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丁丁接的是沒裝滿的水瓶子,幸虧砸到的是腳。如果是別的實心或者帶尖的物體,或者砸到的是頭,那么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別說是才幾歲的孩子,就算是成人,也不提倡這種高空接物。據(jù)相關(guān)資料說:一個雞蛋從8樓拋下,可以讓人頭皮破裂;一個鐵釘從18樓掉落,可能會插入行人的腦中。可見,高空墜物往往具有很強的殺傷力。所以,父母要向孩子講明白,不要圖方便在樓下接?xùn)|西。因為隨便往下丟東西,不僅僅有可能會砸到自己,更有可能會砸到其他人,給他人帶來憑空的傷害。
危機應(yīng)對
1.告訴孩子,如果自己東西落下了,寧肯花時間去拿,也不要讓人從上面向下丟。
2.不僅自己不要站在樓下接?xùn)|西,也不要從樓上向下丟東西讓別人接。
3.告誡孩子,臨出門前,要檢查自己的背包,看有沒有未裝好的東西。
4.學(xué)會對自己的物品歸類,這樣缺什么東西一眼就能看出來,也防止人到樓下才想起來什么沒帶。
5.如果別的孩子想要將東西從樓上丟下來,要懂得拒絕,不要遷就他人的錯誤,這樣反會釀成大錯。
23.禁止孩子亂撿東西吃
對于孩子來說,任何東西在他看來都有可能是好吃的,因此,當(dāng)他看到一些類似于是食物的東西的時候,就會有想吃的欲望。當(dāng)然,他不會管那東西是放在桌子上還是在別的地方,即便是在地上,他也會跑過去撿起來吃掉。
幼兒園里,笑笑和小伙伴們正在做游戲。大家頭上戴上各種小動物的頭像,在地板上學(xué)著小動物的樣子爬來爬去。忽然,笑笑發(fā)現(xiàn)在屋子的角落里靜靜地躺著一個水果糖塊,是他最喜歡吃的那種水果糖。
笑笑立刻偏離了原來的“爬行”路線,幾下就爬到糖塊旁邊,伸手撿起那個糖塊就往嘴里放。一旁陪著小朋友做游戲的老師看見了,連忙過來制止了笑笑,從他手中拿過糖塊說:“掉在地上的東西都會有許多細菌,不能放進嘴里,不然會生病的。”說完,老師又對所有的小朋友說:“我們吃的東西,都必須是干凈的,如果吃了不干凈的東西,我們就會肚子痛。”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過撿拾掉在地上的東西吃的行為,父母需要引導(dǎo)他明白干凈與臟的概念,讓他知道掉在地上的東西是不能再撿起來吃的。
另外,有些孩子有可能會因為缺乏某些微量元素,而導(dǎo)致異食癖,這時候的孩子有可能撿食的東西就不僅僅是掉落的食物了,石塊、煤渣、碎紙片、碎玻璃都有可能。因此,當(dāng)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有撿食這樣的東西的時候,就要及時帶孩子到醫(yī)院去檢查,并做相應(yīng)的治療。
危機應(yīng)對
1.父母要以身作則,對于掉在地上的東西,自己首先不要撿起來擦干凈土就吃掉。否則,就會給孩子留下這樣一個印象:媽媽可以撿著吃,我也可以。據(jù)統(tǒng)計,有撿臟東西吃壞毛病的孩子,其父母大多有食物掉在地上直接撿起來塞進嘴里的做法。
2.當(dāng)有食物掉在地上的時候,父母要告訴孩子,這個東西臟了,要么拿去洗洗,要么直接丟進垃圾桶,加強他內(nèi)心對干凈與臟的不同理解。
3,.當(dāng)孩子撿拾東西吃的時候,父母不要簡單地一把就打掉他手里的東西,否則就會驚嚇到他。要給他講明白為什么地上的東西不能撿起來吃掉,讓他自己主動丟掉手里的東西。
4.盡量讓孩子養(yǎng)成按時吃飯的好習(xí)慣,日常小零食要少吃,以減少孩子隨時都想吃東西的欲望。
5.不僅是掉在地上的,掉在桌子上、床上等等地方都有可能會沾染上細菌。尤其是在戶外,只要食物從手里掉落,無論掉在哪里都是不能直接撿起來吃的。父母要讓孩子牢記這點。
24.別讓孩子被長鞋帶絆倒
