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材料制備與性能表征實驗教程
- 劉德寶主編
- 1097字
- 2020-08-04 15:56:14
實驗14 球狀氧化亞銅的制備及吸附性能
一、實驗目的
① 掌握測定氧化亞銅吸附性能的方法。
② 了解掌握球狀氧化亞銅的制備方法。
二、實驗原理
氧化亞銅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缺位的p型半導體,禁帶寬度為2.0eV,可以被400~800nm的可見光激發,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能有效地產生光生載流子,其光電轉換效率可達到18%,而且儲存量廣,無毒價廉,因此被認為是用于太陽能電池的有希望的物質。納米氧化亞銅因其優越的光催化性能,在環境污染治理中受到了環境研究者重視,被應用于廢水處理。而且大量的實驗表明,多晶態的氧化亞銅不像單晶氧化亞銅,可反復使用而不會被還原成Cu(0)或是氧化成Cu(Ⅱ),穩定性很好。
偶氮染料作為最大的一類合成染料,大多數有“三致”(致癌、致突變、致畸)作用,且含有偶氮染料的廢水具有污染物濃度大、色度深、化學性質穩定、難生物降解、抗光解、抗氧化性強的特點,是一種難降解的環境有毒物質,對水體環境危害大,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凈化處理。吸附法脫色技術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等優點,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多孔氧化亞銅小球是一種很好的吸附材料,其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吸附脫色效果好。
本實驗以醋酸銅為銅源,以鹽酸羥胺為還原劑,明膠為表面活性劑,采用沉淀法制備了氧化亞銅,研究了它對偶氮類染料甲基橙的吸附性能。
三、實驗設備與材料
① 設備:恒溫水浴,離心機,磁力攪拌器,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真空干燥箱。
② 試劑:醋酸銅,氫氧化鈉,聚乙烯吡咯烷酮,無水葡萄糖,甲基橙,乙醇。
四、實驗步驟與方法
(1)球狀氧化亞銅的制備
取10mmol Cu(CH3COO)2·H2O(醋酸銅)和0.4mmol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80mL乙醇/水溶液(體積比為1∶1)中,超聲溶解得Cu(Ⅱ)-PVP溶液,再加入70mmol氫氧化鈉超聲溶解,最后加入10mmol葡萄糖(C6H12O6),超聲反應30min得紅色氧化亞銅顆粒。制備的Cu2O顆粒于10000r/min的速率離心5min,用去離子水離心洗滌2次后,用乙醇洗滌多次,于60℃真空干燥6h,可得球狀氧化亞銅。
(2)吸附實驗
于250mL燒杯中,加入100mL濃度為20mg/L的甲基橙溶液,再向其混合液中加入0.5g球狀氧化亞銅,恒速攪拌,每隔10min取8mL混合液于10000r/min的速率離心5min,再以蒸餾水為參比,取上清液測其吸光度值。
五、數據記錄與處理
① 根據X射線衍射測試結果,制備的氧化亞銅特征衍射峰對應的2θ衍射角為: 。
② 根據掃描電鏡測試結果,制備的氧化亞銅的形貌為 。
③ 吸附性能測定結果,見表14.1。
表14.1 吸附性能測定結果

六、思考題
為什么測吸光度前要將氧化亞銅離心下來?
參 考 文 獻
[1] 王文清,劉林.多孔球狀氧化亞銅的制備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0,29(4):33-35.
[2] 宋繼梅,張小霞,焦劍,等.立方狀和球狀氧化亞銅的制備及其光催化性質[J].應用化學,2010,27(11):1328-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