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中農民集體成員權行使機制研究
- 陳揚眾
- 5字
- 2020-04-10 11:38:21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及研究目的
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出發點是“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不論是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中界定公共利益、完善征地程序以及提高征地補償標準,還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中土地增值收益由國家、集體和農民共享,以及農用地的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的“三權分置”,歸根結底都是更加尊重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通過對農村集體土地還權賦能,實現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使得農民能夠分享到城市化成果,獲得經濟發展和制度改革的紅利。在具有“天然模糊性”的農村土地所有權主體——農民集體中,如何發揮農民在土地制度改革中的主體作用,是土地制度改革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改革能否取得實效、能否使農民真正獲得土地財產收益的關鍵問題。
以往關于土地征收中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的研究,大都提出要保障農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權、參與權和上訴權(錢忠好、徐美銀,2008)(1)等,但是較少研究能從理論上論述清楚為何農民擁有這些權利。本研究基于農民集體成員權,主要從農民個體的角度,探討以農民集體成員權為核心構建有效的自我保護機制,使得農民通過行使成員權參與到成員集體中,實現保護其土地財產權利的目的。筆者希望通過本研究,呼吁相關研究及政府部門充分重視農民集體成員權的行使與救濟,建立農民權利自我保護機制,保障農民財產權利,使其成為土地制度改革的真正受益者。
推薦閱讀
- 我國自貿試驗區國際航運市場準入制度研究
-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中農民集體成員權行使機制研究
-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
- 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研究:基于創新驅動視角
- 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推進農業現代化
- 商業地產入門培訓手冊:商業地產開發流程與從業專業知識一本通
- 構建新型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
-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案例集:2011~2015
- 中國棉花年鑒(2009/2010)
- 中國農村調查(總第2卷·村莊類第1卷·華南區域第1卷)
- 旅游整合世界
- 綜合運輸體系的社會公平性與和諧性研究
- 我國醫療旅游理論與實踐
- 草原畜牧業產業鏈建設與運行機制創新研究:基于牧民增收視角
-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邊貿易研究(東南亞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