孩子的鞋子各式各樣,有的鞋子是松緊口的,腳直接蹬進去就好,而有的鞋子卻是需要系鞋帶的。有許多孩子,都會因為鞋帶沒有系好而被長長的鞋帶絆倒,導(dǎo)致摔傷或跌傷。
5歲的城城喜歡踢足球,每個周五的下午,幼兒園都有自由活動,他總愿意和小伙伴們一起追著足球跑來跑去。
這天,城城又和幾個小伙伴一起玩了起來。也許是出教室門太匆忙了,城城的鞋帶并沒有系緊,才跑了沒幾步,他的鞋帶就開了。可城城顯然沒太在意,而是繼續(xù)和小伙伴們踢球。忽然旁邊的一個小朋友將球踢到了城城一邊,城城連忙跑過去搶,但卻一不小心踩到了自己那拖在地上的長長的鞋帶,他一個站立不穩(wěn),一下子就摔到了地上,膝蓋被擦破了一層皮。
后來,老師連忙帶著城城來到了醫(yī)務(wù)室,幫助他清理了傷口。之后,老師說:“以后可記住了吧!再出門,鞋帶松了就要立刻系好,要不然摔個跟頭多疼啊!”城城眼里含著眼淚使勁點了點頭。
孩子的眼中大多只看著眼前的游戲,腳下的事情他都不會注意到。這就需要父母及時提醒他,讓他養(yǎng)成習(xí)慣,系好自己的鞋帶,防止被鞋帶絆倒。
危機應(yīng)對
1.出門前,提醒孩子要將鞋帶系好,如果自己系不好,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
2.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父母最好給他買有粘扣或者松緊口的鞋,方便他穿脫,也防止他因為沒系好鞋帶而摔傷。
3.在合適的時間,要教孩子學(xué)會系鞋帶。父母不要總是幫助他系,在幼兒園里老師也有顧不過來的時候,萬一鞋帶開了,孩子必須要學(xué)會自己系。
4.平時在家的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多多練習(xí),如果孩子不愿意,可以用做游戲的方式,給布娃娃系鞋帶,爭取讓孩子盡早盡快學(xué)會鞋帶的系法。
5.提醒孩子,出門的時候要經(jīng)常檢查自己的鞋子,如果發(fā)現(xiàn)鞋帶松動了要及時將其系好,不要只顧著玩,讓鞋帶長長地拖在地上,這樣會很容易被絆倒。
25.告訴孩子,千萬不要憋尿
很多孩子可能都有過憋尿的經(jīng)歷,有的是在一些特殊情況迫不得已,有的則是已經(jīng)形成了習(xí)慣。但是,憋尿?qū)⒆拥纳眢w是會產(chǎn)生危害的,一旦他養(yǎng)成了憋尿的壞習(xí)慣,不僅他身體的各項機能會受到影響,也有可能會對他的大腦功能造成傷害。因此,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千萬不要憋尿。
5歲的蒙蒙很喜歡上幼兒園,因為會有很多伙伴和他一起玩。一天,他由于課間貪玩而忘記了去廁所,結(jié)果老師剛開始帶領(lǐng)大家學(xué)拼音,還不到一半的時間,他就被尿憋得非常難受了。但蒙蒙天生性格內(nèi)向,因為害怕會被老師批評,更害怕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于是他只得一忍再忍。
好容易熬到老師說休息,蒙蒙飛快地向廁所跑去,但是他跑得太急,一下在臺階上絆倒了,結(jié)果導(dǎo)致膀胱破裂,不得不住進了醫(yī)院。最終父母不但為他花了許多錢治療,而且他還落下了個習(xí)慣性遺尿的毛病。父母為此也后悔不已,早知道就提前對蒙蒙加強教育了,讓他一定不要憋尿。
孩子憋尿會有許多原因,有的是因為年齡小,自理能力差,所以不能按時小便;如果是冬天,穿的衣服過多,他也會覺得排尿是件麻煩的事情;有的孩子會因為害怕沖水的聲音,所以不敢去廁所;還有的孩子是怕他在吃飯、上課等不恰當(dāng)時間里要小便會遭到訓(xùn)斥,因此不敢去小便……
