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馳汽車維修資料速查手冊:正時校對·防盜匹配·保養燈歸零
- 文愷主編
- 11751字
- 2020-04-30 15:32:53
1.3 C級轎車
1.3.1 C級車(W204底盤2007至今)總成配置

續表

續表

1.3.2 C級車(W203底盤2000~2006)總成配置

續表


1.3.3 C級車(W202底盤1993~1999)總成配置

續表

1.3.4 W202車型ESP系統學習程序設定
①清除系統內故障碼,并使車輛在靜止狀態下。
②利用儀器進入ESP系統內。
③選擇“CONTROL MODULE ADAPTATION”選項。
④執行車身穩定傳感器測試。
⑤啟動發動機,并將轉向盤放置正中央位置,之后再壓下儀器(START)F5鍵。
⑥再次確定ESP控制模組內無故障碼存在。
⑦點火開關KEY-OFF,再啟動發動機。
⑧將車輛行駛于l0km/h以上,在行駛中壓下“ESP OFF鍵”15s以上。
⑨此時儀表板上之ESP指示燈會亮起,或ESP/ABS指示燈熄滅。
⑩保持10km/h速率行駛。
?行駛數米,將車輛向右或向左轉向,使ESP控制電腦學習設定(角度90°~360°)。
?ABS指示燈及ESP指示燈會熄滅。若此故障現象繼續發生,應再重復一次學習設定。
1.3.5 C系列W203/CLK系列W209保養燈歸零
2003款以后的奔馳CLK系列W209也適合使用以下操作方法。
①將點火開關置于“Ⅰ”擋。
②壓下方向盤上的“系統選擇按鈕”,直到“多功能顯示屏”上顯示公里數值;如圖1-69所示。

圖1-69 奔馳W203方向盤和儀表
③快速壓下組合儀表上的歸零按鈕3次,直到聽到響聲,“多功能顯示屏”上顯示蓄電池電壓。
④將點火開關置于“Ⅱ”擋。
⑤壓下“前進/后退”按鈕,直到“多功能顯示屏”顯示“SERVICE DISPLAY”維修顯示菜單。
⑥短暫壓下組合儀表左側的調光旋鈕一次,“多功能顯示屏”將顯示對應發動機所使用的機油型號。
⑦重復壓下“+/-”按鈕,選擇機油級別。選擇項根據不同的發動機型號而有所區別,如“STANDARD”“QUAL.229.3”或“QUAL.229.5”。
⑧壓下“前進/后退”按鈕確認,“多功能顯示屏”將顯示“Confirmoil reset,press R button for 3s(按下R按鈕3s,完成機油歸零)”。
⑨保持壓下組合儀表左側的調光按鈕3s,“多功能顯示屏”上顯示“Service confirmed”。
⑩壓下上面的“前進/后退”按鈕,“多功能顯示屏”上顯示“Service display”。
?壓下“系統選擇按鈕”“多功能顯示屏”上顯示公里數。
?將點火開關置于“O”位置。
1.3.6 2009款北京奔馳C200輪胎壓力初始化操作方法
①檢查所有輪胎氣壓是否在標定值內。
②打開車門進入主駕駛,打開點火開關。
③利用方向盤左右、上下翻鍵及確認鍵(OK)檢查所有輪胎氣壓是否在標定值內,如圖1-70所示。

