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敦煌情書
- 那年花開意正濃
- 草原暮雪
- 1346字
- 2022-02-23 21:47:24
沒有風沙的日子,她會騎很久的白馬,去到最高的山頭。只有在這最高的山頭,她才能夠第一眼分辨出他的身影。雪山,溪水,夾岸豐盛的牧草,遮天蔽日的榆樹林,無數的盤旋急彎,漫山針尖一樣的雪山水杉。空氣里彌漫著冷冷的清香。盈盈碧水,宛若寶石;皚皚雪山,擁吻著寶石,觸摸著天空。
她寫了很多信給他,但回信突然中斷了。這中斷的一封信,未達他手,卻經黃沙掩埋,千年之后,泛黃的紙張,重現天日,她的故事被表演,傳唱,編排,成了一封昭告天下的情書。只是她在乎的人,卻依舊音訊全無。
小軒窗,貼花黃。懶懶倚著衿被,水滑緞面上金絲鴛鴦刺人眼,都是離人淚。妝畢,窗外風沙正緊。漫漫黃沙,徐徐飛過山丘,在風力弱處,沉落堆積,悄無聲息又明目張膽地改換著地表。
遠處鳴泉嗚咽,似風洞被堵。這口幽泉,經歷無數風沙的侵蝕,卻依舊神奇地張開著眼,她不再為它擔心,擔心它有一天被掩埋,如他一般失去音訊。
風沙之中,無事可做,她便經過洞窟,去看和尚抄經書。洞窟壁上,有她喜歡的飛天女神絲帶飄曳搖搖生姿,這是風沙里為數不多的美好,殘存的一絲向往。
去的次數多了,和尚發現她識字,畫工亦尚可,便交給她一些整理經書,修修補補填色之類的雜活打發時間。在洞窟中的日子,伴著搖曳的燭光,似乎好熬一些,時光如流沙一般,過得飛快。
這和尚,不知為何,被發配到這里,從此一生成了這里的“守護人”。和尚不說,她也不問。來到這里的人,哪一個背后沒有榮華富貴勢倒權傾的故事。他懷著怎樣的信仰,那樣虔誠地修書,也不知道他的虔誠,有沒有改變他所想要渡的人;佛光,會不會假了他之手,穿越時光的塵埃,飛身海外八方。她都不知道。
她唯一知道的是,她無數次地夢回她的江南水鄉,那是一個與黃沙幕天席地的粗糲截然不同的鶯歌燕舞碧玉溫婉的世界。
和尚看她郁郁寡歡,便給她算了她的前世。
“我本是詩人。
總要被逼到世界和時間的盡頭,才肯對自己放手。
有沒有機會,看它們綠樹成蔭。也有人不懼寒冷,為著生存和理想奔波勞碌。應該相信他們的經驗和些微的智慧。想關閉外面清涼的世界,還我一雙清明的眼。
一到動手的時候,總還是難的。閃耀的光芒,刺瞎了我的眼睛。我要很小心的保護著我的眼睛。我也要講求效率。潔白的光環,胡亂地閃耀著。
我,不再活在一個時間的橫截面上,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而是突然看見了你在縱向脈絡中的位置,那是卑微渺小的,然而也是可有作為,能夠涂涂畫畫幾筆的,至于別人能不能記得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存活過的這段時空里,留下了你自己明白的痕跡。
疆場的廝殺,民族的融合與壓制,佛像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的漸變,老百姓在分分合合中出現的服飾生活方式觀念的變化,女人妝容的變遷,細心觀察之下,無不一一找到印證。世界上有哪一部作品能超越這活生生的人所造就的命運軌跡呢?
古代的人物活生生地出現在身邊,神奇莊嚴華美的古今對話,短短一個半小時,你被深深的勾進敦煌的古往今來。它里面的小人物,大事件,悲憫的情懷,視死如歸的執著,信念的光芒,無一不讓人痛哭,思索,追問,反省。屏息凝神,鴉雀無聲,不敢有絲毫的妄動,你看那活生生的歷史穿越呼嘯而來。絲路的開拓,那是歷史的風沙掩埋了多少的血淚白骨鐫刻而成,歷史沙河里出現的每一個人物,無論卑微顯赫,都散發出自己的光芒,銘刻著這片干涸黃沙土的狀貌。”
她怔住了,不知道該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