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微觀經濟影響研究:理論與實證
- 李江一
- 712字
- 2021-04-09 15:12:51
2.2.3 住房影響婚姻、生育、養老的理論解釋
Becker(1964)提出的新家庭經濟學理論是分析住房如何影響婚姻觀、生育觀、養老觀的理論基礎,該理論應用新古典供給與需求分析工具來解釋家庭的婚姻、生育與養老行為。具體而言,在新家庭經濟學理論中,婚姻、生育與養老均可視為一種正常品,而其價格便是為了獲得上述正常品所需付出的成本。家庭所面對的整個消費品市場價格體系的變化都可能導致婚姻、生育、養老的影子價格朝不同方向上升或下降,而住房就是經濟增長過程中因城市化和要素稀缺所導致的家庭預算約束中相對價格變化最為劇烈的耐用品之一(易君健,易行健,2008)。房價對婚姻、生育、養老的作用機制涉及新家庭經濟學模型中標準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對于擁有住房的家庭而言,住房財富的升值增加了家庭總財富,從而產生收入效應,這將促進初婚、生育年齡的提前,并減少父母依靠子女養老的可能。此外,房價直接影響婚姻、生育、養老,房價上升將產生負的替代效應。要獲得家庭、婚姻、生育與養老行為變化的數據,需要對家庭進行長期追蹤,由于獲取數據的難度受限制,本書暫無法分析房價對家庭實際婚姻、生育、養老行為的影響,本書試圖通過分析房價對家庭婚姻觀、生育觀與養老觀的影響來揭示房價影響家庭上述三類經濟行為的可能性與影響機制。婚姻觀、生育觀與養老觀雖然與人們相對應的實際行為有偏差,但卻在很大程度上預示著未來家庭經濟行為的演變,由此可以幫助政策制定者采取預防措施,以防止高房價對家庭經濟行為的非正常改變。本書第六章將分析房價對傳統婚姻觀、生育觀與養老觀的影響,并利用我國2005—2012年330個地級以上市、州的面板數據分析房價對人口出生率的影響,從而為房價改變生育觀,進而改變生育行為的影響路徑提供證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