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小事情要糊涂,裝傻充愣顧大局

聰明的人做事會注重細節,但絕不會在小事情上變得太精明。相反,有時在小事情上表現出你的無知與魯莽,反倒會突顯出你的氣度與修養。尤其在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情上,一定要學會做一個精明的糊涂人,不說過分話,不做過分的事,采取低調、務實的態度反倒比出風頭,賣萌做秀讓人看著更實在,更可信。

糊涂應酬少是非

有位先生和朋友去拜訪一位教授。那個教授為人嚴肅,平時不茍言笑。到了午飯時間,他們被教授邀請在他家中吃午飯,而吃飯的過程中,大家除了開頭說了幾句應酬的話,剩下的只是讓人尷尬的沉默。席間,那位先生注意到了教授家養的熱帶魚,其中幾條色彩斑斕,游起來讓人眼花繚亂。其實他知道這魚叫“地圖”,自己也養了幾條,還很得意地為朋友介紹過。教授見那位先生神情專注地盯著魚缸,就笑著問:“還可以吧?才買的,見過嗎?”就聽那位先生說:“還真沒見過。叫什么名字?明兒我也打算養幾條呢!”當時他的朋友不解地看看他,心想:裝什么糊涂,你自己不是養了幾條嗎?

可教授一聽,來了興致,神采飛揚,大談特談了自己的養魚經,那位先生邊聽邊頻頻點頭。教授像是遇到了知音,說說笑笑,如數家珍地給他講每條魚的來歷、名稱、特征,飯后更是拉著他到書房看自己收集的各類名貴熱帶魚的照片,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原本打算2個小時的拜訪,沒想到竟聊了6個小時,朋友才突然領悟到那位先生說謊話的用意。

人有聰明和糊涂之分。聰明人明察秋毫,反應敏銳,把大大小小的事都記在心里,總要找到解決辦法才肯罷手,因此,往往心力交瘁,筋疲力盡;糊涂人把什么事都能看開、看淡,反應遲鈍,反而活得瀟灑自如,輕松自得。實際上,生活中的許多事不必看得太透,更不必都裝在心里。難得糊涂是解脫煩惱的最好辦法,這樣,你才可以集中精力去想自己應該做的事,而不是將精力耗費在如何應酬別人身上。有些人覺得活得累,人際關系不順,主要是因為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整天把心思都用在了別人身上,等到需要自己表現時,反而沒有了精力。

蘇軾說:“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真正精明的人在應酬過程中,往往是該糊涂時便糊涂。小事情糊涂一下就過去了,在心里不留一點痕跡,大事情卻揣著明白裝糊涂,當然,該精明時絕不含糊,如此的應酬境界,自然可以讓他們一舉多得——面子照顧到了,利益照顧到了,人脈關系也照顧到了。

那如何在小事情上裝糊涂,更能讓你的言辭具有說服力,讓你的表現更有親和力呢?一般來說,有兩點值得注意。

1.打個幽默的太極

幽默是處理人際關系最有效的潤滑劑,也是化解尷尬與誤會的重要技巧之一,在裝糊涂的時候,可以通過一些幽默的表達方式,來委婉地表示你的“無知”,以盡可能維護對方的自尊,免于刺激對方的情緒。

英國牛津大學有個名叫艾爾弗雷特的學生,因能寫點詩而在學校小有名氣。一天,他在同學面前朗誦自己的詩。有個叫查爾斯的同學說:“艾爾弗雷特的詩我非常感興趣,它是從一本書里偷來的。”艾爾弗雷特非常惱火,要求查爾斯當眾向他道歉。查爾斯想了想,答應了。他說:“我以前很少收回自己講過的話。但這一次,我認錯了。我本來以為艾爾弗雷特的詩是從我讀的那本書里偷來的,但我到房里翻開那本書一看,發現那首詩仍然在那里。”

兩句話表面上不同,“艾爾弗雷特的詩是從我讀的那本書里偷來的”,也就是指艾爾弗雷特抄襲了那首詩;“那首詩仍然在那里”,指的是被艾爾弗雷特抄襲的那首詩還在書中。意思沒有變,而且進一步肯定了那首詩是抄襲的。表面上看,是自己示弱了,其實,這種看似愚蠢的回答卻顯示出了他的智慧。所以,聰明人的糊涂反映出來的是一種修養,一種深沉與老練。

