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2 鄉村振興現階段推進易地搬遷精準扶貧的思路

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是從根本上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問題、真正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拔窮根”目標的關鍵途徑,其對地方基礎設施條件改善、生態自然環境保護與搬遷人民福祉提升的巨大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也正因如此,易地扶貧搬遷又是精準扶貧“五個一批”涉及層面最多、實施難度最大、問題最復雜的系統性扶貧工程,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易地扶貧搬遷具有綜合性。由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地區往往是基礎設施落后、生態環境脆弱和自然災害高發的深度貧困地區,因而搬遷工程本身帶有消除貧困與改善生態的雙重目標。此外,作為“五個一批”之一的易地搬遷與其他四個“一批”是互相支撐、互相補充的關系,并且其關聯程度還是最強的。例如,搬遷后搬遷戶的后續生計是易地扶貧搬遷成功與否的關鍵,這便需要在遷入區切實找到適合當地發展、適合搬遷戶從事的脫貧產業,并且還要對搬遷戶的就業技能加以培訓,這便與產業扶貧、教育扶貧聯系起來。

另一方面,易地扶貧搬遷往往需要與其他各類發展規劃協同并進。由于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涉及層面廣泛、資源需求巨大,必須同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類規劃有機融合。在地方實踐中,不少省市將易地扶貧搬遷與城鎮化進程、工業園區開發、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農業現代化、生態保護工程等各類規劃相結合,在住房安置方式、脫貧產業扶貧、土地增減掛鉤、信貸資金使用等諸多方面通盤考慮,科學布局,強化各部門協同監督機制與地方目標責任考核機制,避免出現推進緩慢、重復建設、產業趨同等明顯資源浪費與效率低下的現象。綜上所述,不難看出要真正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既要嚴格遵循中央頂層設計的總體要求,又需要充分結合各個地方的實際進行差異化安排,真正形成“中央統籌,地方有效”的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實施體系。通過對當期各地易地搬遷精準扶貧措施的梳理,我們可以將實施思路歸納為三個方面:

第一,在組織方式上,形成“中央統籌,部委協同,省市落實”的易地搬遷精準扶貧組織框架。自2016年以來,22個有易地搬遷任務的省(區、市)均成立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或制定了協調機制,完成了省級投融資主體建設和運營,明確責任分工,層層分解落實,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陸續配套出臺了扶持后續產業、稅費減免、資金管理、工程項目等專項政策,加快推進工程建設,落實監督問責。到2016年12月底,22個省(區、市)1282個縣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已經全部開工,安置住房、配套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等建設有序推進,產業發展、公益崗位、教育培訓等保證搬遷戶可持續生計的脫貧措施陸續到位,2016年249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如期完成(39),新建了一大批安置住房與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大幅改善了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增進了貧困地區人民的福祉。

第二,在資源配置上,合理配置易地搬遷精準扶貧中的各類資源。針對易地扶貧搬遷體量巨大、涉及層面廣泛的特點與工程本身對土地、財政、金融、法律等各類資源的巨大需求,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土資源部、國務院扶貧辦、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各部委紛紛出臺相應的支持與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針對性政策措施,重點依托“省負總責,部委協同”的方式,強化地方政府在用地指標、財政資金、金融服務、法律依托等方面的可操作性與規范性,合理配置各類資源在地區、省際、貧困縣間的分布,系統處理實施搬遷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按期、圓滿完成,實現預期脫貧目標。

第三,在實施環節中,注重在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供給兩方面發揮易地搬遷精準扶貧的效果。在人們最關心的搬遷戶的搬遷脫貧后續發展問題上,除了產業扶貧的方式,不同省份采取了不同的公共服務扶持做法,有的依靠教育扶貧,確保搬遷戶子女在進城入托、上學和就業上享受與城鎮居民子女同等待遇;有的在合作醫療制度上為搬遷戶量身定制醫療方案。基于此,在易地搬遷精準扶貧工作實施過程中,除大力開展產業扶持之外,還應側重發揮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帶來的減貧作用,注重總結各地區有效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的措施,確保易地移民搬遷工作達到預期的政策效果。


(1) 魏后凱.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1.

(2) 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28_1585631.html.

(3) 國家統計局.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6[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6:4.

(4) 王頌吉,黎思灝.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的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J].江西社會科學,2018(8):55-56.

(5) Lagakos,D.,and M.E. Waugh. Selection,Agriculture and Cross-country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3:103(2),948-980.