圖1-70 北京奔馳C200多功能方向盤
④點擊方向盤左邊OK鍵。
⑤儀表顯示菜單:【顯示】、【音頻】、【電話】、【保養】、【設置】、【信息】、【輪胎壓力】。
⑥選擇【輪胎壓力】進入菜單,菜單顯示【取消】,點選【是】。
⑦最后點擊左右鍵選擇【是】,點擊方向盤的確認鍵即可,輪胎壓力初始化完成。
1.3.7 C260車型(W204)保養歸零
(1)保養歸零方法一
適用范圍:車型197、207、212,車型204帶舒適型多功能方向盤,如圖1-71所示為車型212.002。
①關閉發動機罩,車型197、204、207、212車型204.3、207、212,對于裝配行人保護的車輛,關閉發動機罩:將左側和右側緊固桿安裝到左側和右側發動機罩鉸鏈頂部。
②關閉車門、行李廂蓋或掀開式背門。
③將電子點火開關(EIS)控制單元中的遙控鑰匙轉到位置“1”,多功能顯示屏6中必須顯示標準顯示(公里數);如有必要,反復按下前/后滾動按鈕4。
④反復按下系統選擇按鈕1,直至“里程”(Trip)菜單項在多功能顯示屏6中高亮顯示,“里程”(Trip)保持選擇狀態約5s。必須在此時間內執行操作步驟⑤。
⑤首先按住接聽來電/終止通話按鈕2,然后在1s內按住OK按鈕3大約5s,多功能顯示屏6中顯示帶“車輛數據”(Vehicle data),“測功機測試”(Dynamometer test)和“主動保養提示系統增強版”(ASSYST PLUS)標簽的授權服務中心菜單。
⑥反復按下前/后滾動按鈕4直至“主動保養提示系統增強版”(ASSYST PLUS)高亮顯示,然后按下OK按鈕3確認選擇,多功能顯示屏6中出現“保養數據”(Service data)和“整套保養”(Full service)標簽。
⑦選擇“保養數據”(Service data)標簽并按下OK按鈕3確認,在驗收報告中,記錄多功能顯示屏6中顯示的保養工序代碼(例如505)和保養代碼(例如A)。在維修間資料系統(WIS)/保養維修系統(MSS)中創建車輛專用保養單需要這些代碼。
⑧反復按下向前滾動按鈕4,然后讀取剩余時間、剩余里程和機油數據記錄(例如01 1F 00),記錄接收協議中的讀取數據。
⑨按下前/后滾動按鈕4,以高亮顯示“整套保養”(Full service),然后按下OK按鈕3確認選擇當前保養項目顯示在多功能顯示屏6中。
⑩反復按下前/后滾動按鈕4,直至多功能顯示屏6中高亮顯示“確認保養”(Confirm Serv.),然后按下OK按鈕3確認選擇,“選擇機油”或“已執行保養?”(Service carried out?)出現在多功能顯示屏6中。
?用前/后滾動按鈕4的向前滾動按鈕選擇所使用的發動機油規格,然后按下OK按鈕3確認選擇.對于裝配機油選擇系統的車輛為達到最大保養間隔(公里),汽油發動機必須使用符合工作液規格表229.5規格的發動機油并確認,柴油發動機必須使用符合工作液規格表229.51規格的發動機油并確認。
?按下前/后滾動按鈕4直至“是”(Yes)高亮顯示,然后按下OK按鈕3確認選擇。“不可撤銷”(No take-back possible)顯示在多功能顯示屏6中。
?按下前/后滾動按鈕4直至“確認”(Confirmation)高亮顯示,然后按下OK按鈕3確認選擇。“已執行整套保養”(Full service carried out)顯示在多功能顯示屏6中。如果復位保養計算機后未執行或僅部分執行保養工作,必須再次將保養計算機復位到默認值。
?反復按下“后退”和聲控系統關閉按鈕5,直至多功能顯示屏6中顯示標準顯示(公里數)。
?將電子點火開關(EIS)控制單元中的遙控鑰匙轉到“0”位置,以上步驟中涉及部件位置見圖1-71。