2.來點“無知”的單純

應酬時要避免太過世故、老練,或是鋒芒畢露,棱角太多,那樣不但讓人難以接近,而且也容易傷人。必要的時候,要單純一點,明明知道的事,可以說“不清楚”;在一些過于敏感的問題上,可以適當裝瘋賣傻;大家都秘而不宣的事,也不要急著爆料……

試想有這么一個人,不論你向他說什么,他都習慣回答:“這又有什么,我見的多了。”或者說:“這件事情我早就知道了,有什么稀罕。”幾次下來,相信你也沒有興趣與他再聊一些自認為新鮮的話題。相反,如果對方抱著這樣一種態度:不論你說什么,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且愿意洗耳恭聽:“還有這事?趕快說來聽聽。”那你對這個人的態度與評價也不會太差。

有些人明明知道某件事情,當別人主動提及時,還是會表現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其實,這就是一種“糊涂”,一種人為的“單純”。通常人們也愿意與較單純的人談一些新鮮的話題,因為他們不必擔心自己講得不對,或出現漏洞時會被對方及時發現,并糾正過來。如果與涉世較深的精明人談這些話題,則會產生一定的顧慮。

所以,聰明人的糊涂是一種韜略和智慧。生活中,在一些事情上看似糊涂的人,實際上是真正精明的人。各種應酬場合,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的人,他們經常不按常理“出牌”,在普通人眼中不是另類,就是愚蠢,其實真正能讀懂他們的人會明白。這其實是一種大智若愚。尤其是在一些小事情上,適當的時候讓自己揣著明白裝糊涂是一種生存智慧,也是一種做人的境界。

應酬心經

一般人都不喜歡謀略意識較強的人,也就是心眼太多的人。如果你事事都表現得聰明過人,不落下風,那你就讓人覺得很難接近,很難相處。所以眾人皆醉的時候,你不要獨醒。

學會自嘲,才能自保

小莊是某公司的白領,在朋友圈中收入算是高的。每次朋友聚會,他都會極力避免在這個話題上刺激大家,一提到這個問題,他總是習慣哭窮說:“工作累得要命,還得加班加點,開銷大,幾乎是月月光。”借此,可以讓一些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朋友從心理上獲得些許的平衡。一次,在與幾位窮朋友應酬時,人人都夸小莊是班上的人才,人長得帥氣,收入也高,屬精英階層,并開玩笑地調侃:發跡后可不要看不起這幫哥兒們。小莊被捧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自我解嘲似地說:“呵呵,什么白領,藍領的,白領是什么,白領就是今天領了薪水,交了房租水電,買了油米泡面,摸了口袋,感嘆一聲,這個月工資又白領了……”話音剛落,眾人都跟著笑了起來,這一笑,大家的心理距離拉近了不少,也少了許多因為職業與收入差別產生的心理隔閡。

或多或少,每個人都曾遭遇過令人難堪的人與事。但是,大部分人在處理這些事情時顯得并不高明,不是臉紅脖子粗與人狡辯,讓場面變得更尷尬,就是任由場面失控,使自己越來越處于不利的地位。究其原因,他們在遇到令人尷尬的事情時,首先不是想著如何去改變自己,而總是想著如何去改變別人。

聰明的人遇到尷尬事情時,善于從自己的身上找化解問題的突破口,其中最常用的應酬技巧就是自嘲。自嘲,不但可以化解尷尬的場面,而且還可以體現出自身良好的精神修養。

平時,親朋好友聚在一起難免有說有笑。正因為大家都很少忌諱什么,所以,經常會出現一些讓大家尷尬的場面。有一群十多年沒有見面的老同學,其中有一男一女曾是同桌,所以交談起來遮攔便會少一些。那位女同學的丈夫不久前因病去世,男同學并不知道,因而在玩笑中一無顧忌地提及其丈夫。另一同學知情,于是急忙轉移話題,但那位同學卻把玩笑開得更大了。見狀,阻止的那位同學只得說出實情,這位男同學頓時覺得無地自容,非常尷尬。

