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實驗10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制備及性能測試

一、實驗目的

① 了解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及制作過程。

② 掌握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及光電性能測試方法。

二、實驗原理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的結構是一種“三明治”式結構,主要由納米多孔二氧化鈦半導體薄膜、染料光敏化劑、電解質、對電極和導電基底等幾部分組成。DSSC工作原理(見圖10.1)類似于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與p-n結太陽能電池不同的是,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光的吸收和光生電荷的分離是分開的。當太陽光照射在染料上,染料分子中的電子受激發躍遷至激發態,由于激發態不穩定,并且染料與二氧化鈦薄膜接觸,于是電子注入二氧化鈦導帶中,此時染料分子自身變為氧化態。注入二氧化鈦導帶中的電子進入導帶底,最終通過外電路流向對電極,形成光電流。處于氧化態的染料分子在光陽極被電解質溶液中的I-(碘離子)還原為基態,電解質中的(碘三離子)被從光陰極進入的電子還原成I-,這樣就完成一個光電化學反應循環。在整個過程中,表觀上化學物質沒有發生變化,而光能轉化成了電能。但是反應過程中,若氧化態的染料和電解質溶液中的I-在光陽極上被二氧化鈦導帶中的電子還原,則外電路中的電子將減少,這就是類似硅電池中的“暗電流”。整個反應過程如下:

id:2147492246;FounderCES

圖10.1 DSSC工作原理示意圖(Red為還原電對,Ox為氧化電對)

① 染料D受激發由基態躍遷到激發態D*:    D+D*

② 激發態染料分子將電子注入半導體導帶中:  D*D++e-

③ 注入二氧化鈦導帶中的電子通過TiO2網格

④ I-還原氧化態染料分子:          3I-+2D++2D

擴散到對電極上得到電子使I-再生:    +2e-3I-

⑥ 半導體多孔膜中的電子與進入多孔膜中復合: +2e-3I-

⑦ 氧化態染料與導帶中的電子復合:       D++e-D

其中,反應⑦的反應速率越小,電子復合的機會越小,電子注入的效率就越高;反應⑥是造成電流損失的主要原因。

DSSC對光的吸收主要通過染料來實現,而電荷的分離傳輸則是通過動力學反應速率來控制。電荷在半導體中的運輸由多數載流子完成,所以這種電池對材料純度和制備工藝的要求并不十分苛刻,使得制作成本大幅下降。此外,由于染料的高吸光系數,只需幾到十幾個微米厚的半導體薄膜就可以滿足對光的吸收,使DSSC電池成為真正的薄膜電池。

三、實驗設備與材料

① 設備:玻璃刀,玻璃打孔器,超聲波清洗器,絲網印刷機,旋涂機,熱封機,太陽光模擬器,數字源表Keithley 2400,馬弗爐,萬用表,烘箱,吹風機。

② 試劑:二氧化鈦,乙基纖維素,松油醇,丙酮,無水乙醇,染料N719,無水乙腈,碘,碘化鋰,4-叔基吡啶(TBP)、H2PtCl6,無水異丙醇,FTO導電玻璃。

四、實驗步驟與方法

1.太陽能電池的制作

(1)裁制和清洗導電玻璃

把導電玻璃裁成大小約2cm×1.5cm的小塊玻璃備用。在裁剪的過程中要注意用萬用表來區分導電面和非導電面,使玻璃刀在非導電面一側進行切割,盡量避免用手直接觸摸導電面。依次用洗衣粉和丙酮超聲清洗10min,然后用去離子水沖洗2~3次,最后用乙醇超聲清洗10min,將清洗干凈的導電玻璃放在無水乙醇溶液中存儲備用。

(2)二氧化鈦溶膠的制備

將1.62g的二氧化鈦(P25)均勻的分散在8.5mL的松油醇和0.45g的乙基纖維素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攪拌10h,獲得均勻的二氧化鈦溶膠。

(3)刷膜和燒結

采用絲網印刷法將制得的二氧化鈦漿料均勻地刷在FTO導電玻璃表面,每次印刷完后,水平放入90℃烘箱烘干5~10min,之后放入馬弗爐升溫至450℃高溫燒結1h。得到厚度大約為10μm的二氧化鈦薄膜。

(4)二氧化鈦膜的染料敏化

首先把高溫燒結過的二氧化鈦薄膜按面積(5mm×5mm)的大小進行修裁,隨后置于烘箱中,在80℃條件下烘10min,除去表面吸附的少量水分,趁熱將其浸入到含一定濃度染料敏化劑的無水乙醇溶液中,浸泡30min后將膜取出,清洗、晾干,即獲得染料敏化的二氧化鈦電極。

(5)鉑電極的制備

將清洗好的導電玻璃平整地置于勻膠機中心,將適量的濃度約為40mmol/L氯鉑酸無水異丙醇溶液滴加在FTO中心,在2000r/min下旋轉20s,使溶液均勻分散,然后將分散好氯鉑酸溶液的導電玻璃置于馬弗爐中,380℃熱處理30min,得到鉑電極。

(6)電解液的配制

本實驗中所用的電解液為:將0.5M TBP,0.05M I2和0.1M LiI溶解在5mL無水乙腈中。

(7)光電池組裝

首先在染料敏化二氧化鈦膜的四周平整粘貼一層透明膠,形成腔體,然后往腔體內滴入電解質溶液,蓋上鉑電極并用夾子夾緊,即得簡易封裝的染料敏化TiO2太陽能電池。

2.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光電性能測試

太陽能電池光電性能測試在太陽光模擬器Oriel 91160-1000(450W)(AM1.5~100mW/cm2)的模擬太陽光下進行,用美國Keithley 2400數字源表采集光電流、光電壓,得到DSSC的光電流(I)-電壓(V)曲線。

實驗操作:連接好裝置,打開計算機中的測試軟件,將組裝好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陽極朝上置于光源中心,點擊軟件上的運行按鈕,采集到太陽能電池的I-V曲線數據。從數據中可以得出太陽能電池的短路光電流密度(Jsc)、開路光電壓(Voc)以及最大輸出功率時的光電流密度(Jmax)和光電壓(Vmax),從而根據公式ff=η==分別計算出填充因子(ff)和光電轉換效率(η)等參數。

五、數據記錄與處理

根據實驗數據作出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的I-V曲線圖及功率輸出曲線圖,并完成表10.1。

表10.1 光電性能測定結果

六、思考題

① 影響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② 與其他太陽能電池比較,DSSC電池有哪些優勢和局限性?

參 考 文 獻

[1] 肖堯明,吳季懷,李清華,等.柔性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陽極的制備及其應用[J].科學通報,2009,54(16):2425-2430.

[2] 南輝,林紅,張璟,等.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絲網印刷漿料中有機造孔劑對電池性能的影響[J].硅酸鹽通報,2009,28(3):440-4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武清区| 山丹县| 仙游县| 鸡泽县| 昭平县| 淮南市| 和硕县| 托克逊县| 西藏| 和平区| 犍为县| 宁津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新绛县| 延津县| 南漳县| 青岛市| 博乐市| 桦川县| 武宣县| 澎湖县| 沈丘县| 湾仔区| 延津县| 曲阜市| 甘谷县| 富阳市| 霍州市| 廉江市| 思茅市| 尉氏县| 永福县| 兰州市| 额济纳旗| 昭觉县| 沙雅县| 大宁县| 巴楚县| 扎囊县|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