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實驗13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的制備和結構表征

一、實驗目的

① 掌握制備鈷酸鋰正極材料所使用的高溫固相合成方法。

② 利用X射線衍射方法測定鈷酸鋰的物相結構,會使用Origin和Jade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

③ 了解層狀鈷酸鋰正極材料的結構特征。

二、實驗原理

鋰離子電池具有性能穩定、高比容量、環保、便于攜帶等優點,在便攜電子產品中(如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MP3等)得到廣泛應用。

鋰離子電池充放電過程僅是通過正、負極材料的拓撲反應(如圖13.1所示),即在電池內部,充放電過程中電極材料僅發生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反應,并不產生新相,保持自己的結構不變;當反應逆向進行時,又恢復原狀,因此也稱為“搖椅式電池”。充電時,加在電池電極的電勢迫使正極材料(如鈷酸鋰)釋放出鋰離子,嵌入負極碳的片層中。放電時,鋰離子從片層結構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極的化合物結合。鋰離子的流動產生了電流。其充、放電電極反應為:

id:2147492521;FounderCES

圖13.1 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圖

正極反應:LiCoO2Li1-xCoO2+xLi++xe-

(充電):Li1-xCoO2+xLi++xe-LiCoO2(放電)

負極反應:6C+xLi++xe-LixC6(充電)    LixC66C+xLi++xe-(放電)

電池的總反應:6C+LiCoO2Li1-xCoO2+LixC6

正極材料鈷酸鋰有兩種晶體結構:層狀結構和尖晶石結構。常被用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鈷酸鋰為層狀結構(如圖13.2所示),屬R3m空間群,氧原子構成立方密堆積序列,鈷和鋰分別占據立方密堆積的八面體3a與3b位置,晶格常數a=0.2817nm,b=1.415nm。層狀鈷酸鋰的合成方法一般為高溫固相合成。在固相反應中,一定溫度下反應離子和原子會通過反應物、中間體發生遷移從而逐漸生成熱力學穩定的固相粉末。

id:2147492528;FounderCES

圖13.2 典型的層狀LiMO2正極材料的晶胞結構示意圖

本實驗中采用碳酸鈷和碳酸鋰作為原材料,通過常用的高溫固相反應制備層狀鈷酸鋰粉體。反應方程式如下:4CoCO3+2Li2CO3+O24LiCoO2+6CO2

通過X射線粉末衍射測定材料的物相,經Jade軟件計算確定所得樣品的晶體結構和晶胞參數,并與理論值相比較。

三、實驗設備與材料

① 設備:研缽,馬弗爐,坩堝,電子天平,X射線衍射,掃描電鏡。

② 試劑:碳酸鋰,碳酸鈷。

四、實驗步驟與方法

(1)前驅體的制備

按化學計量比Li∶Co=1∶1稱取碳酸鋰(0.01mol,0.739g)和碳酸鈷(0.02mol,2.379g)放入研缽中,不斷地研磨混合均勻,最后將研磨所得蓬松的前驅體收集到坩堝中,待用。

(2)樣品的高溫合成

在空氣氣氛下,將含有前驅體的坩堝放入馬弗爐并于500℃下,加熱分解6h,冷卻至室溫并再次充分研磨;接著將樣品于800℃下晶化12h,自然冷卻至室溫收集所得樣品。

(3)樣品的粉末X射線衍射和掃描電鏡測定

觀察樣品的顏色,利用X射線衍射儀測定樣品的物相并進行結構分析。

五、數據記錄與處理

① 將X射線衍射數據導入Origin軟件中,將500℃和800℃晶化的鈷酸鋰X射線衍射圖疊加到一起。分別找出衍射峰的特征峰,并與標準圖譜或Jade軟件對比,確定是否合成了預期的樣品,是否存在雜質。

② 根據500℃和800℃晶化的鈷酸鋰掃描電鏡圖,分別描述下顆粒的形貌,及大小尺寸。

六、思考題

① 500℃和800℃晶化的鈷酸鋰X射線衍射圖的衍射峰有何不同?說明了什么?

② 制備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方法有哪幾種?

③ 除了鈷酸鋰常用作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還有那些?

參 考 文 獻

[1] 李華成,張發明,曾文明,等.不同預燒溫度制備鈷酸鋰及其性能研究[J].礦冶工程,2010,30(6):90-92.

[2] 熊學,唐朝輝,朱賢,徐涂文.固相法制備快充高電壓LiCoO2[J].電池,2016,46(5):278-280.

[3] 呂文廣,高結晶度鈷酸鋰制備及微結構表征[J].中國材料進展,2004,23(12):30-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四川省| 康保县| 新化县| 泗水县| 宁乡县| 武陟县| 定南县| 宁河县| 清远市| 柳林县| 岳池县| 信阳市| 集安市| 德格县| 晋中市| 渭南市| 东乌| 鱼台县| 射阳县| 南充市| 麦盖提县| 泸州市| 疏附县| 横峰县| 凤凰县| 楚雄市| 曲阳县| 常山县| 临朐县| 宁国市| 东源县| 鄂托克前旗| 陆丰市| 会东县| 达州市| 沅江市| 兴文县| 滨州市| 上饶县| 新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