不過他迅速回過神,先是在自己臉上拍了一把掌,之后調侃似地說:“你看我這張嘴,十幾年過去了,還和當學生時一樣沒有把門的,不知高低深淺,只知道胡說八道。該打嘴!該打嘴!”女同學見狀,雖有說不出的苦澀,但仍大度地原諒了老同學的唐突,苦笑著說:“不知者不為怪,事情過去很久了,現在可以不提它了。”

這位男同學正是利用自嘲,巧妙地化解了尷尬的場面,最終在得到同學原諒的同時,也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下。生活中,一旦因自己失誤而造成尷尬的場面,讓自己或別人一時下不了臺,最聰明的辦法是:多些調侃,少些掩飾;多些自嘲,少些自以為是;多些低姿態,少些趾高氣揚。像上面那位無意中觸及他人隱痛的男同學,用調侃自嘲之法,低調圓場,便可以順勢找一個臺階下。

有些不知趣的人在窘境之下,卻并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從另一種角度想著去改變眼前的局面,而是將錯就錯,結果只能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越描越黑”;一種是僵化雙方的關系。

張經理任職于一家廣告公司,雖然他的創意很獨特、新穎,經常得到老板的贊賞,但是,苦于自己沒有一副好長相,經常會成為同事們茶余飯后開玩笑的素材。在一次會議上,他果斷地否定了一位女同事的創意,但立刻遭到了對方譏笑似地反駁:“不要一味地否定別人,人人都有自己的缺點,看看你的長相就知道了。”在場的人都顯得很尷尬,雖然這時有人站出來說圓場的話,但是張經理還是忍不住要發泄自己的憤怒:“你以為自己長得漂亮啊?肚鼓腰圓的,也不照照鏡子看看!”如此你一言,我一語,會議上的火藥味越來越濃。

的確,當著許多人的面被人有意或是無意傷害,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這時,維護自己的自尊是應該的,但是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如果誰也不服誰以硬碰硬,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如果聽之任之,沒有絲毫反應,會讓人覺得窩囊。所以,這位張經理的做法顯得欠妥,如果他當初能夠選擇自嘲的方式來回擊對方,如可以說:“正因為我長得丑,所以,工作才顯得漂亮。”這給人一種暗示:我很自信,并不覺得丑也是一種理虧。或者說:“你說得非常對,但是你告訴我又有什么辦法呢?”想必對方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如果對方再肆無忌憚,那她不論再說什么,在眾人面前都是一種理虧。

學會自嘲,才能自保。在令人尷尬的情境中,自嘲可以使你的自尊心通過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護,并且,還能體現出自己的大度胸懷。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寬宏的氣量,善于拿自己的缺點與不足開玩笑,以化解一些尷尬的場面,有時自嘲不當,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尷尬。

應酬心經

自嘲不是自我嘲弄,而是一種貌似消極、實為積極的促使交談向好的方向轉化的手段。你的自嘲要體現出高度的自信、強烈的自尊與自愛。

不要輕易指出別人的錯誤

不論在同事當中,還是昔日的同學圈中,小軍是有名的實心眼兒,有什么話都藏不住,有些話一經他的嘴,不是得罪人,就是讓場面變得尷尬。一次工作之余,幾位同事閑聊起來,其中一位同事伸著胳膊說:“我這塊表是一位在國外的朋友送的,聽說在那邊要800多英鎊呢。”大家聽后都做驚訝狀,紛紛為他有這樣一位出手闊氣的有錢朋友而羨慕不已,那位同事很得意,繼續在大家面前炫耀自己都結交了哪些有錢的朋友。

這時,小軍從人群中冒了出來,冷不防給對方潑了一瓢涼水:“什么?800英鎊!那要合大概8000人民幣,據我所知,英國物價……我雖然沒有出過國,說實話,你這表至多也就值2000人民幣……”

一句話,把同事說得臉青一陣,白一陣,場面好不尷尬。眾人見狀,也都假裝沒有聽清,有人私下用胳膊肘碰了碰他,示意他閉嘴。

小軍還想向大家證明什么,卻見在場的人開始轉換話題,沒有人敢接他的話茬兒。事后,小軍很郁悶:真誠待人,實話實說,反倒人們不愛聽,現在的人到底是怎么了?

