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01戶
- 鄰居日記
- 染訢
- 2077字
- 2020-09-14 20:05:46
媽媽那天到家里來,我開車帶著她去市醫(yī)院拿了她的體檢報告,只有些高血壓,心里比較安心,挽著她一起去逛街。中午飯點了,想帶媽媽去吃川菜,又怕太辣;想吃火鍋,又怕天氣太熱,吃的大汗淋漓反而不美;想吃燒烤,又怕吃的過于油膩了,倆強迫癥沿著商場來來回回溜達,終于敲定下來去吃南京菜。
點了半份的南京烤鴨,一份桂花糕,還有一砂鍋的鴨血粉絲湯,烤鴨不膩不肥,桂花糕清涼泛甜,粉絲湯鮮美醇正,我倆吃的相當開心。
說話間媽媽接了一個同事的電話,我便與她聊起來她學校里同事的近況來。她突然想起來,面露感慨地說:“你看你二樓王阿姨,前幾年還教著課,現(xiàn)在就成了教體局的工會主席了。”我點點頭,這確實升的有些快了,但實在事不關己,媽媽也一筆帶過,高高掛起了。在平凡的人家里,只要雄心壯志還未趕得上自身的水平和條件,實在也生不出那許多嫉妒心來。
晚上媽媽泡完腳以后把水盆讓給我來泡,等到腳都伸進熱水里去,才發(fā)現(xiàn)電腦和手機都放在房間里了,實在自己懶,又不想麻煩媽媽,只好作罷,靠在沙發(fā)靠背上放空大腦。不知道怎的,201這一家的事情浮現(xiàn)在我的腦子里。
我從未見過那家的孩子,除了舊時定的報紙和如今的公眾號推送。如果說102那家孩子是學霸級別,那么這一位便可稱得上學神的層次了。最初的印象便是來自于大街小巷里她的事跡:什么一年之中只有大年三十的晚上是不學習的,而且在守歲完后還要再補上幾套練習題,活像贖罪;什么寒暑假預習完下學期所有課程完成所有學校制定練習題;什么時時刻刻都拿著英語單詞背誦,聽的也是英語美式發(fā)音原聲;什么大小英語作文獎項掰指頭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
想當年我第一次聽說她的事跡時,又是崇拜又是感嘆:比起努力程度來,所有我見過的學生當真是無出其右的。松懈和懶散在她身上絕緣了。
媽媽把一杯牛奶放在我手邊的茶幾上,不知是感嘆還是感慨地“哎喲”一聲,竟也不約而同提起201來:“這下琳琳終于工作了,你阿姨和叔叔終于可以把錢花在自己身上了。”
琳琳便是201家的孩子。名字很簡單,報紙上打印出來都是正正方方的。
她的父母雖也是社會地位差不多的職業(yè),但都有自己隱晦的來錢的地兒。于是當這個灰土土的小縣城的孩子們還在灰土土的高中里井底看天苦苦掙扎時,琳琳的父母就已經(jīng)用錢上下打通關系,把女兒送到了市里最好的在我們看來是“貴族高中”里,又據(jù)她爸媽說“花了六七十萬”尋到了自招這條路上,順理成章地琳琳就進了在世界都算排的上號的(這里不便說明)大學殿堂,實實在在給家里爭了光。
我仔細聽我媽說著,其實心不在焉:說是爭了光,這么隱晦的上學方式如果連我媽都已經(jīng)曉得了,那哪一個但凡知道他們家真實家庭收入的人背后也不知嚼多少舌根子去。怎么能說不優(yōu)秀呢,只不過人們心里所期望的便是一個“官二代富二代走后臺給孩子買學歷”的說辭,而非“天才少女通過自己的智慧與努力,又有雄厚的家庭背景做支撐,實現(xiàn)理想”。世間的好多惡意總是停留在人和人之間的諸如此類的各種不對等上,卻最終無奈地歸咎于先天環(huán)境的缺失。可諷刺,也可現(xiàn)實。
不知道怎的,我突然想起琳琳在報紙上的樣子:那篇報道應當是講某場比賽,最后的決賽是她和另一個男孩子角逐,在右下角的左端放了她的照片,黑框眼鏡,梳著馬尾的黑發(fā),劉海整齊干練,眼里有那時候我看不懂的光彩,顯然當時我還不明白什么叫做索然無味。
在她在某電視臺實習的時候,她的媽媽專門跑到樓上來炫耀——也許也不是炫耀,只是母親對女兒的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驕傲,并不具有惡意,再加上我的媽媽始終心態(tài)平和,便跟著一起看琳琳在許多臺攝像機的記錄下被知名主持人專門介紹——“這是我們臺新來的實習生”,那孩子在離家?guī)浊Ю锏牡胤剑劾镉袩o法忽視的光芒。
她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是誰了。報紙會發(fā)黃發(fā)舊,變脆變薄,最終一觸就碎或者另作他用;證書和獎狀永遠都鎖在柜子里,貼在墻上,和金錢一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卻總令人耿耿于懷。天才之名在人人相傳中三分熱度,但是“自己”這個東西可不一樣,靈魂和身體一樣需要找到生物鐘和生命節(jié)點,不論是否有人贊美,誹謗或是抹黑。
媽媽戳戳我,示意我泡腳水都涼了,再添點熱水。
第二天我們在超市采購水果和零食,恰好碰見了201的女主人,琳琳的媽媽,見她一個人走路來的,媽媽便提出捎她回家,她欣然同意。開車走到半路,聽見媽媽說路邊有便宜的雞蛋,索性把車子停下來,讓她倆去挑挑揀揀。
我把雞蛋和葡萄都放進后備箱里,瞥見琳琳媽媽看著那個賣雞蛋的攤主一家在出神。攤主家的小女孩穿著一條俗氣的粉色裙子,皮膚黝黑,抱著個手機在刷短視頻,媽媽略有不滿地要拿過手機來,小女孩一個躲閃,跟著視頻里的音樂蹦蹦跶跶起來,一旁的中年男子跟著她的動作小幅度地搖擺著手臂,女人在一旁開心地笑。
盡管我想告訴這個媽媽讓孩子從小接觸手機和這種視頻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盡管眼前的這幅畫面和我描述的畫面以及以前在書上看到的“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場景極其相似且無知,這依舊像極了童話故事,像極了在一片震后的廢墟中翩翩起舞的人們,樂觀地可愛,幻想地令人心疼。
琳琳媽媽很久都沒有說話,我對她笑了一下,關上了后備箱。
等紅綠燈的空隙,我突然想到,琳琳研究生畢業(yè)后,一直在BJ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三年沒回過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