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決勝交易:如何在市場中獲利
- 欒志乾
- 3070字
- 2020-04-10 11:48:23
6.1 形態分析概述
前面行情的結構章節講到了趨勢、位置、形態,也對形態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形態是一種無趨勢狀態,即在形態持續時期內,標的的供求雙方達到一種暫時的平衡。在形態內部,我們通常無法確定價格趨勢的是要持續還是發生逆轉,也無法準確推定當前正在構建的形態最終會是什么。但形態分析決非沒有意義。形態分析的作用是避開行情波動的無趨勢狀態,并且避免猜(預測)行情的方向而主觀交易。我們應用形態分析不是為了找出形態,畫出邊界線或頸線然后進行欣賞或者解釋行情為什么漲跌了,這種行為對交易并無裨益。形態分析的關鍵是找出形態波動的邊界,當價格伴隨著成交量的增大突破這種邊界時,我們就可以主觀地視為這種供求平衡的格局被打破,行情可能要向著突破的方向繼續運行。這里請一定記清楚,這一切都是我們主觀的推測,并不代表著市場一定會按照我們推測或者預想的方向運行,很多時候,一個形態放量突破后,馬上進入新的震蕩區間,與之前的形態一起構成一個更大的形態,即大形態可以由很多小的形態復合而成。更糟糕的是,任何形態突破后都可能失敗,即“長釘”(英文為spike)現象,比如價格放量向上突破一個頭肩形態,然而很快就掉頭向下,然后持續下跌并創出新低。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由尼克?里森先生所造成的巴林銀行倒閉事件,如圖4-1所示。尼克?里森先生為了彌補之前的虧損,在圖6-1所示的日經頭肩形態向上突破的機會進行大肆做多,并堅持不止損,這種賭博的心態最終在市場無情的走勢下一敗涂地,也造成了百年歷史的巴林銀行破產倒閉。

圖6-1 造成巴林銀行倒閉的失敗頭肩形態
再次提醒讀者,價格放量突破形態,并不意味著價格一定會超突破方向運行,也不意味著價格一定會漲、跌至與形態高度一致的范圍,價格可以很快掉頭反方向運動,也可能會走得更遠。因此,我們為了防止類似尼克?里森先生那樣的因一兩次交易錯誤而爆倉虧光甚至欠債的慘況,交易過程中必須有海琴(英文為hedge,原意為籬笆,即保護的意思)保護我們的持倉。海琴分為止損海琴和盈利保護海琴,本書后續章節會對海琴及其應用進行更詳盡的分析。
提示了這么多風險,并不是說形態分析就不能用了,沒有任何意義了。總有很多基本面派和學院派的人用幾個形態失敗的例子來攻擊技術分析一無是處。只能說他們對技術分析的本質是概率分析還了解得不夠透徹。沒錯,技術分析包括形態分析,本質就是一種概率分析。既然對于任意一次的形態突破后價格很可能沿突破方向繼續運行都是主觀推測,那為什么要堅持做形態突破呢?答案就是概率優勢,這也是我們強調一致性的原因。如同玩擲一個骰子比大小的游戲,我們先擲出一個五點來一定會贏么?未必,但為什么多數人會選擇此時多下注呢?答案同樣是概率。但是因為擲出了五點就全部押上的玩家還是十分罕見的,偶爾一兩次或許他會贏得很大,但長期采用這種策略一定會輸得精光。這是因為概率游戲本質上任何一次嘗試都是不確定的,只是嘗試次數多了才會出現所謂的概率優勢。而用一句通俗地話來講:“無論你賺多少個100%,你只能虧一個100%”,甚至為了彌補50%的虧損,你要賺到100%才能回本。所以,既然我們任何人都不能準確地預測未來,承認我們可能會犯錯并且善用海琴來保護自己的交易本金才是正確之路。
在開始了解每一個形態之前,我們先了解下形態的分類。形態分為逆轉形態(圖6-2中的形態A和形態E)和持續形態(又稱中繼形態,圖6-2中的形態C和形態G,廣義上來看,反撲的小形態B、D、F、H也可以算作持續形態),這在行情的結構一節我們已經進行了闡述。逆轉形態即終結牛市或者熊市的形態。道氏理論告訴我們應視為原有趨勢繼續進行直至出現明確的逆轉信號。這里明確的逆轉信號即是出現明確的底部或者頂部逆轉形態,即出現了與趨勢反方向放量突破的大形態。形態也是有大有小的,一個大的熊市或者牛市不是一兩天就能終結的,這就如同三伏天連下一周暴雨、降溫我們能說冬天來了么?或者三九天連續一周艷陽高照,氣溫升高我們就說這是夏天了么?另外,逆轉形態在頂部出現和底部出現時其大小也是很不相同的。由于做多需要更多的資金,特別是價格比較高的情況下,無論是股市還是期貨,因此頂部形態通常比底部形態要小很多,因為獲利的投資者往往會趁牛市的狂熱階段賣出離場,因為賣晚了,等價格開始下跌時,就沒人愿意買了。而熊市底部則完全不同,熊市底部往往伴隨著恐慌,最后賣出的往往不是新進入市場的做空者,而是之前做多被套牢的人,特別是在股市里,此時準備做多的投資者通常不會急于在短時間內收集籌碼,而是傾向于在低位時收集,反彈起來就停止買入,如此反復,以降低建倉的成本。所以底部形態往往比頂部形態持續時間長得多。而中繼形態則是在行情流暢地上漲或下跌一段之后對該方向過度的投機頭寸的清洗,讓獲利盤集中獲利離場,為市場引入新鮮的血液,降低獲利平倉帶來的壓力,從而更好地沿著原有的方向運動。