無論你用什么方式指出別人的錯誤,如用一個眼神,一種說話的聲調,一個手勢等,或者你直接告訴他:“你錯了。”你以為他會同意你嗎?絕不會!因為你直接打擊了他的智慧、判斷力、榮耀和自尊心,這反而會激起他的反擊,而不會使他改變主意。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圖或康德的邏輯,也改變不了他的態度,因為你已經制造了一個敵人。

因此,永遠不要這樣開場:“好,我證明給你看。”這句話大錯特錯,這等于是說:“我比你更聰明。我要告訴你一些事,使你改變看法。”那是一種挑戰。那樣只會激怒對方,所以,在你尚未開始之前,對方已經準備迎戰了。

即使在最溫和的情況下,要改變別人的主意都不容易,為什么要采取更激烈的方式使之服你呢?如果你要證明什么,不要讓任何人看出來。這就需要運用技巧,使對方察覺不出來。

英國十九世紀政治家查士德·裴爾爵士對他的兒子說過一句這樣的話:“如果可能的話,要比別人聰明,卻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聰明。”我們不能奢望比查士德·裴爾爵士更聰明,因此我們不要再告訴別人他們錯了。

如果有人說了一句你認為錯誤的話,你寧可這樣說:“是這樣的!我倒另有一種想法,但也許不對。我常常會弄錯,如果我弄錯了,我很愿意被糾正過來。我們來看看問題的所在吧。”但不要用這樣的口吻說:“我覺得你的說法不太正確……”

許多時候,尤其是指正自尊心較強的人的錯誤,用諸如“我也許不對,我常常會弄錯,我們來看看問題的所在”的句子確實會得到神奇的效果。

卡耐基課程教學班上有一位學員名叫哈爾德·倫克,他是道奇汽車在蒙大拿州比林斯的代理商。因為銷售汽車這個行業壓力很大,因此他在處理顧客的抱怨時,常常冷酷無情,于是經常與客戶產生沖突,讓生意變得更難做。

他在班上說:“當了解這種情形并沒有好處后,我就嘗試另一種方法。我會這樣說:‘我們確實犯了不少錯誤,真是不好意思。關于你的車子,我們可能也有錯,請你告訴我。’這個辦法很快就能使顧客變得平靜,這時,顧客更樂意與你講道理,因此,事情就容易解決了。很多顧客還因為我這種諒解的態度而向我致謝,其中兩位還介紹他們的朋友來買新車子。

這位聰明的代理商的做法,不但會避免所有的爭執,而且可以使對方跟你一樣變得寬宏大度,承認他也可能弄錯。

有些時候,的確是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得罪了別人,這時,你最好不要狡辯,而要學會坦誠地承認,并率直地告訴對方。如果是別人做錯了,最好不要太直白,而要學會圓滑一點。因為,現實生活中,多數人都具有固執、嫉妒、恐懼和傲慢的缺點,在一些事情上他們也經常會犯有武斷、偏見的毛病。因此,如果你很想指出別人犯的錯誤時,那么就有必要讀一讀詹姆士·哈維·羅賓森教授在《下決心的過程》中的一段話:

“我們有時會在毫無抗拒或被熱情淹沒的情形下改變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說我們錯了,反而會使我們遷怒對方,更固執己見。我們會毫無根據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如果有人不同意我們的想法時,我們反而會全心全意維護自己的想法。顯然不是那些想法對我們珍貴,而是我們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我的’這個簡單的詞,是做人處世關系中最重要的,妥善運用這兩個字才是智慧之源。不論說‘我的’晚餐,‘我的’狗,‘我的’房子,‘我的’父親,‘我的’國家或‘我的’上帝,都具備相同的力量……”

雖然每一個人的個性特點不同,但是,每一個人都有這樣一個特性,那就是都“愿意繼續相信以往慣于相信的事”,而如果一旦自己所相信的事遭到了懷疑,他就會找盡借口來為自己的信念辯護。

應酬心經

有一句古老而真實的格言說:“一滴蜜比一加侖膽汁能捕到更多的蒼蠅。”這句話對職場應酬的啟示意義在于:在面對別人的錯誤時,要盡可能表現出你的友善、溫和寬容,而不要坦誠與直白。用一滴蜜,而不是一加侖的膽汁去贏得他的心,這是一項最重要的交際原則,也是一種對待他人錯誤的有效方式。

