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食鹽經營市場化改革研究
- 王可山 劉永勝 郝玉柱
- 1090字
- 2020-04-07 10:20:17
三、食鹽市場經營主體的宏觀理想格局
1. 食鹽產銷一體化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企業組織的邊界取決于市場交易成本和企業內部組織協調成本的對比均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和市場競爭能力,企業往往選擇向上游或下游跨界經營,實現產銷融合。隨著我國食鹽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產銷融合是我國食鹽生產經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取得食鹽生產經營許可的生產企業,可自主發展銷售渠道和網絡,也可與各類商品流通企業建立產銷聯系,實現食鹽產銷一體。而食鹽批發企業在取得生產經營許可后,可進入鹽業生產環節,通過融合重組實現產銷一體經營。
在政府監管部門的有效監管和協調下,以現有食鹽經營主體為基礎,通過劃轉、兼并重組、收購等方式,徹底改變食鹽生產、食鹽銷售相分離的局面,全國形成10家左右產銷一體化鹽業集團公司(符合規模經濟要求)。
2. 生產布局合理化
生產布局是指物質資料生產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分布,包括生產的具體地點(地區)、規模、相互聯系和地域結構。生產布局既反映了生產的空間形式,又反映著生產的發展方向,它是生產力的一種表現形式,故也稱“生產力布局”。
按照以社會經濟條件為主導作用,以自然、技術條件的可能性為前提的原則,統籌安排10家左右鹽業集團公司的生產企業在全國的布局,正確體現自然、社會經濟、技術三者的最佳結合,確保整體食鹽銷售配送最優化。
3. 監管機制完善化
建立起食品藥品監督、工商、衛生等多部門協調的新型監管體系。實行食鹽經營準入許可制度,嚴格食鹽生產經營者的資金、規模、質量、標準等資質準入條件,加大對非碘鹽、劣質鹽、不合格碘鹽的打擊力度,維護食鹽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通過建立和完善食鹽監管機制,打擊鹽業違法行為,規范食鹽市場秩序,保障食鹽安全,促進各級鹽業行政主管部門切實履行管理職能,依法行政;引導和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遵守國家食鹽政策法規,依法經營、誠信經營,構建食鹽市場的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16)
4. 碘鹽保證法制化
通過立法保證合格碘鹽供應的普及性和可持續性。食鹽事業中心充分履行職能,確保食鹽市場的安全穩定。貧困邊遠地區市場合格碘鹽的供應保障由食鹽事業中心指定的鹽業公司負責,而鹽業公司享受食鹽事業中心給予的運費補貼,或者實行免費供應制。
5. 應急管理機制化
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健全食鹽供應緊急突發事件防范應對聯動機制,明確應急管理領導指揮機構、執行機構,完善“政府統籌協調、食鹽集團公司廣泛參與、防范嚴密到位、處置快捷高效”的食鹽供應應急管理機制。
食鹽市場經營主體理想格局的以上構想立足于我國目前的食鹽行業現狀,著眼于食鹽管理體制改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