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區域金融穩定理論

(一)區域金融經濟增長理論

從20世紀20年代到80年代初,均衡發展理論對世界各國的經濟及區域產業布局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論是:賴賓斯坦的臨界最小努力命題論;納爾森的低水平陷阱論;羅森斯坦—羅丹的大推進理論;納克斯的貧困惡性循環論和平衡增長理論等。這些理論應用在區域經濟中形成了均衡發展理論,它不僅強調部門和產業間的平衡和同步發展,而且強調區域間或區域內部平衡發展,即空間的均衡化。認為隨著生產要素的區際流動,各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將趨于平衡,因此主張在區域內均衡布局生產力,空間上均衡投資,各產業均衡發展,齊頭并進,最終實現區域經濟的均衡同步發展。

均衡發展理論的缺陷在于一直忽略了一個基本的事實,即對于一般區域特別是不發達區域來說,不可能具備推動所有產業和區域均衡發展的資本和其他各種資源,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尤其是發展初期很難做到均衡發展。缺陷之二在于忽略了規模效應和技術進步因素,似乎完全競爭市場中的供求關系就能決定勞動和資本的流動,從而決定工資、報酬率和資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實上,市場力量的作用通常趨向于增加區域差異而不是減少區域差異。發達地區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礎設施、服務和更大的市場,必然對資本和勞動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產生極化效應,形成規模經濟,雖然也存在發達區域向周圍地區擴散效應,但在完全市場中,極化效應往往超過擴散效應,使區際差異進一步加大。另外,技術條件不同也會使資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時的資本要素流動會造成不發達區域要素更加稀缺,經濟發展更加困難。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和世界區域經濟的發展實踐充分證明,盡管這種均衡發展理論的出發點和主觀愿望是好的,但很難實現,實施的結果有時會適得其反。

(二)區域不平衡增長理論

這種理論主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并針對平衡發展存在的問題,強調不發達地區不具備產業和地域全面增長的資金和人才、技術、原材料等其他資源,因而理論上的平衡增長是不可能的。這種理論認為,區域經濟發展要根據不平衡發展規律,有重點、有差異、有特點地發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并認為在不平衡系統中總是存在著支配性的因素,它代表整體的行為。因此,在不同時期要選擇支配全局的重點地區、重點部門發展經濟,投資只能選擇在若干區位條件優越的增長極地區進行,其他地區則可通過區域增長極的擴散效應而逐步擴展。這種理論的主要代表是:岡納·繆達爾的循環累計因果論;艾爾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長論;佩魯的增長極理論;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圍論以及農工業生產生命循環階段論為基礎的區域經濟梯度推移理論;威廉姆森的區域成長理論。該理論在我國改革開放中,對區域發展戰略的轉變有較大影響。它認為,一國或一地區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區域間成長的差異將會擴大,傾向于不平衡成長,即區域發展差異的擴大是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之后,隨著經濟發展,區域間不平衡的階段將趨于穩定,當到達發展成熟階段,區域間經濟水平發展的差異逐漸趨于縮小,傾向平衡增長,這種發展差異的縮小又構成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這是一種因有時間變量而不同于上述幾種理論的不平衡發展論,由于在實證分析中指出,發展階段與區域之間存在著倒“U”型關系,因此又被稱為倒“U”型理論。

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理論順應了區域經濟成長的一般規律,在生產力布局的決策上對少數發展條件較好的地區、地帶或地點實行重點開發,逐步實現由不平衡到相對平衡的轉變。這樣,與分散投資難以形成聚集效益的情況相比,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這種戰略不急于追求地區間的經濟平衡,而是將有限的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按照回報率的高低投向對國民經濟有決定意義而且有最優經濟效益的地區,從而帶動全局。

由于非均衡發展理論符合大多數地區尤其是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實際,因而這種理論被一些國家和地區在制定區域經濟戰略中廣為采用,而其中的梯度推移理論應用更為廣泛。對于不平衡發展理論,我國經濟理論界進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多種發展模式,在指導區域經濟布局的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區域金融差異理論

金融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已為現代經濟增長的實踐所證明。一國不同區域經濟發展呈現較大差異,雖然有歷史和自然的原因,但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進程中,金融推動力的差異是一個重要因素。金融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僅表現在區域資本形成中金融有其特殊的聚合功能,還在于金融對經濟有顯著的結構調整功能,并通過這種調整產生經濟結構重組的動力,同時區域之間存在的各種結構差異在客觀上也為金融調整能力的發揮奠定了基礎。研究區域金融差異不僅要分析區域間金融運行和發展的差異現狀,而且要深入地探討區域間可能存在的區域金融發展差距、區域金融結構性差異以及與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關系等,通過揭示區域間金融發展差異的特點,探討區域金融合作和增長模式,最終實現區域金融的均衡發展。

(四)區域金融合作理論

區域金融合作是通過區域貨幣資金的流動實現的,它是區域間金融資源重新配置、區域金融成長的根本途徑。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資金在區域間的流向取決于各個區域投資收益的差別,資金在投資收益的杠桿作用下從低收益區域流向高收益區域,從而通過資金流動引導著其他要素的流動與組合。貨幣資金流動使資金過剩或短缺狀況得到緩解,與其他要素(如技術、勞動)組合比率趨于合理,最終流出、流入方的收益都有所提高。此外,區域間的互補、協調還體現在金融管理資源、金融人力資源等方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武城县| 新干县| 安阳市| 绥阳县| 抚顺县| 永吉县| 丰台区| 临潭县| 大渡口区| 德阳市| 东至县| 甘洛县| 铁岭市| 历史| 兴安县| 固镇县| 镇原县| 迁安市| 仙游县| 敦煌市| 常山县| 遂川县| 綦江县| 雷山县| 大宁县| 章丘市| 山阴县| 新野县| 永善县| 潜山县| 龙江县| 海城市| 北安市| 永丰县| 巴南区| 加查县| 西城区| 麦盖提县| 永靖县| 资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