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對中國經濟問題的研究

1.關注現實經濟問題,向高層決策機構提供政策建議

吳易風非常關心中國現實經濟問題。出于經濟理論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他多次向高層決策機構提出政策建議。1985年,為了保護居民實際收入不因價格調整而降低,他提出在一定范圍內實行收入指數化方案的建議。1994年,為了確保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他提出成立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國資委)的建議。同年,他提出建議,確認那些主張將國有經濟變成各級政府所有、將國有經濟變成企業所有、將國有經濟變成個人所有的三種產權改革方案是錯誤的。1995年,他提出關于加強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政府調控的政策建議。1996年,他提出關于引進外資的十項政策建議。1997,他提出明確說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特征的建議。1998年,他提出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脫困的基本思路和政策的建議,并提出制止出售國有企業成風的建議。2003年,他提出積極探索我國擴大內需的根本途徑和措施的建議。2004年,他提出不能讓新制度經濟學產權理論誤導我國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的建議。2005年,他提出成立權威性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研究機構,負責適時向中央和國務院報告國民經濟綜合平衡出現的問題并提供對策建議的建議。

2.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區別

吳易風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特征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本質特征進行深入研究后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區別是:

第一,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以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少數人占有生產資料,多數人一無所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同時并存,共同發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方面,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按生產要素分配,即按資本、土地、勞動等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分配,雇傭勞動者只能獲得出賣勞動力的等價物工資,他們的全部剩余勞動即剩余價值被剝削階級無償占有和瓜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雖然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存在包括計劃調節在內的政府調節,但是自發的市場調節,從而生產無政府狀態占支配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雖然也存在自發的市場調節,從而也存在生產無政府狀態,但是可以自覺地把包括計劃調節在內的政府調節與市場調節結合起來,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無政府狀態的破壞作用。

3.對產權理論和國有企業產權改革方案的研究

吳易風指出,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產權理論研究領域中,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出現了言必稱科斯定理、言必稱新制度經濟學的產權清晰論的不正常現象。

通過對馬克思著作中蘊藏十分豐富的產權理論的挖掘、梳理和研究,吳易風證實了佩喬維奇論斷:馬克思是社會科學史上第一位創立產權理論的經濟學家。

吳易風研究并把握了馬克思產權理論的本質和核心內容:法權關系是反映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財產關系是生產關系的法律用語;財產權是生產關系的法律表現;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態。吳易風指出,馬克思的產權理論為我國國有企業產權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國國有產權改革要理順財產關系,就是要理順生產關系,是在不改變社會主義性質的前提下,對法律上的財產關系和經濟上的生產關系進行有利于發展生產力的改革和調整。

馬克思研究的財產權包括財產的各種權利: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支配權、經營權、索取權、繼承權和不可侵犯權等。吳易風將馬克思關于財產權利統一和分離的學說加以系統化:所有權和占有權可以統—,也可以分離;勞動力所有權和支配權可以統—,也可以分離;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可以統一,也可以分離;資本所有權和使用權可以統一,也可以分離。吳易風提出,馬克思關于財產權利統一和分離的學說為我國國有企業產權改革指明了具體道路。這就是按照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原則解決國有企業的產權問題。國有企業所有權屬于國家,經營權屬于企業。要保障國家所有權,落實企業經營權。在權利分離的情況下,所有者的產權和經營者的產權都不是完全的產權,所有者的產權和經營者的產權的總和等于完全的產權。

吳易風認為,西方產權理論研究的是私有產權,以科斯為代表的新制度經濟學所說的產權清晰是指私有產權清晰。新制度經濟學的產權清晰論被張五常等人用來宣揚資本主義私有制,攻擊社會主義公有制。在自稱為“積極參與改革的經濟學家”的倡導和大力推動下,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觀點、政策主張以至話語體系,充斥了我們的許多書報雜志和講壇,直至進入了高等院校的學位論文。宣傳新制度經濟學的經濟學家斷言,只要產權清晰,即產權私有,一切經濟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斷言公有制必然缺乏效率。他們有的主張通過低估賤賣甚至賠錢出賣國有企業來實現私有化,有的主張通過產權交易和股份制改造來實現私有化。吳易風明確提出:決不能讓新制度經濟學的產權理論誤導國有企業產權改革。多年來,吳易風一直反對在國有企業產權改革名義下實行私有化。

4.為宏觀經濟運行號脈,并提供診斷意見

吳易風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有政府調控或政府調節。他把政府調控或調節分為兩個層次:微觀調控或微觀調節,宏觀調控或宏觀調節。

吳易風主張,我國政府在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時,除了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等手段外,還應當運用經濟計劃這一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行政手段不能一概排除,必要時也可以采用。

吳易風用比喻說,宏觀經濟學家的重要任務是為宏觀經濟號脈,及時診斷,對癥下藥。

20世紀90年代上半期,我國經濟學界就當時宏觀經濟形勢是否過熱問題進行了一場大論戰。一些經濟學家當時斷言,宏觀經濟的主要問題是過冷而不是過熱,因此應當繼續實行擴張性政策。吳易風認為這是誤診。1994年,他根據比較高的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和不超過3%的失業率的數據,認定通貨膨脹是我國當時宏觀經濟的首要問題。他分析了通貨膨脹的具體原因,提出了內容和方式適合國情的適度從緊的宏觀經濟政策。