看問題要開,想問題要活

一段時間,員工加班時經常需要自己生火做飯,今天你用電爐煮面,明天我用電暖氣取暖。因為用公司的電不花自己一分錢,所以,大家都顯得不夠節儉。

小王很看不慣這種行為,有時會提醒身邊的同事要省著點用電,同事以為是玩笑話,也不當回事。后來,一次月度會議上,小王鄭重其事地把這個問題擺在了臺面上:“我建議以后大家要節約用電,限制用電量,要知道現在每天的用電量都有百十來度啊。”大家面面相覷,都覺得小王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尤其是那些用電大戶更是直面指出:“限不限制,這要由領導說了算……”會場的氣氛很凝重、壓抑。

見狀,領導笑呵呵地說:“在這個問題上,全靠大家的自覺,用多用少無所謂,只要不浪費就好。”

原來,這件事情領導比誰都清楚:員工私下經常使用大功率電器,而且不注意節儉。但是他從沒有主動提及過,主要是因為,員工加班只是一種短期行為,自己不便也不好意思提醒員工什么,所以,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不想在這件事上太認真。

小王卻很不識相,自己看不慣這種行為,便當著領導的面提了出來,結果“得罪”了同事不說,也是在給領導的工作“找茬”。

可以想見,像小王這樣的較真的人,雖然是站在公司的立場上發表看法,但是,領導肯定也會在心里罵他是個“愣頭青”。真可謂是里外不討好。

以這樣的態度去行人行事,很容易僵化與他人的關系,讓自己走入“死胡同”。可見,凡事不必太較真、認死理,必要的時候要學會“拐彎”,避開大家都知道卻不輕易觸及的“雷區”。

待人接物太較真的人,人生觀往往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并固執地認為自己很有原則性。其實世界上很少事物是絕對的黑和白,絕對的對和錯。大部分情況,是處于這二者之間,即灰色領域內。

較真的人往往過于保守。生活中,越是保守的人越會為自己人為地圈定應酬的范圍,越了這個界不行,過了那條線不對,久而久之,自己也不得解脫,最終會成為孤家寡人。

做人不要太較真,該豁達的時候要豁達,該馬虎的時候要馬虎,有收有放,進退自如才是成功做人的關鍵。具體來說,在與人應酬時,關鍵時候要學會“轉彎”,變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1.缺點背后要看到優點

有些人個性很強,見到不順眼的人與事,就會不時提出自己的批評與意見,并且習慣用個人的道德標準來審視別人,要求別人。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幾乎在每一個人身上,他都能看到缺點與不足,似乎只有他自己才是完美無缺的。

小張一向自我感覺良好,有著很強的個人優越感:“論學歷我是最高的,論能力我絕對數一數二……”所以,當大家一談起某人時,知趣的人都會想法去描述這個人的優點,而小張總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聽到某人被夸獎,會時不時來上一句:“我看他就會拍領導的馬屁。”要么就是說:“我就沒有看出他哪里過人,連說話都打著顫抖音。”當大家都了解了小張的這一習慣后,當著他的面不敢再隨便提及他人的名字,生怕受了牽連。并且與其談論一些話題時,也是相當小心謹慎。

像小張這樣見誰都不服,總喜歡以刻薄的態度來評價他人的做法,往往很難讓人從心理上接受,并且容易傷害他人。每一個人都是有缺點的,在看到別人缺點的同時,更要看到其身上的優點,并學會在私下多以理解人、體諒人的態度去多說他人的好話,這樣,才能為自己樹立起良好的口碑。

2.多些寬容與包容

不要戴著道德的有色眼鏡看人,那樣很容易使自己把目光僅僅停留在那些缺點和不足上,而忽略了對對方優點的關注。

有些人做事豁達,對他人的錯誤與缺點表現得很寬容,善于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人們也愿意與這樣的人共事、交往。反之,眼睛里揉不得一點沙子,喜歡吹毛求疵,習慣抓著別人的小辮子不放,且得理不饒人,這樣的人很難與人融洽地相處。

沒有誰敢保證自己周圍的人都是完美無缺的,只有抱著一種豁達的胸懷,以容人之短的大氣量去與別人應酬交往,凡事別太較真,該睜眼時睜眼,該閉眼時閉眼,這樣才能把人際關系做活,才能表現出自己的大氣度與容人的雅量。

