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做每件事的第一次,每個東西的第一名,我們都記得特別清楚。仿佛,我們?nèi)祟悓Α笆住薄ⅰ暗谝弧边@些詞特別敏感,這導致了社會的進步,但是也帶來了競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今天這一章我想說一下我的第一次班會。這次班會是我第一次自己寫PPT,然后上臺演講組織的班會。之前也開過班會,不過都是班主任在講,我們在聽,當自己成為班會的舉辦者,那種感覺真的很不一樣。之后也自己舉辦過班會,但終究沒有了第一次的那種感覺,也遠沒有第一次印象深刻。
當老師召集我們組長說要每個小組拿一個班會出來,在周六晚上講的時候,我內(nèi)心是拒絕的。雖然初中當了3年班長,上臺說話的次數(shù)也不少,并且我也不是一個內(nèi)向的人,但是,畢竟高中的感覺和初中是完全不一樣的,還要自己做PPT。但是,我不能拒絕。
本著鍛煉自己的原則,我們開始籌備我們自己的班會。好在我們并不是第一個上臺的小組,好像我記得班長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們小組在激烈的討論之后,定下了我們班會的主題----理想。“人沒有理想,和咸魚有什么區(qū)別?”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理想,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很容易實現(xiàn),有的卻終極一生不能完成。在高中這個新環(huán)境下,我們更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方向,這樣我們的路才不會越走越偏,才不會找不到自己的“初心”。
我們兩周回一次家,我們準備用這個一天不到的假期去完成我們的PPT和演說稿。我們小組一共三個人,任務分配比一般的小組要多一點,我們一個人找資料,一個人做PPT,一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稍加修改并且上臺演講。我作為組里唯一的男生以及還是小組組長,所以上臺說的重任就到了我的頭上。我記得雖然當時我主要負責修改和演講,無奈我實在是不習慣第二個人做的PPT,所以我大改了一下,花費了我為數(shù)不多的娛樂時間。
做事情就要有做事情的樣子,回到學校后,我們花費了幾個中午吃飯的時間在教室里的電腦上練習。高中我們是不允許帶手機的,更遑論電腦,我們又全是住校生,所以只能利用班里的電腦進行練習。
終于到了我們開班會的那個晚上,我記得當時舉辦的很成功,特別是我加了一個互動的小環(huán)節(jié),把班里的氣氛給哄了起來。我讓大家站立起來指定一個人說他自己的理想,說完之后就可以指定另一個人。然而,百密終有一疏,當時班里的江同學指定我讓我說我的理想,我當時蒙住了,內(nèi)心是拒絕的。我當時的理想就是考北大,剛上初中,對北大有著一股執(zhí)念,然而在全班這么多大佬的注視下,我慫了,就隨便說了一句,就因為這隨便的一句,鵬哥找我去辦公室喝茶。當然這只是一個小插曲,當時學委文哥不嫌事大竟然指定鵬哥說他的理想,嚇我出了一身冷汗。在眾多回答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曄哥,這個字讀作ye,不是hua。曄哥當時是我們班的體委,也是為數(shù)不多文理分班和我分到一起的兄弟。大學雖然我們?nèi)チ瞬煌某鞘校狭瞬煌拇髮W,但是我們的專業(yè)是一樣的。好像全班就我們兩個人選擇了這個并不是十分熱門的專業(yè)。當時曄哥被問理想是什么,曄哥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想了想,說:“我認為理想每個人都有,就像是內(nèi)褲每個人都需要穿,但是理想并不是隨隨便便拿出來看的,你是不是也不給別人看你的內(nèi)褲。”我當時真心被曄哥的情商和智慧所折服。
雖然中途出了一點小問題,但是無傷大雅,我們第一次的班會就這樣圓滿的舉辦成功了。在以后的日子里,雖然也舉行了幾次班會,但是也沒有第一次那種緊張又刺激的感覺了。
生活就是這樣,最難的就是邁出第一步,第一步邁出成功,事情也就解決了一大半,所以魯迅先生才會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都是勇士。”萬事開頭難,確實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