我國在成功地控制住這次通貨膨脹后,從1997年第四季度起,物價總水平不再上漲,相反,還有所下降。面對這一變化,我國經濟學界又對宏觀經濟形勢是否已經陷入通貨緊縮問題進行了一場大論戰。一些經濟學家斷言,宏觀經濟已經陷入通貨緊縮的困境,因此應當實行擴張性政策,增加政府開支,進一步降低利率,增加貸款,特別是增加對民營企業貸款,刺激投資,特別是刺激民營企業投資,推動經濟回升。吳易風不同意這一診斷。他認為,不能把任何一種情況下的價格總水平的下降都叫做通貨緊縮。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需求不足不是短暫現象,它的形成有十分深刻的原因,應當找準病因,對癥下藥,而不能簡單地搬用西方的通貨緊縮理論及擴張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5.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需求不足問題的研究

吳易風在研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需求不足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需求不足問題之后認為,需求不足,或者說,供給過剩、生產過剩,是同一經濟現象的兩個不同方面。需求不足現象,或者說,供給過剩、生產過剩現象為兩種市場經濟所共有,但二者在性質上又有區別。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需求不足,或供給過剩、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矛盾的必然結果。資本主義國家政府采取的刺激需求的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需求不足或供給過剩、生產過剩問題有所緩和,但不可能根本解決,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是不可避免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和按勞分配為主的前提下,國家自覺地采取經濟計劃、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各種手段調節生產和收入分配,就不僅可以使需求不足或供給過剩、生產過剩問題得到有效的緩解,而且有可能避免嚴重的生產過剩經濟危機。

2003年,吳易風對我國擴大內需的根本途徑和措施進行了深入探索,并系統地提出如下意見:

第一,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需求不足問題,必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他提出,在資源配置上,應當既要有價格配置,又要有非價格配置,既要有市場配置,又要有政府配置。在這方面,西方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格林沃德“非分散化定理”有可借鑒之處。

第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需求不足問題,必須處理好平等和效率的關系。他研究了西方的三派意見:受羅爾斯平等觀影響的經濟學家主張平等優先,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及其追隨者主張效率優先,更多的西方經濟學家主張平等和效率兼顧。吳易風指出,主張效率優先的西方經濟學家只看到平等和效率矛盾的一面,而看不到不平等的加深會造成更低的效率,更多的平等會帶來更高的效率。吳易風說:在我國,當平均主義相當嚴重時,曾經適當強調效率。但當收入分配不平等和財富分配不平等相當嚴重時,平等或公平就成為無法回避的大問題。

第三,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需求不足問題,必須找出我國當前需求不足的深層原因,辯證論治。有的經濟學家斷言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有錢不肯化”的心理因素,提出的對策是:根本改變節儉觀念,提倡享樂,鼓勵消費,全面實行擴張性政策。吳易風指出,這純屬誤導。需求不足說到底是最終需求不足。他分析了最終需求不足的社會經濟原因:(一)貧富差距加大,影響總消費。(二)大量下崗和失業人員的消費水平絕對下降,他們的狀況又使在崗人員產生可能下崗的預期,因而不敢保持原來的消費水平。(三)一些地方拖欠工資、養老金、基本生活費和低保金,使被拖欠人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四)部分農民收入下降,導致他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五)已經出臺的幾項重大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醫療制度改革和養老金制度改革使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的消費者不同程度地減少了當前消費,增加儲蓄。我國社會總消費不足,主要是廣大勞動者消費不足。我們必須把擴大內需政策的基點始終放在增加城鄉廣大勞動人民收入、提高他們的購買力和生活水平上。他指出,在這個問題上,要防止“中產階級論”的誤導,同時也要認真研究和解決下述一系列問題:貧富差距過大問題;社會保障落實問題;三農問題;財政支出結構的合理性問題;廣大人民群眾對出臺重大改革方案的承受力和實際支付能力問題。吳易風認為,由上述原因造成的最終需求不足,不是實行擴張性政策所能解決的。

第四,全面認識擴張性政策的作用,恰當運用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吳易風認為,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暫時采取適當擴張財政和擴張貨幣的辦法刺激經濟,但不能忘記,這又可能引起另一種宏觀經濟不穩定——通貨膨脹。長期交替使用擴張性政策和緊縮性政策,有可能在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兩種形式的宏觀經濟不穩定之外,又出現第三種形式的宏觀經濟不穩定——滯脹。西方國家的教訓是,在滯脹面前,擴張性政策和緊縮性政策全都失效。為了擴大內需,重要的是找出需求不足的真正根源,深入研究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點的標本兼治的有效措施,而不能對擴張性政策抱不切實際的幻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磴口县| 托克托县| 海盐县| 荆门市| 鄢陵县| 西华县| 临高县| 斗六市| 黑水县| 遵义市| 潞城市| 巴马| 元江| 宁强县| 云和县| 阿鲁科尔沁旗| 邯郸县| 宽甸| 张北县| 土默特右旗| 启东市| 余姚市| 隆德县| 宜丰县| 彭泽县| 永登县| 石台县| 习水县| 长岭县| 开远市| 达拉特旗| 屏南县| 香格里拉县| 绥滨县| 本溪| 张家川| 和田县| 元朗区| 安国市| 安化县| 安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