但說到底,憋尿終歸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父母要知道,如果孩子不能主動并及時地去小便,尿液在身體內(nèi)的時間過長,將會嚴重影響到他的健康。尤其是當(dāng)他憋不住尿的時候,還有可能會尿褲子,這樣會使他著涼,同樣對身體健康不利。
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學(xué)會自覺排小便,更要通過淺顯易懂的道理讓他明白,及時排尿是對他身體有好處的事情。
危機應(yīng)對
1.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有意識地提醒他有尿就要及時排泄。
2.當(dāng)孩子在看電視或者做游戲入了迷的時候,父母要提醒孩子先去廁所,以免玩到入迷的時候忘記排尿。
3.父母可以為孩子定好排尿的時間,讓他在一定時間里就要去排尿一次,并逐漸使他養(yǎng)成習(xí)慣。
4.帶孩子進入幼兒園的時候,父母要提醒他多留意廁所的位置。這樣,一旦他需要排尿,就能順利找到廁所了。
5.告訴孩子排尿是人的正常生理現(xiàn)象,并沒有什么難以啟齒的。所以,在學(xué)校或幼兒園中,一旦有尿,就要及時向老師提出來,不要拖延。
6.幫助孩子緩解某些情況下的緊張情緒,以防止他因為情緒影響而小便次數(shù)增多。
7.父母也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當(dāng)他出現(xiàn)坐立不安、精神緊張、注意力不集中、夾緊或抖動雙腿的時候,往往預(yù)示他已經(jīng)尿急了,這時候就要立刻帶他去廁所。
8.參加集體活動之前,父母要提醒孩子到廁所方便一下,以免在活動的時候出現(xiàn)尿急的情況。
9.讓孩子養(yǎng)成睡前大小便的習(xí)慣,有的孩子睡著之后有尿意但很困所以就不去尿,這也同樣對他身體會造成損傷。
26.不要讓孩子炫耀自己的身份證
根據(jù)最新的《居民身份證法》規(guī)定:“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的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規(guī)定申請領(lǐng)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自愿申請領(lǐng)取居民身份證的,發(fā)給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證,并由監(jiān)護人代為申請領(lǐng)取居民身份證。”
根據(jù)這項規(guī)定,身份證的發(fā)放范圍被擴大了,一些未成年人也可以拿到屬于自己的身份證明了。而且,這還掀起了一股申請未成年人身份證的熱潮。但是,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孩子的自制能力不強,一些孩子也許會去炫耀自己的身份證,這很有可能就會給一些懷有不良企圖的人留有可趁之機。
威威才4歲的時候,媽媽就給他辦了一張身份證。威威很是驕傲,經(jīng)常拿著身份證到幼兒園里去和外人炫耀,大家也都很羨慕他。
一天,威威一邊在幼兒園門口等媽媽來接他,一邊又開始和小朋友們炫耀他的身份證,正好其中一個小朋友的表哥來接這位小朋友回家。于是,表哥就對著那小朋友的耳朵嘀咕了幾句,然后那個小朋友就過來對威威說:“你的身份證借我用一下好嗎?”威威想也沒想就大方地說:“拿去用吧。”
這時候,老師剛好經(jīng)過,看到了事情的經(jīng)過。她連忙過來制止了威威,并從那個小朋友手里要回了身份證。她對威威說:“身份證是屬于你自己的重要物品,可不能輕易借給別人,不然被壞人拿去做了壞事,可就不好了。”