(6) 本段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二號)》。規模農業經營戶是指具有較大農業經營規模,以商品化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戶。其中種植業的規?;瘶藴蕿椋阂荒暌皇熘频貐^露地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達到100畝及以上、一年二熟及以上地區露地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達到50畝及以上、設施農業的設施占地面積25畝及以上。

(7) 馬曉強,丁沛文,王頌吉.中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轉化趨勢及其解釋[J].開發研究,2013(3):1-4.

(8) 李穎.中國二元經濟結構:特征、演進及其調整[J].農村經濟,2011(9):83-87.

(9) 王頌吉,白永秀.城鄉要素錯配與中國二元經濟結構轉化滯后:理論與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3(7):31-43.

(10) 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一號)(第四號)》.

(11) 魏后凱.新常態下中國城鄉一體化格局及推進策略[J].中國農村經濟,2016(1):8-9.

(12) 賀雪峰.中國農村社會轉型及其困境[N].學習時報,2015-07-20.

(13) 劉彥隨,等.中國鄉村發展研究報告——農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14) 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1804/t20180427_1596389.html.

(15) 王頌吉,白永秀.城市偏向理論研究述評[J].經濟學家,2013(7):95-102.

(16) 王頌吉.中國城鄉雙重二元結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7) 袁志剛,解棟棟.中國勞動力錯配對TFP的影響分析[J].經濟研究,2011(7):4-17.

(18) 周振,伍振軍,孔祥智.中國農村資金凈流出的機理、規模與趨勢:1978—2012年[J].管理世界,2015(1):63-74.

(19) 王頌吉,白永秀.分權競爭與地方政府城市偏向[J].天津社會科學,2014(1):93-96.

(20) 李實,羅楚亮.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計[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111-120.

(21) 白永秀,王頌吉.馬克思主義城鄉關系理論與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探索[J].當代經濟研究,2014(2):22-23.

(22)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23)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斯大林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58.

(24) 王頌吉,白永秀.國外城鄉發展一體化模式評述與借鑒[M]//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3—201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277-294.

(25) 白永秀,王頌吉.馬克思主義城鄉關系理論與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探索[J].當代經濟研究,2014(2):24.

(26) 葉興慶.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戰略論綱[J].改革,2018(1):67.

(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減貧行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R]. 2016-06.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34120/Document/1494398/1494398.htm.

(28) 本段數據來自:陸婭楠.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去年再減1289萬[N].人民日報,2018-02-07.

(29) 房連泉.國際扶貧中的目標定位機制:多維貧困測度方法在發展中國家的應用[J].勞動經濟研究,2018(2):94-108.

(30) 蔣麗麗.貧困脆弱性理論與政策研究新進展[J].經濟學動態,2017(6):96-108.

(31) 本段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二號)》。規模農業經營戶指具有較大農業經營規模以商品化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戶,其中,種植業的規模化標準為:一年一熟制地區露地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達到100畝及以上,一年二熟及以上地區露地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達到50畝及以上,設施農業的設施占地面積25畝及以上。

(32) 本段數據來自:王浩.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N].人民日報,2018-06-10.

(33) 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R/OL].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4/t20180427_1596389.html.

(34) 葉興慶.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戰略論綱[J].改革,2018(1):72-73.

(35) 胡振光,向德平.參與式治理視角下產業扶貧的發展瓶頸及完善路徑[J].學習與實踐,2014(4):99-107.

(36) 祁新華,葉士琳,程煜,等.生態脆弱區貧困與生態環境的博弈分析[J].生態學報,2013(19):6411-6417.

(37) 內卷化,即扶貧邊際效益遞減的現象。周常春等將造成農村治理“內卷化”的制度背景歸納為:“鄉政村治”的政治背景、“差序格局”的社會背景、“政府主導型扶貧”的政策背景。詳見周常春,劉劍鋒,石振杰.貧困縣農村治理“內卷化”與參與式扶貧關系研究——來自云南扶貧調查的實證[J].公共管理學報,2016(1):81-91.

(38) 巴中市扶貧移民局.巴中市易地扶貧搬遷專項2017實施方案[Z]. 2018-08-09.

(39) 李培林,魏后凱.中國扶貧開發報告(2017)[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右旗| 天门市| 灌南县| 花莲县| 和田市| 宁明县| 聊城市| 江源县| 四川省| 乌兰浩特市| 虎林市| 东乡族自治县| 西林县| 万年县| 沙田区| 岳阳县| 嘉峪关市| 舒兰市| 鄂尔多斯市| 芜湖市| 四会市| 兰州市| 仪征市| 丹阳市| 衡山县| 亚东县| 凤山市| 万荣县| 南康市| 临沂市| 宁海县| 蒙阴县| 龙岩市| 平昌县| 蓝山县| 青神县| 婺源县| 巴彦县| 调兵山市| 锡林郭勒盟| 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