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圖解磁性材料作者名: 田民波編著本章字數: 715字更新時間: 2020-07-31 17:46:05
1.3.2 某些3d過渡金屬原子
及離子的電子排布及磁矩
磁性體中磁極化的擔當者,是由于電子運動造成的磁偶極矩。盡管核內質子的運動(自旋)也會產生磁偶極矩,但與電子運動的貢獻相比要小得多,在處理永磁體等強磁性體時,忽略核磁矩的貢獻不會產生什么問題。為了理解永磁材料磁極化的大小,必須了解由電子運動產生的磁偶極矩的大小。
電子的運動分軌道運動和自旋運動。處于最低能量狀態的電子(沿能量最低軌道回旋的電子)產生的磁偶極矩μBohr,其大小經計算為:

式中,e、me分別是電子電量和電子質量;=h/(2π)(h為普朗克常數);μBohr稱為波爾磁子(B.M.),作為測量原子的磁偶極矩的單位,經常使用。在SI單位制中,1μBohr的大小為1.165×10-29Wb·m。按上述模型,由于電子的角動量lBohr可由
表示,故上式可表示為:

等號右邊的負號意味著電子的磁偶極矩與其角動量方向相反。
電子的軌道形狀各式各樣,例如有球形軌道和啞鈴軌道等。為了更精確地了解電子的磁矩,需要用到量子力學。若軌道角動量取作l、自旋角動量取作s,則由l和s決定的磁偶極矩Ml和Mspin分別由下面兩式給出:

磁性材料所涉及的原子都具有多個電子,因此其磁偶極矩是各電子所具有的磁偶極矩的合成。對于原子的各軌道填滿電子(滿殼層)的原子來說,其合成角動量為0。由于許多物質是電子軌道相重疊(相互達到滿殼層)的化合物,因此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質并非都具有磁矩。
本節重點
(1)分析3d過渡元素中性原子的磁矩。
(2)如表1-5、表1-6中所列,分析3d過渡金屬離子的電子排布和離子磁矩。
(3)如表1-7所列,比較反尖晶石和正尖晶石中每個分子的凈磁矩。
表1-5 3d過渡元素中性原子的磁矩

表1-6 某些3d過渡元素離子的電子排布和離子磁矩

表1-7 在正尖晶石和反尖晶石鐵氧體中,每個分子的離子排列和凈磁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