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覆蓋件模具設計要點
- 廖偉 楊云龍主編
- 766字
- 2020-05-06 20:13:31
2.4 加強筋設計要點
汽車覆蓋件模具各工作部分部件,如果做成實體結構,不僅質量重而且加工量也大;做成空心結構,質量輕了但其強度難以保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實際模具設計中,將工作面做成實體并且保證其強度,其他部分以加強筋結構相連接。
2.4.1 加強筋厚度設計要點
(1)模具加強筋的最小厚度
加強筋的厚度即鑄件壁厚,除了按照與客戶簽訂的技術協議設計外,還要保證其厚度尺寸,不小于30mm,如圖2-37所示的尺寸T;A和B為減輕孔尺寸,最大450mm(約等于8T~12T)。

圖2-37 鑄造加強筋的厚度尺寸
(2)模具側挖空設計要點
①如圖2-38所示,當h<3A(或3B)時,上下側挖空;當H>3A(或3B)時,側面挖空。

圖2-38 側挖空尺寸
②如圖2-39所示,當A<100mm時,則B=A;當100mm<A<200mm時,則B=1.5A;當A>200mm時,則B(最大)=350mm。超過上述規定時,在上、下底面及側筋上開孔,如圖2-40所示。

圖2-39 當A<100mm時

圖2-40 在上、下底面及側筋上開孔
如圖2-41(a)所示的結構不合理,應該修改成如圖2-41(b)所示的結構。

圖2-41 側挖空結構
2.4.2 加強筋設置設計要點
(1)加強筋避免斜交叉結構
如圖2-42(a)所示,如若斜交叉,極容易出現鑄造缺陷,要修改成如圖2-42(b)所示的結構。

圖2-42 鑄造加強筋避免斜交叉
(2)加強筋非直角時應加大R
如圖2-43(a)所示,加強筋非直角時,應加大R,如圖2-43(b)所示。

圖2-43 加強筋非直角時應加大R
(3)加強筋應避免集中交叉結構
如圖2-44(a)所示,這樣設計的加強筋面積過大,應改成如圖2-44(b)所示的“T”形結構。

圖2-44 加強筋應避免集中交叉
(4)加強筋的厚度盡量均勻
應將如圖2-45(a)所示的結構修改成如圖2-45(b)所示的結構。

圖2-45 加強筋的厚度盡量均勻
(5)加強筋拐角處應增大相互接觸面積
寬度不同的加強筋(T1≠T2)極容易在拐角處出現鑄造缺陷,此時應該增大相互接觸面積,如圖2-46所示。

圖2-46 寬度不同的加強筋
(6)縱筋布置要求
模具加強筋間距離應在300mm以內,如圖2-47所示。縱筋布置應盡量避開壓力機“T”形槽。如避不開,加強筋應增加厚度。

圖2-47 模具縱筋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