這個故事就是個教訓(xùn),旨在提醒父母,如果給孩子辦理了身份證,就要及時告訴他,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只屬于自己的身份證明,以防止被不法之徒拿去做壞事。
危機應(yīng)對
1.如非必要,父母不一定非要給孩子辦理身份證,完全可以等到他具有一定自理能力之后再為他辦理。
2.為孩子辦好的身份證,如果暫時用不到的話,父母可以替他保存好。
3.提醒孩子,身份證是證明自己身份的重要物品,不能隨便就拿出去向人炫耀。而且,身份證人人都會有,所以沒有什么好值得炫耀的地方。
4.將身份證的作用為孩子說明,讓他明白身份證都可以做哪些事情。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同時在告訴孩子,為什么他的身份證不能隨便借給他人。
5.如果有人要借孩子的身份證,孩子一定要嚴詞拒絕。不能因為對方是好朋友或者是什么比自己有權(quán)威的人,就遷就或屈服。要讓孩子學(xué)會保護自己的身份信息。
27.父母、孩子都不要露富
相信沒有人愿意甘心過窮苦的日子,人人都向往富裕美好的生活。有的人看見別人的富裕生活生起的是羨慕,但有的人就會動起歪腦筋,有可能就會作出危害社會他人的事情。因此,這就是在提醒父母,無論家境是不是十分優(yōu)越,都不要在外露富,尤其是更不能讓孩子也露富。這也是為了保證孩子和家庭的安全。
2008年新聞上曾經(jīng)報道過這樣一條新聞:
徐某在某幼兒園開車,由于買彩票欠下了投注站彩票錢,于是他決定要弄一筆大錢。經(jīng)過一番觀察,他盯上了一個叫曉軍的孩子,他發(fā)現(xiàn)曉軍的姥姥經(jīng)常到幼兒園接孩子,衣著服飾都很不錯,而且還時不時地就給幼兒園的老師買東西。而曉軍的媽媽也很漂亮,還經(jīng)常開著寶馬車來幼兒園接孩子。
然后,徐某在幼兒園的通訊錄上查到曉軍姥姥的電話,接著就開始給她發(fā)短信,開始的幾條短信內(nèi)容是要5萬元錢,給了以后會報答她,否則就殺她全家。見沒有回音,徐某就繼續(xù)發(fā)短信威脅:“我知道你姑娘有錢,外孫也很可愛,我知道他在哪上幼兒園……”不過還是沒有回音,他又連續(xù)發(fā)了26條短信,不斷地敲詐,曉軍的姥姥最終報了警,徐某也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試想,如果曉軍的家人沒有在外露富,相信徐某也不會盯上他。而值得慶幸的是,徐某還只是短信勒索,并沒有做出什么實質(zhì)性的事情,如果他要是一時貪念驟起綁架了曉軍,誰也不能保證事情的最終結(jié)果將會如何。
再看看現(xiàn)在社會上的許多報道,因為孩子或者父母家人在外露富,而引起不法分子關(guān)注的案例比比皆是。由于孩子是弱勢群體,再加上很容易牽動父母的內(nèi)心,因此就成為了被綁架的首選。有的孩子被綁之后能成功獲救,但有的孩子就有可能永遠失去了生命。這些血的教訓(xùn)在提醒父母,為人一定要低調(diào)、沉穩(wěn),否則就有可能引發(fā)不可挽回的悲劇。
危機應(yīng)對
1.父母自己首先就不要露富,要懂得勤儉持家,不奢侈浪費,要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2.不要總對孩子說“咱家有錢”一類的話,父母自己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錢財?shù)膩碇灰住?
3.要通過教育,幫助孩子消除攀比心理。
4.讓孩子明白錢不過就是生活中一種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已,不讓他產(chǎn)生有錢就很了不起的想法。
5.平時也不要給孩子用太多的名牌產(chǎn)品,父母自己也不要總以富人形象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