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父親道行高,能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變了,兒子要到您的境界,估計還是得再修習幾年,可怨不得我如今心煩氣躁的!”
“不然你老子怎么是你老子呢!”寧懷瑾瞥了寧熙一眼,面上顯出幾分淡然,“不過,若不如此,還能如何呢?”
一種莫名的蒼涼彌漫開來,鮮少見到父親如此的寧熙也是晃了神。
半晌,他忽然小聲嘟囔了起來:“若咱們家是個戲園子,現在在府外圍著的那些看客估摸著可給咱們掙不少銀子了!”
寧懷瑾一聽,樂了:“瞧你那點出息,虧還被人稱一聲‘小將軍’,敢情兒應當叫你一聲角兒才是?”
“父親莫要喊錯人,我的名字可是寧熙,玨兒同小越在北海出使呢!”
“你小子還來與老子耍滑頭!也虧得你妹妹已經嫁到王府了,不然還得跟著這莫須有的污名遭罪!”
寧懷瑾輕哼,隨手拿起桌上的書卷敲到了寧熙的身上。
寧熙側身一躲,嘿嘿地笑著,屋內的一片陰霾似是在這一刻都已散去了。
與此同時的皇宮內,南風皇自那日吳遠進宮覲見后第一次來到了百花宮中。花貴妃一如平日里的端莊優雅,透著幾分知性的嫵媚,笑著迎接了南風皇,親自給他斟上了茶。
南風皇拿起茶盞猛地喝了一口,突然嘆道:“寧愛卿和朕也算是親家了,這么多年一直安分守己,怎么今兒個卻突然如此糊涂呢!”
花貴面色不變:“皇上,朝堂上的事兒臣妾不懂,臣妾也非大臣,沒有資格干政,便無從評論寧大人些什么。臣妾只知寧大人自小跟在皇上身邊,他是如何的人皇上應該最是清楚,不然皇上也不會容他到現在這個位置。”
“哎,不說那些了!”南風皇聽了花貴妃的話卻忽然話鋒一轉,眼中閃過了莫名的光澤:“老六他們到北海了吧,何時能回南風啊?”
談及歐陽越,花貴妃露出了些許笑意,溫和地道:“北海皇上久留,再加上路上耽擱,約莫還得一個多月呢。”
南風皇聞言沒再多說什么,起了身,往外走去:“愛妃你歇著吧,朕回養心閣處理公務了。”
花貴妃淺笑盈盈,恭送了南風皇。
當日下午,南風皇臨時召開了朝會,只為商討定安侯發現鐵礦知情不報,還私下鑄造大量兵器之事。
例行問了問朝中眾臣的意見,南風皇就點點頭,示意裕安宣讀了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朕聞南風境內或有鐵礦甚是欣喜,但經查發現定安侯及其所領之軍常年駐扎在鐵礦周遭,熟悉此情卻知情不報,甚至私造兵器藏于侯府中,被禁軍一一查獲。如此行徑,實為大逆不道。按南風例律,理應滿門抄斬。
但論及定安侯之女已嫁與越王為妃,與朕皇家為姻親,再加上舊時定安侯也曾領兵護朕南風一朝邊疆,定安侯夫人更是一代巾幗為國殞命,朕今日便留得他定安侯府一條命。
即今日起,定安侯寧懷瑾及其子寧熙官職不變,幽禁于定安侯府中,不可隨意進出,眾人除非有朕旨意,不可隨意探望。定安侯的日常供奉由朕派專人供給,便算是替南風償了一代忠烈定安侯夫人所托。欽此。”
裕安話音落下,南風皇看向了眾臣:“眾愛卿以為,朕之決斷如何?”
當即有大臣出列道:“陛下仁慈,但常有言道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就怕那寧家父子不領您的情,后患無窮啊。”
此言一畢,又是一片“臣等附議”之音。
當然,在場也有不少支持于寧懷瑾之人,奏請陳述道:“臣聞有人舉報寧大人至今不過兩三日,寧大人一向忠君愛國,如此倉促地就定下他的罪名,恐枉了忠臣啊!望皇上三思!”
兩派爭執,南風皇坐在龍椅上從容地看著,皺了皺眉,沒說什么。
夏忠卻敏銳地察覺到了時局關鍵所在,開口堅定地高呼起“皇上圣明,臣等考慮不周,遠不如皇上考慮得周全妥當!”
察覺自己這派還有人想堅持讓南風皇嚴懲寧懷瑾,夏忠迅速地朝他們使了個眼色,眼中暗藏“見好就收”之意。
果不其然,南風皇心中早已有估量。聽得夏忠的回應,他便淡淡地吩咐裕安到侯府去宣旨,而后就屏退眾臣下朝了。
至此,南風一朝的朝局徹底發生了變化。
而與此同時,遠在東陽國境的李晗一行人終于到了東陽的國都——陽烏城。
盡管早有預料,但自從過了東陽和南風之線,到了東陽地界后,東陽百姓對使團態度之惡劣還是大大出乎了李晗的想象。
本是盤算著與東陽使團一道入皇城,但東陽一向自視甚高,不愿同路。他們敷衍著國中有要事,不便久留,早在李晗出發前三四天就已出了南風皇城。
若東陽使團同行尚可擋一擋,但如今車隊凡過小鎮村落,住店用食遭人白眼倒是輕的,更有甚者,爛菜葉臭雞蛋于南風使團的馬車行禮上屢見不鮮。
“大人,不得不說,這國都的百姓素質確是要高些,都無人往咱們的車上扔菜葉子了!先前那些雞蛋葉子都餿了,下人們清洗可費了好一陣功夫!”
一個面色清秀俊朗看起來二十一二歲的白衣男子掀起馬車簾子往外探視著,而后笑著把頭縮了回來朝李晗道。
李晗聞言也是探頭去看了看,一雙桃花眼微微瞇起,露出幾分不屑的笑意:“涼介兄,我聽你說了還當他們是真的知書識禮......結果一瞧,他們的白眼都翻到天上去了!這一天天的,不去忙著生計,光顧著來沖著咱們南風車隊翻白眼了!”
“哈哈,管他們的,反正不扔雞蛋葉子就成,總歸咱們以后也是小住在宮中,想他東陽皇宮應當不敢如此無禮!”白涼介毫不在意,依舊笑得燦爛。
一路悠悠,南風使團的車馬終于安全地來到了陽烏城中皇宮的宮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