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任務一 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必要性

管理由來已久,自人類誕生之初,便與人類活動密切聯系在一起。人類群體活動的出現,促使了組織活動的產生,管理活動也隨之產生。管理活動是人類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之一,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滲透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等多個領域。管理的歷史貫穿人類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也可以說管理活動的歷史就是人類活動的歷史。管理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是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動

生產活動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管理的運用能更科學地規劃、開展生產活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勞動規模不斷擴大,勞動分工日益精細,人們對管理的要求也更加高。管理作為基本活動,從古代的氏族部落到近現代的工商企業,滲透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上,是普遍存在的。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在漫長的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我國各族人民積累了大量的管理經驗,也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歷史瑰寶。北京故宮、萬里長城、都江堰、京杭大運河、敦煌莫高窟、樂山大佛等世界聞名的工程,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是當時管理水平的重要反應。

(二)管理是社會進步發展的物質力量

世界各國的發展充分證明了一個觀點:管理為社會進步提供了不可忽視的物質力量。這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的共識。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先進的管理思想;一個民族的復興,離不開先進的管理思想;一方人民的幸福,也離不開先進的管理思想。

18世紀,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以及普及,英國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強國。到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經濟突飛猛進,超過了英法等很多國家,躍居世界第一位。二戰之后,很多國外專家紛紛訪問美國,學習他們工業方面的先進經驗。調查結果顯示,英國和美國在技術、工藝等方面基本相同,但生產率水平方面卻又存在顯著的差距。究其原因,在于管理水平的差異。美國的經濟之所以能夠超過英國,主要原因在于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較高的管理水平。二戰使日本遭受了重大的打擊,二戰后其經濟幾乎崩潰。然而僅短短的幾十年,日本經濟迅速騰飛。到1968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超過聯邦德國,躍居世界第二位;到1988年,據《商業周報》統計,世界前30名的企業中,日本企業占了22家。日本在摩托業、汽車業、鐘表業、造船業等方面超過了英國、美國、德國、瑞士等國家。日本奇跡引起了世界關注,很多國家都對日本進行了研究。專家認為,日本特殊的管理體系,是他們取得奇跡的關鍵。

當前,幾乎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在實現現代化的問題上,都遇到了重重困難,主要包括技術落后、資金短缺等。面對這些問題,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從國外引進技術、吸引國外投資等方面著力,努力尋求突破口。但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人員素質低等管理方面的不足,成為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短板,資金大量被浪費,技術和設備不能被有效利用,嚴重阻礙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騰飛?!叭旨夹g、七分管理”等論斷,也強調了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美國管理科學院前院長孔茨教授說過:“如果我們不去學會管理人力資源和協調職工生產活動的能力,則把新發現的技術應用于實踐時的效率低下與浪費現象將會繼續下去?!?/p>

(三)管理是組織生存發展的重要條件

管理植于組織,猶如神經系統植于生命有機體。神經系統是生命有機體內起主導作用的系統,能有效地處理內、外部環境的各類信息,維持生命有機體與內、外部環境的平衡。如果沒有神經系統的聯絡、指揮和控制,生命有機體將無法適應復雜、變化的環境,更不用談生存和發展。管理在整個社會組織中也發揮著類似的作用。

經濟管理中的分工精細、協作廣泛、變化節奏快、活動連續、資源比例合理,就是一個嚴格的有機體。如果缺乏科學系統的管理,就難以實現合理的分工和協作,更無法保證恰當的比例和較快的節奏,社會活動必將會一片混亂。美國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在《管理:任務、責任與實踐》一書中寫道,“管理是新機構的一種特殊器官,不論這種機構是工商企業,或是大學、醫院,或是軍隊、研究機構,或是政府機關。如果各種機構要發揮作用,管理必須有效。”“沒有機構就沒有管理,而沒有管理也就沒有機構。管理是現代機構的特殊器官。正是這種器官的成就決定著機構的成就和生存。”短短的10年時間,喬治·西門子將德意志銀行建設成為歐洲數一數二的金融機構,其法寶就在于科學的管理。

美國著名雜志《福布斯》研究了大量的企業后發現,美國有名的大公司都離不開科學的管理。1973年美國銀行出版了一本《小企業通訊員》,書中精辟地分析了大部分企業破產的原因,其中90%以上是由于管理經驗的缺乏和管理工作的無能。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孔茨也認為:“管理工作是一切有組織的協作所不可缺少的?!?/p>