圖1-71 W212.002車型轉向盤按鈕
1—系統選擇按鈕;2—接聽來電/終止通話按鈕;3—OK按鈕;4—前/后滾動按鈕;5—“后退”和聲控系統關閉按鈕;6—多功能顯示屏
(2)保養歸零方法二
適用范圍:車型204不帶舒適型多功能方向盤,如圖1-72所示為車型204.041。
①關閉行李廂蓋或舉升門以及發動機罩和車門。
②將點火開關中的鑰匙轉到位置“1”。多功能顯示屏4中必須顯示標準顯示(公里數),如有必要,則反復按下系統選擇按鈕1。
③首先按住按鈕R,然后在1s內按住按鈕+。按住這兩個按鈕約5s:多功能顯示屏4顯示電壓指示燈。
④按下系統選擇按鈕1。多功能顯示屏4上出現如下信息:“主動保養提示系統增強版”(ASSYST PLUS)。
⑤按下按鈕R。多功能顯示屏4上出現如下信息:“保養數據”(Service data)。
⑥按下按鈕R。例如,多功能顯示屏4上出現如下信息:“保養工序代碼3DOC”(Workshop code 3DOC)記錄接收協議中顯示的保養工序代碼。在維修間資料系統/管理支持系統(WIS/MSS)中創建特定車輛保養單需要該代碼。
⑦按下系統選擇按鈕1。例如,多功能顯示屏4上出現如下信息:“保養代碼 A5”(Service code A5)記錄接收協議中顯示的保養代碼。
⑧按下系統選擇按鈕1。多功能顯示屏4上出現如下信息:“RLZ(剩余時間)和RLS(剩余里程)”記錄接收協議中顯示的數值。
⑨反復按下系統選擇按鈕1,直至多功能顯示屏4中再次顯示“整套保養”(FullService)。
⑩按下按鈕R。多功能顯示屏4中出現當前保養。
?反復按下系統選擇按鈕1,直至多功能顯示屏4中顯示“確認保養”(Confirm service)。
?按下按鈕R2。多功能顯示屏4上出現如下信息:“選擇機油”(Oil selection)或“完成保養?是/否”(Service complete? yes/no)。
?選擇并確認使用的發動機油的規格保養信息:采用儀表盤進行機油選擇。裝配機油選擇系統的車輛,車型204,裝配發動機271、272,且車輛識別號(VIN)A始自184624;車型204,裝配發動機271、272,且車輛識別號(VIN)F始自198708;車型204,裝配發動機271、272,且車輛識別號(VIN)R始自039071,為達到最大保養間隔(公里),汽油發動機必須使用符合工作液規格表229.5規格的發動機油并確認,柴油發動機必須使用符合工作液規格表229.51規格的發動機油并確認。
?按下按鈕+。確認完成整套保養。多功能顯示屏4上出現如下信息:“不得撤銷!”(Notake-back!)。
?再次按下按鈕+,多功能顯示屏4上出現如下信息:“整套保養完成”(Full Service completed)。
?反復按下系統選擇按鈕1,直至多功能顯示屏4中顯示標準顯示(公里數)。
?將點火開關中的鑰匙轉到位置“0”。以上步驟中涉及部件位置如圖1-72所示。

圖1-72 W204.041車型轉向盤按鈕
1—系統選擇按鈕;2—按鈕R;3—按鈕+;4—多功能顯示屏
1.3.8 271發動機正時維修資料
以下內容適用于271型發動機在車型172、204、207、212中的操作參考。
(1)檢查凸輪軸正時
①拆下汽缸蓋罩1(圖1-73)。

