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棋勢如潮夢幻篇 2
書名: 潮流星作者名: 小朝廷本章字數: 2445字更新時間: 2025-05-17 11:28:18
(第二回)十年磨劍
春去秋來,轉眼五年過去。源潮二十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留給他的只有那個破舊的棋攤和十幾本泛黃的棋譜。處理完父親的后事,源潮在墳前跪了整整一夜。
“爹,我要走了。“清晨的露水打濕了他的衣衫,“您總說棋道如海,我守著這個小攤,永遠看不到海的盡頭。“
他收拾簡單的行囊,將最珍視的幾本棋譜貼身收好。臨行前,他繞路去了晶彩家的藥鋪,卻只在門口遠遠望了一眼。晶彩正在柜臺前抓藥,二十歲的她出落得更加標致,發間別的不再是木簪,而是一支精致的銀釵。
源潮摸了摸口袋里那顆已經磨得發亮的紅炮棋子,最終沒有走進去。
接下來的十年,源潮走遍大江南北。他在茶館賭棋,在街邊設擂,與各路高手過招。他曾在黃河邊與一個老船夫連下三天三夜,學習“仙人指路“的奧妙;也曾在蜀道險峰上與一位隱士對弈,領悟“鐵門栓“的精髓。他的棋風漸漸形成——如潮水般變幻莫測,時而溫和如涓涓細流,時而狂暴如驚濤駭浪。
在金陵城的茶館里,他遇到一位擅長“列手炮“的老鏢師。那局棋下到殘局時,老鏢師使出一招“棄車保帥“,源潮苦思半日,最終以“馬后炮“反殺。老鏢師輸后非但不惱,反而將祖傳的《炮局精要》贈予他。
“小子,你這棋風像潮水一樣,讓人捉摸不透。“老鏢師拍著他的肩膀說,“老夫行走江湖四十年,沒見過這樣的路數。“
巴蜀之地的深山古寺中,一位百歲老僧用“屏風馬“將他殺得丟盔棄甲。源潮在寺門外跪了三天,老僧終于開門相見,教他“以柔克剛“的道理。
“棋如人生,過剛易折。“老僧的白眉垂到棋盤上,“你看這水,遇方則方,遇圓則圓,卻能穿石裂岸。“
江南水鄉的游船上,他與一位歌妓對弈。那女子棋風輕靈飄逸,如柳絮隨風,竟用“飛相局“連贏他三局。最后一局,女子用“悶宮“殺法取勝后,在棋盤旁留下一枝梅花便飄然而去。
十年間,他下了三萬七千多局棋,勝率高達九成。唯一幾次敗績,都是輸給了那些傳說中的古譜傳人。在岳陽樓畔,他挑戰“自出洞來無敵手“的傳人譚溪澗,結果被對方的“洞玄變“殺得片甲不留;在峨眉山腳,他偶遇“金鵬十八變“的傳人釋覺大師,百步之內便告負。
這些失敗非但沒有挫敗他的銳氣,反而讓他更加堅定了挑戰四大宗師的決心。每次敗北后,他都會在客棧里徹夜復盤,將對手的殺招拆解研究,融入自己的“潮汐流“中。
三十歲那年,源潮感覺自己準備好了。他按照四位宗師實力的由弱到強,首先選擇了“自出洞來無敵手“的傳人——洞庭湖畔的譚溪澗。
臨行前夜,他在長江邊的小客棧里整理行裝。十年來積累的棋譜筆記裝了滿滿一箱,但他隨身只帶三樣東西:父親留下的《源氏棋譜》、那顆紅炮棋子,以及一本記錄所有敗局的《破綻集》。
窗外,江濤拍岸,月光如水。源潮取出紅炮棋子放在棋盤上,又摸出一支在金陵買的銀釵——與當年晶彩戴的那支極為相似。十年了,不知她是否還記得那個教她下棋的少年?