3.不要奢求讓所有人滿意

有一個被人廣為稱道的事例,說某一位詩人一次把自己的得意文作拿到廣場上去展覽,很自信地對觀眾說:“如果你們認為有敗筆,盡可以指出。”到了晚上,詩人的作品上標滿了記號,人們挑出了無數他們認為是敗筆的地方。詩人非常不甘心,他靈機一動,又寫了一首完全相同的詩拿到廣場上展出,不同的是他請觀眾標出詩中的妙處。結果到了晚上,詩人看到所有曾被指責為敗筆的地方,如今都換上了贊美為妙筆的記號。詩人的結論是:

“我發現了一個奧秘,那就是,不管我們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是丑惡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的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4.理性看待吃虧問題

在對待個人利益問題上,要聰明,不要太精明。尤其是與朋友應酬,免不了要產生些花銷,如果把賬算得太精太細,不但讓朋友面子上難堪,而且也有失自己的形象,影響自己的人緣兒。一次,A先生與兩位朋友一塊兒下館子吃飯,事先大家商量好要采用AA制,結賬時,一共花了120多元。事后,A先生卻向朋友說:“這頓飯我一瓶啤酒也沒有喝,你們每人比我多喝兩瓶,我理應少付10塊才對。”朋友聽后,以為他是在開玩笑,后來才知道他是認真的。這事傳出去之后,便成了朋友圈中的一大笑話,日后,雖然大家見了面還是有說有笑,但是卻鮮經濟往來,一塊兒下館子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

像這樣斤斤計較的人,是很難交到知心朋友的。朋友之間有經濟往來實屬正常,有些時間,一些蠅頭小利最好不要算得太清,大家做到心知肚明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講出來,擺在臺面上談,那很可能會傷害彼此間的友情。所以,在維護個人利益時,聰明也是有限度的,千萬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

處世不要太較真,并不是鼓勵你去吃虧,而是指:做人做事不要太死板,不懂變通,過于拘泥于形式。在有些事情上,處理方式要靈活,能睜一只眼就只睜一只眼,能馬虎就馬虎一點。

應酬心經

天下沒有過不去的河,也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關鍵是要懂得“轉彎”。你自己擁有的并不一定是真理,他人持不同意見時,也可能是對的,或可能有部分道理。所以,要學會放下心中固有的觀念,開放自己,以拓展自己的心靈空間。

事情越小調子要越低

一天,某位女士與一位朋友聊天,其間談到了孩子的學習情況。朋友說:“我那兒子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這次高考才考了300分,連個二本也考不上。”某女士一聽,不等對方把話說完,便搶著說:“是啊,我家的兒子也不爭氣,你說多不差少不差,就差2分!”

朋友驚訝地問道:“差2分上二本嗎?”

“二本倒沒有考慮過,是差2分就上了清華,你說讓我那個難受呀。”

“哦……”

接著,這位女士抱怨兒子這不行,那也不行,其實,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她是在借自貶間接地夸獎兒子聰明過人。

因為這位女士總是改不掉這種喜歡“顯擺”的毛病,所以,大家都覺得她太虛偽,愛攀比,逐漸都開始不愿與她談一些較私密的事情。

學會低調做人,就是要不喧鬧、不嬌柔、不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低調做人無論在官場、商場,還是其他應酬場合,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

尤其是在小事情上,一定要做到低調行事,具體來說,就是要學會在姿態、心態、行為、言辭等方面盡量包著點,不要太張揚,以免樹大招風,惹人討厭。

1.姿態上要低調

不管與什么人應酬共事,首先一定要放低姿態,必要時要表現出一種大智若愚。要做到這一點,重在一個“若”字,“若”設計了巨大的假象與騙局,掩飾了真實的野心、權欲、才華、聲望、感情。這種甘為愚鈍,甘當弱者的低調做人術,實際上是精于算計的隱蔽,它鼓勵人們不求爭先、不露真相,讓自己明明白白過一生。

有些人生來就有一種傲氣,讓人覺得不容易接近,其實說白了,就是其把姿態擺得太高,給人一種距離感。不論你職位與身份有多高,也不管對方多么卑微,在與人應酬前,一定要先放低你姿態,這樣才能與別人建立起平等的交流。