圖1-73 凸輪軸正時標記檢查
1—汽缸蓋罩;2—皮帶輪/減震器;3—凸輪軸調節器;A—定位緣;B—標記
②沿運轉方向在曲軸中央螺栓處轉動發動機,直至汽缸1的活塞位于點火上止點處。皮帶輪/減震器2上的上止點標記必須與定位緣A對準。進氣凸輪軸和排氣凸輪軸上的凸輪必須傾斜向上的置于汽缸1上。
③檢查凸輪軸的基本位置。凸輪軸調節器3上的標記(圖1-73中箭頭所示)必須與凸輪軸軸承殼體處的標記B對準。如果基本位置不正確,調節凸輪軸的基本位置。無需專門調節凸輪軸調節器3,因為發動機垂直時,調節器會自動將凸輪軸調節至基本位置。
④按照拆卸的相反順序進行安裝。
⑤執行發動機測試運轉,檢查發動機是否工作正常及是否泄漏。以上步驟涉及部件及位置見圖1-73。
(2)調整凸輪軸正時
①拆下汽缸蓋前護蓋。
②沿運轉方向在曲軸的中央螺栓處轉動發動機,直至汽缸1的活塞位于上止點標記處。皮帶輪/減震器2上的上止點標記必須與正時箱蓋罩的定位緣A對準。汽缸1的進氣凸輪軸和排氣凸輪軸的凸輪必須定位在垂直狀態(箭頭所示,圖1-74)。

圖1-74 271.9發動機凸輪軸正時調整
1—汽缸蓋罩;2—皮帶輪/減震器;3—凸輪軸調節器;A—定位緣;B—標記;4—固定裝置
③松開發動機正時鏈(發動機271.9)。拆下鏈條張緊器(發動機271.8)。
④安裝凸輪軸調節器3,固定正時鏈,以防止其滑落。
⑤安裝固定件4,在此過程中,凸輪軸被帶入基本位置。
⑥安裝凸輪軸調節器3,凸輪軸調整器3的標記必須與凸輪軸軸承外殼的標記B對準(箭頭所示,圖1-74)。皮帶輪/減震器2的上止點標記必須與正時箱蓋罩的定位緣A對準。無需專門調節凸輪軸調節器3,因為發動機垂直時,調節器會自動將凸輪軸調節至基本位置。
⑦拉緊正時鏈(發動機271.9)。為此,將楔從正時齒輪室中取出,并松開張緊軌。安裝鏈條張緊器(發動機271.8),更換鏈條張緊器。
⑧分開固定件4。
⑨沿發動機的轉動方向轉動曲軸兩圈,并再次檢查凸輪軸的基本位置。凸輪軸調整器3的標記必須與凸輪軸軸承外殼的標記B對準(箭頭所示,圖1-74)。皮帶輪/減震器2的上止點標記必須與正時箱蓋罩的定位緣A對準。
⑩安裝汽缸蓋前護蓋。
?執行發動機測試運轉,檢查發動機是否工作正常及是否泄漏。以上步驟涉及部件及位置見圖1-74。
1.3.9 271.8直接噴射式汽油發動機電控部件位置
271.8直噴式汽油發動機電控系統部件位置如圖1-75~圖1-83所示。

圖1-75 發動機前視圖
B28/15—壓縮機泵輪上游的壓力傳感器;Y16/2—暖氣系統關閉閥;Y31/5—增壓壓力控制壓力轉換器;Y49/1—進氣凸輪軸電磁閥;Y49/2—排氣凸輪軸電磁閥

圖1-76 發動機左視圖
A9—空調壓縮機;A16/1—后部爆震傳感器;A16/4—前部爆震傳感器;B17/8—增壓空氣溫度傳感器;B28/6—節氣門上游的壓力傳感器;B28/7—節氣門下游的壓力傳感器;B70—曲軸霍爾傳感器;M1—啟動機;M16/6—節氣門促動器;N3/10—電控多端順序燃料噴注/點火系統(ME-SFI)[ME]控制單元;S43—機油液位檢查開關

圖1-77 發動機后視圖
20—燃油高壓泵;20/2—油量補償裝置;30—真空泵;M59—進氣歧管渦流活門促動電動機;Y94—油量控制閥

圖1-78 發動機右視圖
50—渦輪增壓器;50/2—增壓壓力控制閥真空室;50/3—消聲器;157—隔熱板催化轉換器;B6/16—排氣凸輪軸霍爾傳感器;G2—發電機;G3/1—催化轉換器下游的氧傳感器;G3/2—催化轉換器上游的氧傳感器;Y101—空氣分流轉換閥

