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3 鐵磁性之源

——磁力之源是軌道電子的自旋運動


大致而言,永磁體產生的磁力(吸引力),是由該物質的電子狀態發生的,而且其與電子自旋(自旋磁性或自旋磁體)相關。在此,所謂電子自旋,是指存在于電子殼層內的電子自轉的狀態。

圖1-5表示鐵原子核外電子殼層結構示意。其中,鐵原子周圍存在K、L、M、N等電子殼層,每個殼層中都按規則排布一定的電子數。以鐵為例,各殼層共排布26個電子。其中M殼層的3d軌道為非填滿軌道,在此只有14個電子,與滿殼層的18個電子相比,尚有4個空位,也就是說,在回旋的非填滿軌道上存在4個不成對電子,它們是磁性之源。

若作更詳細一點的說明,磁性之源被認為是電子自旋,電子是圍繞原子核周圍軌道而回旋的,但電子自身也在自轉,與由于這種電子的自旋而流動的電子流的方向相對應,會產生磁場(圖1-6)。這便是有名的右旋法則。

這種情況,對于順磁性體來說,由于回旋方向為右旋的和左旋的兩個電子成對存在,因此由自旋產生的磁場相互抵消,從而不具有永磁體的性質,這可由量子論加于解釋。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理論是交互作用理論。認為所有原子獨立具有自旋磁性,即可以看成是獨立的自旋永磁體,且原子間按一定規則存在相互作用,由此可以說明鐵磁性、順磁性、抗磁性三種磁性體的不同。也就是說,在顯示強磁性的物質中,內部最近鄰原子間自旋磁體有相互增強的相互作用;而顯示抗磁性的物質中,內部最近鄰原子間自旋磁體有相反的相互作用。

本節重點

(1)電子自旋是磁性之源。

(2)用電子自旋的量子理論說明交換相互作用。

(3)鐵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和電子結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房产| 西乌珠穆沁旗| 镇雄县| 苏尼特左旗| 普兰店市| 读书| 宜宾县| 松桃| 华阴市| 黔南| 武宣县| 会理县| 望江县| 左云县| 仁怀市| 平舆县| 南汇区| 琼中| 仙居县| 屯留县| 洞口县| 大安市| 西平县| 塘沽区| 枞阳县| 滁州市| 旅游| 洛川县| 农安县| 西和县| 达州市| 吉安市| 灌云县| 会同县| 黔西县| 巴林左旗| 共和县| 尉犁县| 大庆市| 陆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