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微觀經濟影響研究:理論與實證
- 李江一
- 1200字
- 2021-04-09 15:12:49
1.4 主要創新點和不足
本書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本書的選題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在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探討房地產市場微觀與宏觀的聯系有助于全面理解房地產市場波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這對于實現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房地產政策調控不應再局限于房地產業本身投資產生的拉動效應或對相關產業產生的帶動效應,政策制定者應充分認識到住房通過改變微觀個體行為而最終影響宏觀經濟的傳導渠道,這有助于揭示過度依賴房地產行業對經濟發展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建立房地產業與整個經濟平穩、健康、協調發展的高效增長機制。

圖1-4 本書的研究框架
第二,研究方法的創新。如本章第二小節所述,本書采取多種計量經濟學方法對模型估計中存在的遺漏變量偏誤、樣本選擇偏誤、樣本自選擇等原因導致的內生性問題進行了修正,有效地保證了本書研究結論的可信性和穩健性。
第三,本書使用的數據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時效性。本書采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2011年與2013年的微觀調查數據,該數據庫具有全國代表性,基于調查數據所產生的政策報告已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這保證了本書將微觀研究結論轉化為宏觀結果的準確性。同時,該調查緊貼當前中國經濟改革的歷程,這使得本書的政策建議更具針對性和時效性。比如,中共中央第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的渠道。”本書對住房與創業間關系的研究為該政策的實施提供了證據支撐。
當然,本書仍存在諸多不足,這有待今后進一步完善和改進:
首先,由于數據的限制,本書無法全面考察住房對家庭所有微觀經濟行為的影響。現有研究還表明,住房財富對家庭的金融市場參與和資產配置(Chetty & Szeidl,2016)、勞動力流動(Plantinga, et al.,2013)以及教育獲得(Lovenheim,2011)等諸多方面都會產生顯著影響。而這些影響在中國是否存在可作為未來的研究課題進一步展開。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盡管本書試圖克服模型估計中存在的內生性問題,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遺漏變量可能同時導致本書所關注的變量和其他控制變量產生內生性問題,但由于尋找工具變量的不易,本書無法詳細考察每一個變量的內生性問題。即使是本書中使用到的工具變量也可能存在弱工具變量(Weak IV)和過度識別(Over Identificatio)問題,這可能影響本書估計結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最后,本書在理論層面的創新不強。本書通過梳理現有理論研究來闡述住房對家庭經濟行為的影響機制,而沒有將本書關注的因素引入傳統的理論模型,進而推導出住房影響家庭微觀經濟行為的結構表達式(Structural Model),因此,本書大多數計量模型的設定實質上仍是簡約式(Reduced Form)的。此外,本書未將微觀研究結論引入宏觀經濟理論模型進行數值模擬(Simulation),從而獲得對宏觀經濟現象更準確的解釋也是本書的遺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