圖1-79 發動機的俯視圖
B6/15—進氣凸輪軸霍爾傳感器;B11/4—冷卻液溫度傳感器;R48—冷卻液節溫器加熱元件;T1/1—汽缸1的點火線圈;T1/2—汽缸2的點火線圈;T1/3—汽缸3的點火線圈;T1/4—汽缸4的點火線圈

圖1-80 發動機的右視圖(進氣歧管已拆下)
21—油軌;B4/6—油軌壓力傳感器;Y76/1—汽缸1的噴油器;Y76/2—汽缸2的噴油器;Y76/3—汽缸3的噴油器;Y76/4—汽缸4的噴油器

圖1-81 汽缸蓋的右前視圖(截至2009年12月,日本版除外)
126—二次空氣噴射系統空氣關閉閥;Y32—空氣泵轉換閥(空氣噴射)

圖1-82 發動機左側視圖
(截至2009年12月,日本版除外)M33—電動充氣泵

圖1-83 發動機右前視圖(始自2011改款年份)
R39/2—全負荷工作通風管加熱器元件
1.3.10 271.8型發動機在車型204、207、212上的部件位置
271.8發動機在204、207、212底盤車型上的部件位置如圖1-84~圖1-92所示。

圖1-84 車型212.2
A1—儀表盤;A1e58—發動機診斷指示燈;A1p13—多功能顯示屏;B37—油門踏板傳感器;B64/1—制動器真空傳感器(適用于ECO啟動/停止功能);B79/2—變速箱空擋位置傳感器(適用于ECO啟動/停止功能);G1—車載電氣系統蓄電池;L6/1—左前軸轉速傳感器;L6/2—右前軸轉速傳感器;L6/3—左后軸轉速傳感器;L6/4—右后軸轉速傳感器;N2/10—輔助防護系統控制單元(車型204、207、212);N3/10—電控多端順序燃料噴注/點火系統(ME-SFI)[ME]控制單元;N10/1—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前側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10/2—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后側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15/3—電子變速箱控制系統控制單元、[適用于5擋自動變速箱(NAG)];N22/7—自動空調控制和操作單元;N30/4—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DISTRONICPLUS)除外];N30/7—高級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裝配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DISTRONICPLUS)的車輛];N51/3—空氣懸掛系統(AIRMATIC)控制單元(適用于帶連續減震調節的空氣懸掛);N62/1—雷達傳感器控制單元[車型207.3/4,截至2011年5月31日,裝配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DISTRONICPLUS),車型212.0/2,截至2010年5月31日,裝配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DISTRONICPLUS)或盲點輔助系統];N62/2—視頻和雷達傳感器系統控制單元[車型212.0/2,始自2010年6月1日,車型204.0/2和車型207.3/4,始自2011年6月1日,車型204.3,裝配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DISTRONICPLUS),裝配主動盲點輔助系統或裝配主動路線偏離警告系統];N69/1—左前車門控制單元;N72/1—上部控制面板控制單元;N73—電子點火開關控制單元;N80—轉向柱模塊控制單元;N118—燃油系統控制單元;S9/1—制動燈開關;S40/3—離合器踏板開關(適用于手動變速箱);S40/4—定速巡航控制桿;S40/5—允許啟動離合器踏板開關(適用于裝配手動變速箱和帶ECO啟動/停止功能的車輛);X11/4—診斷連接器;Y58/1—凈化控制閥