(四)管理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鄙蠈咏ㄖ褐敢磺姓巍⒎?、道德、社會制度等,經濟基礎指生產力,生產力又是經濟繁榮的重要保障。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更離不開科學的管理。也可以說,管理是經濟發展重要的保障和前提,也是最基本、最關鍵的因素。沒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即使再先進的科學技術,也無法最大化發揮其作用,更無法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決定一個企業、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好壞的重要內動力。現在很多發展中國家,雖然大力引進外資、購買國外的先進技術,但仍然發展緩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其管理。

在當代社會,“管理”一詞的應用更加普遍和廣泛。人們也結合社會實際和勞動分工,擴展了管理的內容,形成了種類豐富的管理,如計劃管理、決策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營銷管理、資本管理、倉庫管理、家庭管理等。

管理貫穿組織活動的方方面面和整個過程,從最初的組織設立、項目確定、各種資源的配備、生產活動的運行、人員積極性的調動,到最終對整個活動的評價與考核,管理均有效地推動了這些活動的有序開展。管理學更成為各界人士學習的內容,不僅企業高管在學,中層領導、公司職員等人也在學習管理學的相關原理和方法,并將之廣泛應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每天也都在和管理打交道。工作其實就是一種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從步入社會的那一刻開始,我們的職業生涯就正式與管理密不可分,學習管理能更有效地規劃我們的職業生涯,理解和領悟上司的行為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時常遇到一系列管理方面的問題,如日常理財、人際交往、時間規劃等。學習管理學知識,能更有效地幫助我們合理投資、處理人際關系、做好時間規劃等,從而更好地規劃我們的生活、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管理無處不在,與我們的日?;顒酉⑾⑾嚓P,在工作、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管理更是促進社會進步、國家發展、組織成功的重要力量。

【專欄1-1】運動員鞋中的沙子

一名運動員參加長跑比賽。在比賽中,他感覺自己跑步不太舒服,鞋子里面有東西硌腳,但由于比賽已經開始了,來不及停下來清理,覺得忍一忍應該不會影響比賽。但是跑著跑著,他發現自己的腳越來越疼,堅持跑到最后一圈時,他已疼得不得不停下來,把鞋子脫下來檢查,原來是里面有一粒沙子,而就是這粒沙子把他的腳磨破了,無法再進行比賽。就這樣,他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對手一個個從身邊跑過,而自己卻與獎牌擦肩而過。

啟示:這則故事中包含著深刻的管理思想,那就是:鞋子中的沙子雖小,但是同樣可以在一個時期內影響目標的達成。我國有一位漫畫家在談到管理時說:人們常常認為管理是公司經理、政府官員的事,跟平常百姓沒啥關系。然而并不是這樣的!其實管理是無處不在的,比如對學生的培養教育就是一件極富管理藝術的事。其間不僅需要用愛心澆灌,也需要融入相當多的管理技巧。

【專欄1-2】劉備攜民渡江與摩西攜民逃荒

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記載于《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曹操于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率大軍南下征討荊州,荊州牧劉表病逝,荊州牧由其次子劉琮接任。在劉琮手下蔡瑁等人的勸說下,劉琮將荊州獻與了曹操。當時劉備在樊城,曹操分兵八路來攻打,劉備自知抵擋不住,無法在樊城久待,便想出逃。但劉備愛民如子,百姓也都要跟著他。因怕曹操再次屠城,又舍棄不下新野與樊城的百姓,劉備就帶上百姓一同渡過漢江往襄陽轉移。同行軍民萬余人,大小車輛數千輛,挑擔背包者不計其數,扶老攜幼,拖兒帶女,浩浩蕩蕩,熙熙攘攘,每天走10來里路者不計其數,渡江時更是你推我搡,兩岸哭聲不絕。又因襄陽守官不肯收留,劉備只得再次轉投江陵,在長坂坡被曹操派來的精騎追上,劉備險些送了性命,因此有了長坂坡之敗。最終劉備敗走漢津渡口。