2.心態上要低調

與人應酬應忌諱恃才傲物:當你取得成績時,你要感謝他人、與人分享、為人謙卑。如果你習慣了恃才傲物,看不起別人,那么總有一天你會獨吞苦果!請記住:恃才傲物是做人一大忌。

只有擺正心態,把調子定得低一些,把事情看得淡一些,那么在別人看來你才會是一個謙遜的人,一個淡泊名利的人。有些人一取得一點成績,就看不起這個,瞧不上那個,即使嘴上不說出來,也會給人一種傲氣凌人的感覺。像這樣的人就很難取得別人的信任,很難建立良好的口碑。

3.行為上要低調

暴露在外的椽子自然要先腐爛,過分的張揚自己,就會經受更多的風吹雨打。一個人在社會上,如果不合時宜地過分張揚、賣弄,那么不管多么優秀,都難免會遭到明槍暗箭的打擊和攻擊。

有些人稍有名氣就到處洋洋得意地自夸,喜歡被別人奉承,這些人遲早會吃虧的。尤其在你表現得比別人優秀時,一定要學會藏鋒斂跡、裝憨賣乖,千萬不要把自己變成對方射擊的靶子。

所以,在待人處世中一定要低調,當自己處于不利地位,或者危險之時,不妨先退讓一步,這樣做,不但能避其鋒芒,脫離困境,而且還可以另辟蹊徑,重新占據主動。懂得功成身退的人,是識時務的,他知道何時保全自己,何時成就別人,以儒雅之風度來笑對人生。

4.言辭上要低調

有一位將軍,在大軍撤退時總是斷后,回到京城后,人們都稱贊他的勇敢,將軍卻說:“并非吾勇,馬不進也。”將軍把自己斷后的無畏行為歸咎馬走得太慢。其實,在人們心目中,馬走得太慢,絕對無法抵消將軍的英雄形象。

放低姿態說話更容易贏得人們的敬重與信任,為此,在一些事情上要學會低調表態,放低身段說話。首先,任何時候,都不要揭別人的傷疤: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不例外,不要以為你們很要好,就可以隨意取笑對方的缺點,那樣會傷及對方的人格與尊嚴,違背開玩笑的初衷;其次,多顯示自己的君子風度:如面對別人的贊許與恭賀,應謙和有禮,以淡化別人的嫉妒心理,維持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再次,忌逞一時口頭之快:凡事三思而行,說話也不例外,在開口說話之前也要思考,確定不會傷害他人再開口,才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另外,說話不可太露骨:別以為如實相告,別人就會感激涕零,在說話前多顧及別人的感受,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尊敬。

低調應酬,絕不要率性而為、無所顧忌,做事說話前一定要看人、看場面。如果在某個場合,你不太在乎自己的形象,不擇手段地粉墨登臺,爭取一切出頭露臉,或是表現自己優越感的機會,其結果往往會與你的預期相反。因為,你這種強行出頭的高調做法,會把所有人都推向你的對立面。

當然,低調也要講究一定的限度,太過低調,就成了虛偽,這也是不受人歡迎的,是被人瞧不起的,這一點也應該值得注意。

應酬心經

當你有了得意之事,不管是升了官、發了財,還是一切都倍感順利時,都不應該在失意的人面前高談闊論,要體諒他們的心情。因為處于失意之中的人,對一切都很敏感,即使你是無心之語,也有可能會傷害了對方的自尊。

給別人留缺口就是給自己留活口

一位著名企業家在做報告時,一位聽眾問:“你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請問,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業家沒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只是并沒有畫圓滿,留下一個缺口。他反問道:“這是什么?”

“零。”多數人這樣回答說。

也有人說,這是一個圈。

企業家笑了笑,他提醒大家:“請大家注意看,這既不是一個圈,也不是一個零,因為它根本沒有閉合。其實,這只是一個未畫完整的句號。你們問我為什么會取得輝煌的業績,道理很簡單: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圓滿,就像畫個句號,一定要留個缺口,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

留個缺口給他人,在管理學中這是一種管理的智慧,是一種更高層次上帶有全局性的圓滿。而表現在應酬技巧中,這是做人做事的一種智慧與哲學。具體來說,留個缺口給別人,可以讓你在應酬時達到以下三重境界。

1.讓事情變得更完滿

在現實中,由于說話不嚴密而露出破綻,通常會讓人產生誤解。應酬高手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往往會有意這么做,故意露出一些破綻,從而達到以留“缺口”制勝的目的。