圖1-85 車型204.0(始自2011年6月1日)
A1—儀表盤;N2/10—輔助防護系統控制單元(車型204、207、212);N3/10—電控多端順序燃料噴注/點火系統(ME-SFI)[ME]控制單元;N10/1—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前側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10/2—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后側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15/3—電子變速箱控制系統控制單元[適用于5擋自動變速箱(NAG)];N22/7—自動空調控制和操作單元;N30/4—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DISTRONICPLUS)除外];N62/2—視頻和雷達傳感器系統控制單元[車型212.0/2,始自2010年6月1日,車型204.0/2和車型207.3/4,始自2011年6月1日,車型204.3,裝配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DISTRONICPLUS)、裝配主動盲點輔助系統或裝配主動路線偏離警告系統];N73—電子點火開關控制單元;N80—轉向柱模塊控制單元;N118—燃油系統控制單元;Y3/8—全集成化變速箱控制系統控制單元(適用于7擋自動變速箱)

圖1-86 車型204客廂右后車門檻
N118—燃油系統控制單元

圖1-87 車型207未裝配后排長座椅的客廂后部
N118—燃油系統控制單元

圖1-88 車型212客廂右后車門檻
N118—燃油系統控制單元

圖1-89 車型212的右后車輪拱罩
77—活性炭罐

圖1-90 車型204的燃油箱內部透視圖
45—燃油加注接管;55—供油模塊;55/2a—燃油濾清器;55/2b—燃油壓力調節器;75—燃油箱;B4/1—左側燃油液位指示器傳感器;B4/2—右側燃油液位指示器傳感器;B4/7—燃油壓力傳感器;M3—燃油泵(FP)

圖1-91 車型212的發動機艙左后視圖
N10/1—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前側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10/1kJ—電路15繼電器;N10/1kM—啟動機電路50繼電器;N10/1kN—發動機電路87繼電器;N10/1kP—二次空氣噴射系統繼電器(截至2009年12月,日本版除外)

圖1-92 散熱器后視圖
1—風扇外殼;2—真空接頭;3—真空組件;4—散熱器百葉窗;M4/7—帶集成式控制風扇電動機的內燃機和空調;Y84—散熱器百葉窗促動器
1.3.11 271.910汽油發動機電控系統部件位置
271.910發動機電控系統部件位置如圖1-93~圖1-95所示。

圖1-93 發動機右前視圖(一)
126—二次空氣噴射系統空氣關閉閥;B2/5—熱膜式空氣質量流量傳感器;B6/15—進氣凸輪軸霍爾傳感器;B6/16—排氣凸輪軸霍爾傳感器;B11/4—冷卻液溫度傳感器;T1/1—汽缸1的點火線圈;T1/2—汽缸2的點火線圈;T1/3—汽缸3的點火線圈;T1/4—汽缸4的點火線圈;Y32—空氣泵轉換閥;Y49/1—進氣凸輪軸電磁閥;Y49/2—排氣凸輪軸電磁閥

圖1-94 發動機右前視圖(二)
17—燃油軌;50—壓縮機;A16/1—后部爆震傳感器;A16/4—前部爆震傳感器;B17—進氣溫度傳感器;B28—壓力傳感器(進氣歧管空氣壓力);L5—曲軸位置傳感器;M16/6—節氣門促動器;M16/7—增壓壓力控制閥促動器;N3/10—電控多端順序燃料噴注/點火系統(ME-SFI)[ME]控制單元;S43—機油液位檢查開關;Y62/1—汽缸1噴油嘴;Y62/2—汽缸2噴油嘴;Y62/3—汽缸3噴油嘴;Y62/4—汽缸4噴油嘴

圖1-95 排氣系統的前視圖
157—防火墻催化轉換器;G3/1—催化轉換器下游的氧傳感器(非線性氧傳感器);G3/2—催化轉換器上游的氧傳感器(寬頻帶氧傳感器)
1.3.12 722.9自動變速箱(AT)部件位置
適用范圍:變速箱722.9在車型164.1/8、204.0、216、221、251.0/1中,機械部件、閥體結構、電子部件的位置如圖1-96~圖1-99所示。

