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雜環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雜環結構的有機化合物,成環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至少含有一個雜原子。據統計,在已知有機化合物中,雜環化合物占總數的65%以上。

雜環化合物中最常見的雜原子是氮、硫、氧,可分為脂雜環、芳雜環兩大類。雜環化合物中,最小的雜環為三元環,最常見的是五六元環,其次是七元環。本書主要介紹五元和六元芳香雜環化合物。

雜環化合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與生物學有關的重要化合物多數為雜環化合物,例如核酸、某些維生素、抗生素、激素、色素和生物堿等。此外,人們還合成了多種多樣具有各種性能的雜環化合物,其中有些可做藥物、殺蟲劑、除草劑、染料、塑料等。雜環化合物在藥物合成、新藥開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雜環化合物種類很多,結構各異。一個環狀化合物可能有多條不同的合成路線,但從鍵的形成來看,碳原子與雜原子之間結合成鍵比碳碳之間結合成鍵要容易得多。

環合反應類型很多,所用試劑更是多種多樣,但卻存在一些基本理論和基本規律。本書正是對雜環化合物合成的這些基本理論和基本規律進行詳細介紹,包括反應類型、反應機理、適用范圍,具體應用實例等。

本書有如下基本特點。

1.在編排方式上,以含一個、兩個和多個雜原子的各類芳香雜環化合物為基礎,分別介紹五元雜環、六元雜環化合物及其苯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這樣以環的類型分類,更便于讀者學習、參考和查閱。

2.環合反應多種多樣,新反應屢見報道。本書盡量收集一些新反應,并從反應機理、影響因素、適用范圍等方面進行總結,以反映現代有機合成的特點,內容比較豐富。

3.對有些反應,盡量選用一些藥物或藥物中間體用作具體的反應實例。同時適當選擇了一些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

4.對每一個合成的化合物,均列出了其物理常數和用途,并列出了相應的參考文獻。

本書由孫昌俊、劉少杰主編。王秀菊、曹曉冉,孫琪、馬嵐、孫風云、孫中云、孫雪峰、張廷峰、張紀明,辛炳煒、連軍、周峰巖、房士敏等人參加了部分內容的編寫和資料收集、整理工作。

編寫過程中得到山東大學化學院教授、趙寶祥教授以及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關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本書實用性強,適合于從事化學、應化、生化、醫藥、農藥、染料、顏料、日用化工、助劑、試劑等行業的生產、科研、教學、實驗室工作者以及大專院校師生使用。

書中的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孫昌俊

2017年4月于濟南

符號說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百色市| 中方县| 广西| 获嘉县| 林周县| 嘉义县| 高唐县| 山丹县| 英超| 东山县| 靖西县| 庆城县| 克东县| 南康市| 富宁县| 乌鲁木齐县| 秭归县| 清远市| 布拖县| 固原市| 安远县| 徐州市| 绵竹市| 册亨县| 亳州市| 东阳市| 济源市| 鹿邑县| 南丰县| 温泉县| 增城市| 荆州市| 曲水县| 辉南县| 陆良县| 泾川县| 额济纳旗| 双流县| 正镶白旗|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