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

(1)方法提要

將試驗樣品反復(fù)用鹽酸處理,然后蒸干,盡可能形成多的不溶性的脫水硅酸。然后將形成的硅酸在140℃±5℃加熱處理2h,用熱的稀鹽酸處理沉淀物,除去氯化物。

在1000℃下灼燒沉淀物,得到不純的二氧化硅用硫酸和氫氟酸處理,形成四氟化硅,蒸干,根據(jù)試樣的質(zhì)量損失計算SiO2的含量。

(2)試劑

除非另有說明,在分析中僅使用確認為分析純的試劑和ISO 3696中規(guī)定的至少3級的水。

① 鹽酸溶液(32%):ρ≈1.16g/mL。

② 鹽酸溶液(1+1):1體積32%的鹽酸加入到1體積的水中。

③ 硫酸溶液(1+1):1體積96%的濃硫酸(ρ≈1.84g/mL)緩慢加入到1體積的水中。

④ 氫氟酸溶液(40%):ρ≈1.13g/mL。

(3)設(shè)備

實驗室常規(guī)設(shè)備和玻璃儀器。

① 瓷坩堝;

② 鉑坩堝;

③ 水浴鍋:溫度能達到100℃;

④ 紅外蒸發(fā)儀;

⑤ 馬弗爐:1000℃±20℃;

⑥ 烘箱:140℃±5℃;

⑦ 定量濾紙;

⑧ 干燥器:用高氯酸鎂作干燥劑。

(4)分析步驟

① 稱取1g試樣,精確至0.2mg,放入瓷坩堝中。

② 獨立地進行兩次測定,取其平均值。

③ 緩慢加入20mL鹽酸溶液(32%),在紅外蒸發(fā)儀上蒸發(fā)至干,重復(fù)操作三次。把瓷坩堝在140℃±5℃的烘箱中烘干2h。取出,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冷卻。加入50mL(1+1)鹽酸溶液到瓷坩堝的殘留物中,在100℃下,水浴20min。過濾,用熱水洗滌濾紙上的殘留物,直至殘留物呈中性。

④ 將濾液及洗液倒入到原蒸發(fā)皿中蒸干,每次加入10mL濃鹽酸再重復(fù)兩次蒸發(fā)過程,第三次蒸干之后,放入140℃±5℃烘箱中烘干2h。

⑤ 向殘余物中加入20mL(1+1)鹽酸,100℃下水浴加熱約10min,干過濾,用熱水洗滌濾渣直至洗液變?yōu)橹行浴?/p>

⑥ 檢查濾液中是否存有過濾下來的硅。

⑦ 將兩次過濾的濾紙以及洗滌后的沉淀置于鉑坩堝中,干燥,低溫灼燒,移入馬弗爐中,在1000℃±20℃下灼燒至恒重(約1h),在干燥器中冷卻,稱量灼燒后的產(chǎn)物(m1),精確到0.2mg。

⑧ 將灼燒后的產(chǎn)物置于鉑坩堝中,加2~3mL水、1mL(1+1)硫酸以及15mL氫氟酸,攪拌至糊狀,注意液體飛濺造成的質(zhì)量損失。冷卻,用少量水清洗邊緣,再加入10mL氫氟酸蒸干,若四氟化硅蒸發(fā)不完全,再加入10mL氫氟酸蒸干,重復(fù)此操作。

⑨ 加熱剩余物直至無白煙冒出,放入馬弗爐中,在1000℃±20℃下灼燒30min,移開熱源,冷卻,稱量(m2),精確到0.2mg。

(5)分析結(jié)果的表述

二氧化硅含量的質(zhì)量分數(shù)w1,數(shù)值以%表示,按式(2-1)計算:

   (2-1)

式中 m0——試樣的質(zhì)量,g;

m1——1000℃±20℃溫度下灼燒至恒重,脫水之后的含有雜質(zhì)的硅組分質(zhì)量[2.3(4)],g;

m2——氫氟酸處理并且灼燒至恒重之后硅組分的質(zhì)量[2.3(4)],g;

w2——見2.4步驟測得的燒失量。

兩次測量取平均值,計算結(jié)果精確至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川市| 呼伦贝尔市| 沧源| 绥芬河市| 嘉峪关市| 抚顺市| 汨罗市| 会宁县| 平陆县| 东阿县| 南充市| 嘉峪关市| 德令哈市| 吴忠市| 平利县| 略阳县| 昔阳县| 黄山市| 饶河县| 北安市| 静乐县| 宁化县| 营口市| 三江| 镇宁| 册亨县| 台中县| 金寨县| 平谷区| 宣威市| 将乐县| 五峰| 南漳县| 盐城市| 黔西| 正蓝旗| 黎城县| 乐山市| 祁连县| 泾川县|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