圖1-96 722.9變速器機械部件
1—駐車鎖止齒輪;2—渦輪;3—導輪;4—泵輪;5—變速箱外殼通風口;6—機油泵;7—多片式制動器B1;8—多盤式離合器K1;9—拉維列奧克斯齒輪組;10—多片式制動器B3;11—多盤式離合器K2;12a—前單行星齒輪系統;12b—后單行星齒輪系統;13—多片式制動器BR;14—多盤式離合器K3;15—多片式制動器B2;16—變矩器鎖止離合器;17—變扭器外殼;18—測量轉動速度的脈沖環;19、20—測量轉動速度的環形磁鐵;21—電液控制單元

圖1-97 722.9變速器閥體箱閥體分布
1—工作壓力調節閥;2—調節閥K1;3—調節閥B1;4—換擋閥B1/B3;5—調節閥B3;6—換擋閥K3;7—換擋閥B2-2;8—調節閥B2/BR;9—換擋閥K2;10—應急運行模式換擋閥;11—調節閥K2;12—潤滑油壓力調節閥;13—變矩器鎖止離合器調節閥;14—帶主動變矩器鎖止離合器的變矩器內部壓力調節閥

圖1-98 液壓系統閥體分布
15—調節閥K3;16—供給壓力1調節閥;17—供給壓力2調節閥;18—換擋閥B2-1;19—選擋閥

圖1-99 電子控制系統部件
11—連接器;31—浮子1;32—浮子2;21a—支撐體;Y3/8n1—渦輪轉速傳感器;Y3/8n2—內部變速箱轉速傳感器;Y3/8n3—輸出軸轉速傳感器;Y3/8n4—完全集成式變速箱控制單元;Y3/8s1—選擋范圍傳感器;Y3/8y1—工作壓力控制電磁閥;Y3/8y2—離合器控制電磁閥K1;Y3/8y3—離合器控制電磁閥K2;Y3/8y4—離合器控制電磁閥K3;Y3/8y5—多片式制動器控制電磁閥B1;Y3/8y6—制動片控制電磁閥B2;Y3/8y7—制動片控制電磁閥B3;Y3/8y8—變扭器鎖止離合器控制電磁閥
1.3.13 W204車型自動減震適應系統(ADS)部件位置
車型204.0/2裝有高級運動組件,截止年款2008。ADS系統部件位置如圖1-100所示。

圖1-100 自動減震系統部件
A1—儀表盤;B22/7—左后水平高度傳感器;B22/8—左前水平高度傳感器;B22/9—右前水平高度傳感器;B22/10—右后水平高度傳感器;B24/3—左前車身橫向加速度傳感器;B24/4—右前車身橫向加速度傳感器;B24/5—左后車身橫向加速度傳感器;B24/15—橫擺率、橫向和縱向加速度傳感器;L6/1—左前軸轉速傳感器;L6/2—右前軸轉速傳感器;L6/3—左后軸轉速傳感器;L6/4—右后軸轉速傳感器;N3/9—共軌噴注系統柴油機(CDI)控制單元(柴油發動機);N3/10—電控多端順序燃料噴注/點火系統(ME-SFI)[ME]控制單元(汽油發動機);N10/1—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前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30/4—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N51/5—自動減震適應系統控制單元;N72/1—高位控制板控制單元;N72/1s23—車輛動態按鈕;N80—轉向柱模塊控制單元;Y51—前軸左側減震器閥裝置;Y52—前軸右側減震器閥裝置;Y53—后軸左側減震器閥裝置;Y54—后軸右側減震器閥裝置
1.3.14 W204車型輪胎氣壓損失報警(RDW)部件位置
從2011年3月1日起(車型204.0/2)或從2011年6月1日起(車型204.3),引入兩種變型的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N30/4):
? 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基本變型(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和車型204.077/277/377除外)。
? 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高級變型(配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或車型204.077/277/377)。
截至2011年2月28日或2011年5月31日并且從2011年6月1日起(車型204.9),只能使用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基本變型。RDW系統部件位置如圖1-101所示。