圖6-2 行情波動中的形態
6.1.1 趨勢可以是形態么
這個問題很多初學者搞不清楚,這里我們要回歸趨勢的定義:“形態是一種無趨勢狀態,即在形態持續時期內,標的的供求雙方達到一種暫時的平衡?!?/p>
形態是分大小的,大的形態可能持續數月乃至數年,小的形態可能只需要幾天就能走出來。但不論是大形態還是小形態,判斷其是否是合適大小的形態的標準是該形態出現之前的趨勢的大小,一個簡單的原理是大的趨勢需要大的形態來逆轉,小的趨勢只需要小的形態來逆轉。就好比開車速度快,剎車距離自然長一樣;也好比建造高樓,地基必須打得又深又大。交易與萬事一樣,事相雖不同而其義理卻是一回事。
所以從定義上就可以明確,趨勢是不應該被視為成形態的。我們來看兩種常見的錯誤。
圖6-3中的主要錯誤在于錯配了之前的趨勢和后續形態的大小。如果按照圖中所畫的形態,之前得是什么級別的大漲勢才需要這么大的形態來中繼或者逆轉?這個形態幾乎包羅了上證指數從2500點跌到1000點,然后再漲到4100點之間巨大的波動。這就明顯錯了,指數漲跌這么大的幅度怎么可能還是形態呢?這是多明顯的趨勢!

圖6-3 常見錯誤:形態大到包羅趨勢
我們再來看一下另一種新手容易經常犯的錯誤,如圖6-4所示:

圖6-4 常見錯誤:把趨勢畫成形態
這個圖表中的2個形態都是錯誤的,他們出現的問題都一樣:即把趨勢畫成了形態。這兩個所謂的“形態幾乎包含了2005—2007年牛市上漲過程中趨勢的主要部分,這里還是無趨勢狀態嘛?這兩個形態所畫的范圍明顯是趨勢。所以請讀者在使用形態進行分析時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要盲目地下手去畫,要根據其定義和背后的道理來找形態。
6.1.2 找形態的目的是什么
認真思考的讀者想必已經領悟了形態分析的目的了。逆轉與持續理論告訴我們,行情的結構可以用3個詞概括:趨勢、位置、形態。而位置是相對概念,刻畫當前的價格在整體行情之中的高位、次高位還是低位、次低位這些相對的高下,再次提示一下,沒有絕對的最高位與最低位,位置都是相對于當下或者當時的行情而言的,并且是隨時發生變化的,絕非一成不變的。同樣,趨勢和形態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并沒有永遠不變的趨勢或者永遠不被突破的形態。除去位置因素,其實行情的結構中只有兩種東西:趨勢和形態。當行情處于趨勢狀態時,則是其相對流暢的漲跌過程,這也是交易者最容易獲利的過程。而當行情處于形態狀態時,則是“無趨勢狀態”又稱為“震蕩行情”,這時候價格波動范圍有限,是難以獲取大的利潤的。所以說到這里讀者就應該明白,我們找形態進行形態分析的目的是為了規避震蕩行情,在行情處于趨勢狀態時跟進交易,而當行情步入震蕩行情即形態狀態時我們離場觀望回避潛在的行情逆轉風險,所以,形態突破是用來開倉入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