張某的一張借款給他人的字據找不到了,非常著急。一天,朋友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幾天后,張某的心終于落地了:“借據總算補來了。”原來,他按朋友的主意給借方發了封傳真,要其快速寄還2100元。其實,對方只借了他1200元,所以看到傳真后很生氣,回復說:“我只借你1200元,正準備還你。你不要昧著良心瞎說……”張某故意把1200元寫成2100元,露出破綻,讓借方更正。也就等于補寫了借據。張某有了借據后,便寫信道歉,說寫成2100元是筆誤,請求諒解。

所以,有時可以有意識地通過某種方式給別人“挖個坑”——透露給別人一些虛假的信息,從而獲得對方的真實想法,這有助于讓事情變得更完滿。

2.對彼此都是保護

話說得太絕對,事情做得太徹底,不給別人留一點余地,也會間接地損傷別人的自尊心。適當的時候,給別人留有一線機會與缺口,反而更有助于潤滑彼此間的關系。

萌萌很好強,做事喜歡單干,工作總是比別人更努力,領導交代的任務,她總是第一時間高標準完成,因此經常會得到領導的表揚。但萌萌的表現給其他同事帶來了不少的壓力,也讓大家忌憚與她一塊兒做事,因為與他一塊兒做事的人,每次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拉了她的后腿,讓自己在領導面前很沒面子。一次,領導分配了萌萌與一位同事一項任務,萌萌加班加點,只用半天的時間就完成了,而那位同事卻整整用了一天。事后,領導雖然肯定了他們的工作,但是那位同事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私下抱怨萌萌:一塊兒做事從不懂照顧人,真讓人受不了。

其實,工作努力是一回事,給別人留個“缺口”又是一回事。萌萌在這件事情上就表現得不夠活脫,太刻板,從而給同事帶來了莫名的煩惱。

所以,必要的時候學會給別人留個缺口,對自己是一種保護,對別人也是一種照顧與體貼。

3.有機會創造雙贏

留個缺口給別人,在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也是一種為自己舒解壓力的好辦法,同時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與肯定。

有一位女士聰明能干,事無巨細,買菜、做飯、洗衣服、帶孩子等,家里的一切全由她一個人做,即使這樣,她時常還是放心不下,上班期間經常一個接一個往家里打電話,遙控家里人什么東西該放冰箱里,什么時間該燒水了,天氣要下雨了……事后,她還是會喋喋不休地向身邊的人抱怨:“自己真是命苦,什么事都得自己操心。”每每如此,對方也只能附和著說:“你的精力真是充沛,要是我,才不管那么多呢。”

如果在應酬中像這位女士一樣,總是對別人有操不完的心,不光自己身心俱累,也會引起對方的反感。適當的時候,給別人留個缺口,把一些問題留給別人去思考,并給別人一些喘息的時間與空間,不但自己省心省事,也能帶給別人一份好心情,從而有助于創造和諧、融洽的關系。

人與人之間融洽相處的關鍵就是尊重與信任,如果你不想尊重對方,不想信任對方,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足夠了:盡可能做個“完人”,在每一個行為細節上都企圖超越對方。聰明的人,總是會試圖通過有意犯一些低級的錯誤,向別人證明自己:我并不比你強。而愚蠢的人恰恰相反,他們總是試圖在做一個別人眼中完美的人,如此,招來的不是別人的非議與不理解,就是羨慕、嫉妒、恨。

應酬心經

真正的聰明人總是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稍微隱藏一些,把自己愚笨的一面故意展現給別人,這種糊涂的做法,一方面可以讓自己與周圍的人打成一片,同時,還可以免于他人對自己的防范與猜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报价| 浦北县| 台江县| 昌都县| 阿巴嘎旗| 灌南县| 宁河县| 惠水县| 拜泉县| 鸡东县| 美姑县| 青阳县| 林西县| 南阳市| 南通市| 凯里市| 枞阳县| 海南省| 神农架林区| 沂南县| 洞头县| 德化县| 随州市| 保康县| 南溪县| 达孜县| 体育| 临汾市| 香河县| 出国| 读书| 怀来县| 通城县| 手机| 文山县| 理塘县| 金堂县| 河南省| 微山县| 海宁市|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