《圣經》里記載過一個摩西攜民逃荒的故事。書中說一年摩洛哥發生旱災,難民們為了生存下去,便跟著一個叫摩西的人前往歐洲逃荒。居民們帶了大量的生活用品,一路上也是扶老攜幼、熙熙攘攘,每天同樣也只走了10來里路。由于是摩西帶領大家逃荒,人們大小事情都找摩西解決,搞得摩西身心疲憊、狼狽不堪。于是,他聽從了岳父的建議,在所有的難民當中采用逐級管理的方法,從每10個人中選取一個優秀的當小組長,再從小組長中選取一個更優秀的當大組長,最后又從大組長中選取一個更優秀的當大隊長,而這些大隊長則全部由摩西直接指揮。居民有事,就逐級處理或上報;摩西有令,便逐級下達和執行。這樣難民們就被規范化管理,不僅秩序井然,還加快了行進速度,他們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啟示:這兩則故事說明,劉備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沒有形成組織,而摩西之所以成功則是因為形成了組織。而所謂的組織,其目的就在于建立一種能夠產生有效的分工和合作關系的結構,這是管理的重要職能。

二、管理的概念

管理活動自人群組織產生便已出現,是人類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什么是管理?中外許多著名的專家、學者分別從多個角度對管理的概念做了解釋。

科學管理之父泰勒的定義:管理就是“確切地知道你要別人來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管理就是謀取剩余。

亨利·法約爾的定義:管理是所有人類組織(不論是家庭、企業還是政府)都有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由五項要素構成,即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

哈羅德·孔茨的定義:管理是通過他人完成任務的機能。

穆尼的定義:管理就是領導。

赫伯特·西蒙的定義:管理就是制定決策。

美國工商學院教科書對管理的定義:管理就是由一個或更多的人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以便收到個人單獨活動所收不到的效果而進行的各種活動。

斯蒂芬·羅賓斯的定義:管理是指通過其他人或者與其他人一起有效率和有效地將事情完成的過程。

徐國華的定義: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控制、激勵和領導等環節來協調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以期更好地達成組織目標的過程。

芮明杰的定義:管理是對組織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達成組織既定目標與責任的動態創造性活動。

周三多的定義:管理是指組織為了達到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通過各項職能活動,合理分配、協調相關資源的過程。

以上眾學者對管理的概述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而隨著管理活動的日益復雜和管理學的縱深發展,管理的定義現已達到200余種。本書集百家之長,綜合了多種觀點后認為,規范的管理概念應包含如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管理是一種活動,是在特定組織、特定環境下的一種動態化的過程;

(2)管理是一個目的,是人群組織欲實現的目標和欲取得的成果;

(3)管理是一種手段,是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對有限的、稀缺的資源的一種整合和配置;

(4)管理是一種創作,是人們通過一定的方法,對有限的資源進行的無限的創意。

我們根據以上概念認為,管理的核心是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三、管理的基本職能

管理的職能是指構成組織管理活動的基本要素,它涉及管理人員在管理活動中負責的基本工作或活動。管理職能在管理學界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

法國管理學家亨利·法約爾,在1916年出版的《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一書中,最早系統地提出了管理的各種具體職能。他認為,管理工作應劃分為五種職能,即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這一觀點對后世的影響很大,許多管理學家在其基礎上進行了補充、修改和完善,又提出五職能、七職能、十一職能等各種新的職能論(見表1-1)。

表1-1 部分管理學者對管理職能的劃分方法

注:①△表示各學者主張的職能劃分;②計劃包括預測;③指揮包括命令、指導;④控制包括預算;⑤激勵包括鼓勵、促進;⑥溝通包括報告。

本書根據管理整合過程架構管理學的思想,在充分借鑒外國學者理論的基礎上,把管理職能納入管理過程中,認為管理者的管理過程是在重復履行各種管理職能。

我們將管理職能規范為計劃、組織、決策、領導和控制。計劃居于管理職能之首,建立在對未來工作的探索上,它基本確定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組織所需實現的目標,達成目標的方法、途徑及時間等。計劃可以說是組織中各項管理活動的行動指南,有一個指引性作用。計劃的達成有利于組織職能的充分發揮,將組織內所有成員有機組成一個整體,共同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既有效地分工合作,又及時地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進行調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绥江县| 乐昌市| 始兴县| 鹿泉市| 通化市| 盐边县| 克山县| 开平市| 本溪| 铁岭市| 阿图什市| 金堂县| 江安县| 莱芜市| 兴和县| 晋城| 永嘉县| 栾川县| 安仁县| 云阳县| 高陵县| 丹凤县| 吉隆县| 道孚县| 剑川县| 丹棱县| 景东| 灵山县| 沂南县| 甘谷县| 盐源县| 兴和县| 儋州市| 五原县| 大竹县| 固镇县| 正定县| 鄢陵县| 佛坪县| 遂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