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三板斧:重新定義干部培養
- 茅廬學堂
- 15字
- 2020-05-15 15:49:37
上篇 道、法、術:重新發現三板斧
1 源自化解內部管理危機的“三板斧”![本章中關于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背景的介紹主要參考:《電子商務激蕩十年》一文(劉佳.電子商務激蕩十年[J].互聯網周刊,2010,22:24-31)。](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160B6/1667918070556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1823279-SUBlfgBtProHIySKzZMsh2aEN1qHaM06-0-df79dcd51b2fc1f37a2ed0061965eca1)
1999年年初,美國《數字化生存》的作者尼古拉·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來到中國做演講,當時他預測“到2000年,電子商務市場是一個1萬億美元的市場,這個數目要比人們估計的多5倍”。現在再來理解尼葛洛龐蒂的話,可能意味著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全球電子商務浪潮正在興起;第二層意思是這可能是一個泡沫。
當時,投身于電子商務領域的人都充滿了激情,十分樂觀,他們相信:一個具有真正商業價值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正在崛起。

阿里巴巴早期創業員工合照
這一年,王峻濤的“8848”正式上線,這是中國第一家在線銷售軟件、圖書的B2C網站;哈佛畢業的邵亦波創辦了易趣網,這是中國第一個C2C電子商務網站;沈南鵬、梁建章、季琦、范敏四個旅游迷創辦了攜程網,這是中國第一個OTA平臺;在圖書出版行業摸爬滾打了10年的李國慶和他的妻子俞渝,則創建了中國第一家網上書店——當當網。
相比之下,馬云創辦的B2B模式的阿里巴巴,可謂是大成格局,志在免費為用戶提供幾乎所有的電子化服務,并明確提出四大原則:第一,阿里巴巴不談生意,只為商人提供商業機會;第二,阿里巴巴不拉生意,只為商人聚合公司;第三,阿里巴巴不做生意,只為商人搭建“樣品房”;第四,阿里巴巴不只有生意,更是以商會友。初創期的阿里巴巴依靠這四大原則,把東方智慧與西方運作緊密結合,雙劍合璧,劍鋒指向全球市場。
推薦閱讀
- 鄉村嬗變:多種農業經營方式并行的邏輯
-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電信市場營銷與經營創新
- 農村微型企業創業:信息需求與信息支持研究
- 知識生產的新模式:當代社會科學與研究的動力學
- 中國城市化模式、演進機制和可持續發展研究:轉向效率導向的城市化理論和政策研究(上、下冊)
- 汽車行業IATF16949最新應用實務
- “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統計發展綱要研究
- 國際多式聯運實務與法規指南
- 廣告主對大眾媒體的影響與控制:基于廣告話語權視角
- 廣西新產業新業態培育與發展研究
- 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18
- 中國百村調查叢書·銀達村:文化新村
- 區塊鏈的真正商機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百村調研·牛村卷:石漠化山區民族村寨的扶貧之路
- 徘徊在傳統與發展之間:民族旅游村寨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