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愛之花
  • 張俊雨
  • 2387字
  • 2020-05-27 10:41:27

第四節 創作失敗

看完《天龍八部》,我不想再讓陳晶姐姐花錢為我借書了,我想把時間放在寫我的小說上。

《成長狀態》的第二條線是我完全不熟悉的,比如學校,再比如方紫木的家庭,我沒上過學,也根本不知道方紫木的生活環境會是個什么樣子,只能瞎編,我意識到了這一點,我想請陳晶姐姐幫忙,請她說說他們的學校和他們的同學。我從廣播里聽到一個小說《花季雨季》,就模仿著《花季雨季》給方紫木編了幾個同學,可是寫著寫著,我發現我寫得越來越像本武俠小說,真是氣死我了。我想這主要是因為我編的都是男同學,沒編女同學。于是我就想讓方紫木出走的原因跟一個女同學有關,比如她把方紫木的父親賭博被抓的事情在學校宣揚,人言可畏嘛。

后來,我決定重新寫《成長狀態》,方紫木不再是王一寶虛構的一個人物,他們就生活在同一個城市。我讓他們互換了身體,我在想一個問題,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身體還是靈魂,如果一個人的靈魂是他自己,可他的身體卻是別人,那他還是不是他自己?如果一個殘疾人的靈魂安到一個健康人的身體上,那會怎樣呢?

那時武警學院的學生來福利院做好事,他們看了我的小說,這其中有個哥哥叫武亞軍,他也在寫小說,他說想把我寫的文章拿回去給我改改,我同意了。過了幾天武亞軍哥哥又來了,他興沖沖地對我說,他想把小說改好后投到報社去,他拿出他改的開頭給我看,我看了,果然比我寫得好,我十分感謝他,他說我這個小說的名字起得不好,應該改。我們想了好多個名字,都不滿意,最后武亞軍哥哥突然想到了一個名字:《生命之花》。

最后的結局沒有我們想象得那樣好,那家報社沒有發表,這本小說我寫了一百多頁,估計也有幾萬字,最終也沒有發表,對我的打擊太大了!

在這段時間里大姨把我接到她家,我在大姨家住了半年多,大姨說以后她年紀大了,就接不了我了,趁著還能接,讓我多住幾天,給我多做些好吃的,讓我趁她活著的時候多享享福。大姨七十多了,自己有冠心病,大姨父又半身不遂,大姨疼我啊!

除了想讓我享享福,大姨還想托人給我找個工作,大姨說她老是不放心我,我要是有個工作,她就放心了。大姨的眼睛不好,在幫我聯系工作打電話時看不清電話機上的號碼,好不容易撥通一個電話,人家不接,又得費很大的勁重新撥。大姨還托了很多人為我找工作。她求了人,送了禮,可工作還是沒找到。我這樣的人實在難以找到工作。過完年,大姨無奈地把我送了回去。大姨對我說:“你長大了,以后就要靠你自己了,你要自己掙扎著活下去!”

大姨看我騎三輪車騎得挺好的,大姨說:“三輪車就是你的‘腿’,有了三輪車,你就有活路了,以后你賣個東西什么的,就能活下去了!人活著就要掙扎!”大姨說,以后她的身體要是還結實,就還來接我,她要是有病,就很難幫到我了。

回到福利院后我哭了好幾個晚上,我想自己怎么這樣沒用,以后要是沒人管了,我可怎么辦啊?我為我的前途憂慮。我還有前途嗎,如果誰都不管我,我會不會去要飯?嚴峻的現實就擺在我的面前,我不得不多想。我這些年的努力,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沒得到!

另外,我想靠寫小說吃飯的想法錯了嗎?

這時候田偉哥哥來了,他說他已經畢業了,就要走了,他來跟我告個別。那時我的情緒很低落,我就把我的痛苦跟田偉哥哥說了,田偉哥哥鼓勵我繼續努力,他建議我學電腦。受到田偉哥哥的鼓勵之后,我又重新振作起來。人的力量是自己的,同時也是別人給的。那時要不是田偉哥哥鼓勵我,我也許就徹底一蹶不振了,在痛苦中走不出來了。我想起了一句歌詞:“每當想起你,就有無窮的力量!”是田偉哥哥給了我力量!

田偉哥哥走后,我又寫了一篇寓言《給勇敢者》,我以前曾經聽到“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的故事,所以我就描寫了四種人面對厄運的不同態度,這四種人分別是:弱者、半途而廢者、寧死不屈者和勇敢者。我覺得即使做不了勇敢者,也要做個寧死不屈者,決不能做弱者和半途而廢者!我想把這篇文章作為我的誓言和決心!

我繼續修改我的那篇小說《生命之花》,最終我匆匆忙忙地寫完了。我太急于求成了,但是我不能不著急啊,我多么想得到一次成功,是的,哪怕只有一次。

過分的急于求成,對寫作自然沒有好處,寫完第三稿后,我幾乎就要崩潰了。

武亞軍哥哥幫我投了稿,不久又被退了回來。

那部小說就這樣徹底擱淺了……

但我不想放棄努力,我也不想讓自己無所事事,我選擇了另一個可以獲得進步的方法:讀大量的書。

武亞軍哥哥給我借了很多書,其中有一本書對我影響很大,那就是盧梭的《懺悔錄》。我覺得盧梭能把自己一生的罪過都坦白出來,寫成書,而且那么有思想,我真的很崇拜他。要是光懺悔自己的過錯,只要不要臉,誰都可以做到,但是誰能寫得像盧梭那樣有思想!

除了《懺悔錄》之外,我還看了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和托爾斯泰的《童年》、《少年》、《青年》。

看了這些傳記之后我也想寫寫自己的事情,再加上我曾經給《殘疾人之友》寫過一封介紹自己的信,多少有一點經驗。我給自己的文章起了個名字,叫《那一年我十五歲》(其實應該是十四歲),我很喜歡兩首歌,即許巍的《那一年》和馬兆駿的《那年我們只有十九歲》,所以我就把這兩首歌的歌名拼在一起做文章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十五歲那年母親永遠離開了我。這篇文章是為母親寫的,我要從母親給我治病寫起,一直寫到母親自殺。

對我來說,這篇文章就是我的《懺悔錄》。

一天中午,我正在睡覺,被楊姨叫了起來,說有人要見我。我去了華姐姐屋里,看見一位阿姨正在和華姐姐聊天,見我進來,那位阿姨從包里拿出四本書,有余秋雨的兩本書,還有一本是《世界一百個名人》以及一本傳記。那位阿姨聽說我喜歡讀書,就把這些書帶來送給我。我以為那位阿姨是記者什么的,我就把我那篇《那一年我十五歲》拿給她看,那位阿姨說她會盡量幫我發表,我聽了很高興,以為這一次我會成功。

當然,最終文章還是沒有發表,不過我已經漸漸不在意是否能夠發表了,我在意的是,不論怎樣,我要一直讀書和寫作。

這是我的生活,這是我的希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收藏| 北宁市| 尉氏县| 西昌市| 桐庐县| 馆陶县| 韶关市| 元阳县| 平泉县| 进贤县| 石阡县| 辽阳县| 龙海市| 保康县| 安岳县| 和林格尔县| 日喀则市| 鸡东县| 泰宁县| 庄浪县| 克山县| 陈巴尔虎旗| 宁陕县| 微博| 屯留县| 正镶白旗| 九江市| 建平县| 讷河市| 徐汇区| 莱州市| 玉环县| 阿尔山市| 句容市| 寿光市| 秦皇岛市| 灵武市| 英吉沙县| 遂宁市| 宣城市|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