尋找與楊雄身形相當,又有左臂黑痣的死囚。
很快,他們便找到了這樣一個人。說來也巧,在大同的死牢里,還真的找到了一個這樣的囚犯。
他們先讓人將這死囚送進了朱荃軍營,又找的軍士將這人面部砸得無法辨別。在那天晚上,紀霖之與張繼禹兩人親手將尸體藏在了俺答軍營的附近。
那天夜里,去給楊雄送信的那人哪里知道,紀霖之派來的保護他的那些人,其實是故意驚動的守軍,他被抓也是紀霖之全部計劃好的。
紀霖之的手里還有一個王牌:察剌合。那天他和俺答所說的每一句話,也都是紀霖之寫好交給他的,目的就是讓俺答在潛意識里面動搖張凌的地位。
“他將直接帶自己所有的軍隊進攻進攻紫荊關,然后再一次殺到京城下。依照張凌的性格,他一定會攛掇俺答去回復大元。而作為黃金家族的成員,俺答也很可能會贊同他的說法。”楊雄告訴眾人。
“他還記得跟你說過這些話嗎?”紀霖之最擔心的就是張凌有可能讓一個死人背她要扣在張凌身上的黑鍋。
“我第二天試探過,他完全想不起來第二天發生了什么。”楊雄十分自信,他知道張凌喝高了就什么都記不住的。
有了這些保證,紀霖之便放心了,她告訴楊雄自己已經安排好了去南京的車。一筆錢和他的家人都在那里等著他。
楊雄也滿意地離開了。
第二天,在大同互市的蒙古探子們聽到了風聲,俺答要進攻紫荊關,大同守備要抽調一半的兵力前去紫荊關與俺答主力決戰。
一時間,整個互市雞飛狗跳,都是一些放下自己的牛羊不管的商販紛紛飛奔而去。
當天晚上,俺答就知道了,他想到了,畢竟那些錦衣衛可以在所有人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摸到自己的帳下,那策反己方的軍官也不然不是什么難事。
但是他非常頭疼,不知道到底是那個不開竅的竟然吃里扒外想跟明朝交易自己的腦袋。
之前察剌合的話又開始反復在俺答的耳朵之中回響。他越發覺得之前的信和楊雄的“死”很可能本身就是張凌和明朝政府的陰謀。
很可能就是為了掩護張凌設下的圈套。
他突然想起來,一個多月前,察剌合給他講過一個故事:在明武宗時代,寧王造反,王守仁希望寧王留在南昌給自己爭取時間,便讓人故意發現送進城里的密信,讓寧王懷疑他自己的謀士。
他感受到了自己的處境與這個故事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那群明軍明顯是故意暴露了這個可憐的密探,你想,專業的錦衣衛怎么可能會在滲透的時候驚動敵人?
所以這一系列的東西就是為了保護張凌,讓我去進攻紫荊關。
那我偏不去,你大同沒人,那我打你大同。想不到吧。
就在這時,張凌走了進來,他一臉興奮地催促俺答趕快準備進攻紫荊關。
但是他看到的,只有一個人,帳下孤燈之中,搖曳著的火光映襯出的懷疑的眼神。和幾句不置可否的敷衍的回應。
張凌發現,俺答似乎對回復大元的偉業沒有之前那么感興趣了。他猜不出緣由,以為是俺答有一些更實際的考慮。
紀霖之想要的,也就是這些了。
第二天,張凌醒來,發現自己的帳篷之前空無一人,遠看軍隊駐扎的地方,中下級軍官們正在召集他們的士卒。傳令的騎兵們正策馬在各個營盤之間迅速地流動著,像是人在極度緊張時的動脈一般。
而在中軍的大賬前,一排排手執利刃的衛士已經列隊完畢。刀甲的反光晃得人睜不開眼來。
空曠的草原上,熾熱的陽光烤炙著冬日的大地。雖然還沒有到下雪的天氣,但是地表仍然有著強烈的反光。這是無數士兵檢查打磨自己刀劍時在手中把玩的日光。
張凌很困惑,也很生氣:為什么沒有人提前通知他?是傳領兵沒到?還是參謀疏忽了?也有可能是那個人不再信任自己了。
張凌沒有給自己深入思考的機會,便興沖沖地跑到中軍帳前,以為是自己進攻紫荊關的提議已經開始實施了。
但是帳前把守的武士不肯讓他通過,怒火中燒的張凌實在無法忍受自己被人如此戲弄,于是高聲對著里面喊到:“你們執行了我的計劃,為什么不叫我參與?你們了解自己的對手嗎?”
就在他剛想推開武士強闖中軍的時候,帳簾一挑,出來的竟然是滿面春風的察剌合。
他看見張凌,露出了很滿意的目光。靜靜地打量了他很久,最后終于慢條斯理地說到:“張凌,我們不是要進攻紫荊關,我們現在要去打大同。”
聽他這么說,張凌陷入了絕望,自己真的已經失去了自己主子的信任。那么現在他能做的,只有隨軍出征。
要么,跟著別人一起進大同。
要么,被明軍殺死。
可惜他沒有選擇,只好不情不愿地收拾好自己的包裹,一個人品味著背叛與孤獨。
背叛是他給自己祖國的禮物,現在,如數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