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誒,趁著剛才還不熱多摘一會兒。等會兒太陽大了,就回去吃飯。”
婦人操著一口鄉音和林岳恒交談,偶爾回頭繼續著手上的動作,像是習慣性地和自然爭分奪秒。
“那好,大姐你多摘點,我和楊建再上山上去看看啊。”
林岳恒不便繼續打擾,跟摘茶的婦人打了聲招呼,正欲向上攀爬,卻又被婦人叫住:
“誒,林主任,今天茶樹上露水重,你們上山沒帶罩子啊?”
聽著婦人的話,林岳恒下意識的打量周圍帶水的茶樹,和自己身上已經濕了大半的褲子。
正準備說沒事兒,就聽見身后楊建那一口流利的本地話:
“張嬸兒,我們出來的急忘帶了,你這兒有沒有多的塑料袋子?我們用完了,就給您送過來?!?
婦人脫下裝茶的背簍,在衣服上蹭掉手上的露水,聲音里盡是農家人的爽朗:
“那我找哈,你們等會兒。”
走出茶田,林岳恒這才看清了婦人的裝扮:
腰上系著的透明膠紙直達腳踝,接著的便是一雙黑色短款膠靴,手上扎著紅色塑料長袖袖套,儼然一副全身戒備的模樣。
對比之下,自己這一身毫無準備的模樣,竟然像是茶山的客人,與這樸素的茶山坡有些違和。
又想到自己來茶山開展扶貧工作已經半年,林岳恒的心中瞬間有些愧疚。
接過婦人遞過來的塑料袋系在腰間,攀向山頂,茶山的本來面貌漸漸顯現......
霧氣流金,初晨的陽光滲透進乳白的薄霧中,無孔不入。
茶葉舒展,晶瑩的露珠酣睡在光潔的嫩葉上,安詳自在。
小道蜿蜒,猙獰的碎石鑲嵌于朦朧的茶山里,綿延遠逝。
“你有多久沒上山了?”
林岳恒的聲音順著霧氣傳來,像是在問自己,也像是在問身后的楊建。
“六七年,從上大學開始,好些年沒上山了?!?
楊建的聲音似有些回味,讓身為人民干部的林岳恒心中的愧疚又加深了一分:
“是啊,好些年沒上山了?!?
茶山陡峭,偶爾還有些碎石鉆進鞋里。
林岳恒二人走得很慢,偶爾與村民交談,不時還得停下來處理鞋里的碎石。
“王伯,你摘這么多茶,背得回去嗎?”
楊建看著正準備背茶的王伯,心里有些擔憂:
王伯今年71,腿部患有風濕,妻子去世后,便跟兒子們分開,一個人住。
眼前的袋子里裝著三四十斤茶,對于茶山的一個成年男人或者一個女人而言,背去哪兒都是小事兒。可如果對象是這樣一個年邁的老人,卻終歸是有些困難的。
王伯不以為意,語氣里頗有些老當益壯的意味:
“楊家小子,你可別看不起我老頭子。這三四十斤茶算什么,昨天摘了50斤,不還是我老頭子自己背下山的?”
說完又讓楊建幫忙扶著茶,將茶背了起來,整個人顯得有些佝僂。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扶著路旁的茶樹,踉踉蹌蹌地走下山。
林岳恒居高臨下看著老人蹣跚的背影,眼眶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