“待我戰勝四大宗師...“源潮對著銀釵輕聲說,“定回去尋你。“
次日清晨,他乘舟渡江,向洞庭湖進發。船行至江心時,他忽然想起父親臨終前說的話:“潮兒,記住...棋中之王非象莫屬...“
當時他不解其意,如今想來,或許與四大古譜有關?源潮望著滾滾江水,暗自發誓一定要解開這個謎題。
洞庭湖上煙波浩渺,源潮乘一葉扁舟來到君山島。譚溪澗的草廬就在島上一處隱蔽的山洞旁,洞口刻著“自出洞來“四個遒勁大字。
“晚輩源潮,特來請教'自出洞來無敵手'的真諦。“源潮在草廬前深深一揖。
草廬的門吱呀一聲打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踱步而出。他身材瘦小,雙目卻炯炯有神,手里把玩著兩顆玉石棋子。
“十年了,終于又有人敢來挑戰。“譚溪澗的聲音沙啞卻有力,“聽說你這些年走遍天下,收集了不少奇招怪式?“
源潮不卑不亢:“晚輩不敢稱收集,只是學習。今日前來,望譚老不吝賜教。“
譚溪澗哈哈大笑:“好!那就下一局。不過我有個條件——如果你輸了,要留下你最珍視的一樣東西。“
源潮摸了摸口袋里那顆隨身攜帶十年的紅炮棋子,堅定地點頭:“一言為定。“
棋局在草廬前的石桌上展開。譚溪澗執紅先行,第一步就走出了“自出洞來無敵手“的起手式——炮二平五。這正是當年源父教給他的那個開局。
源潮心中一動,謹慎應對。前二十步,雙方勢均力敵。譚溪澗的棋路確實神出鬼沒,常常在看似平常的一步后隱藏著致命殺機。第三十五步時,譚溪澗突然走出一手怪招——馬三退一,將馬退回了原始位置。
“這是...?“源潮皺眉思索。
“洞玄變。“譚溪澗捋須微笑,“看你能不能破。“
源潮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他想起父親當年的教導,但譚溪澗的變化顯然更加精深。思考了一刻鐘后,源潮走出了一步大膽的車八進三,直接威脅黑方空虛的右翼。
譚溪澗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有意思。“
接下來的十幾步,雙方攻防轉換極快。譚溪澗試圖構建一個“悶宮“殺局,而源潮則巧妙周旋,同時暗中布置“釣魚馬“的陷阱。第六十八步時,譚溪澗突然長嘆一聲:
“好一個'潮汐變'!老夫輸了。“
原來源潮在看似防守的幾步中,已經悄然完成了攻勢轉換,形成了“八角馬“與“側面虎“的雙重威脅,譚溪澗的老將已無路可逃。
“承讓。“源潮拱手,“譚老的'自出洞來'確實名不虛傳,晚輩僥幸取勝。“
譚溪澗卻哈哈大笑:“好!好!三十年沒人能破我的洞玄變了。按照約定,這個給你。“他取出一本手抄棋譜遞給源潮,“這是我畢生研究'自出洞來無敵手'的心得,現在它是你的了。“
源潮鄭重接過,翻開第一頁,上面赫然寫著:“棋中之王非象莫屬“。他心頭一震,抬頭看向譚溪澗。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譚溪澗神秘地笑了笑:“等你戰勝四大宗師,自然明白。“他頓了頓,“下一個你要挑戰的是'金鵬十八變'的釋覺大師吧?告訴你一個秘密——他住在峨眉山金頂,但只在月圓之夜與人下棋。“
源潮深深一揖:“多謝譚老指點。“
離開君山島時,夕陽將湖面染成金色。源潮站在船頭,望著浩渺的湖水,思緒萬千。十年磨劍,今日終于邁出了第一步。他想起了晶彩,不知她現在怎么樣了。等戰勝四大宗師后,他一定要回去找她,把這一路的故事都講給她聽。
他摸了摸懷中的棋譜和那顆紅炮棋子,輕聲念道:“棋中之王非象莫屬。“湖風拂過他的面龐,仿佛在回應這個未解的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