圖1-101 RDW系統部件位置(車型204.0,截至2011年2月28日)
A1—儀表盤;B24/15—橫擺率、橫向和縱向加速度傳感器;L6/1—左前軸轉速傳感器;L6/2—右前軸轉速傳感器;L6/3—左后軸速度傳感器;L6/4—右后軸速度傳感器;N30/4—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N73—電子點火開關控制單元;N80—轉向柱模塊控制單元;S110—左側多功能方向盤按鈕組;S111—右側多功能方向盤按鈕組
1.3.15 W204車型自適應制動器(ABR)部件位置
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N30/4) (基本變型,未裝配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且車型204.077/277/377除外)或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高級變型,裝配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或車型204.077/277/377)的執行數據及有效性:
? 車型204.0/2,始自2011年3月1日。
? 車型204.3,始自2011年6月1日。
截至2011年2月28日或2011年5月31日和始自2011年6月1日(車型204.9),只會使用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基本變型(未裝配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ABR系統部件位置如圖1-102所示。

圖1-102 ABR系統部件分布(始自2010年6月1日,截至2011年2月28日的車型204.0)
A1—儀表盤;A7/3—牽引系統液壓單元;B24/15—橫擺率、橫向和縱向加速度傳感器;B37—油門踏板傳感器;B64/1—制動真空傳感器(帶ECO啟動/停止功能的車輛);L6/1—左前軸轉速傳感器;L6/2—右前軸轉速傳感器;L6/3—左后軸速度傳感器;L6/4—右后軸速度傳感器;N3/9—共軌噴射系統柴油機(CDI)控制單元(裝配柴油發動機);N3/10—電控多端順序燃油噴注/點火系統(ME-SFI)[ME]控制單元(裝配汽油發動機);N10/1—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前側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10/2—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后側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15/3—電子變速箱控制系統控制單元(用于變速箱722.6);N15/5—電子換擋桿模塊控制單元(裝配變速箱722.6和722.9);N28/1—掛車識別控制單元(裝配拖車掛鉤);N30/4—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N49—轉向角傳感器;N73—電子點火開關控制單元;N80—轉向柱模塊控制單元;N135—方向盤電子設備;S9/1—制動燈開關;S11—制動液液位開關;S12—駐車制動指示器開關;S40/4—定速巡航控制桿(裝配定速巡航控制系統);S110—左側多功能方向盤按鈕組;S111—右側多功能方向盤按鈕組;Y3/8n4—完全集成式變速箱控制系統控制單元(裝配變速箱722.9)
1.3.16 W204車型電動可調式轉向柱(ESC)部件位置
車型204.0,ESC部件位置如圖1-103所示。

圖1-103 W204.0車型ESC部件位置
A1—儀表盤;A85—左前車門鎖;M20/1—轉向柱內/外調節電動機;M20/2—轉向柱上/下調節電動機;N10/1—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前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32/1—駕駛員座椅控制單元;N69/1—左前車門控制單元;N73—電子點火開關控制單元;N80—轉向柱模塊控制單元;S22—左前排座椅調節開關組;S59—轉向柱調節開關;S110—左側多功能方向盤按鈕組;S111—右側多功能方向盤按鈕組
1.3.17 W204車型車速感應轉向系統(PML)部件位置
從2011年3月1日起(車型204.0/2)或從2011年6月1日起(車型204.3),引入兩種變型的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N30/4):
? 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基本變型(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和車型204.077/277/377除外)。
? 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高級變型(裝配增強型限距控制系統或車型204.077/277/377)。
截至2011年2月28日或2011年5月31日并且從2011年6月1日起(車型204.9),只能使用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基本變型。PML系統部件位置如圖1-104所示。

圖1-104 W204.0車型PML系統部件分布(截至2011年2月28日)
1—膨脹容器;2—動力轉向泵;3—機油冷卻器;4—齒輪齒條式轉向機;L6/1—左前軸轉速傳感器;L6/2—右前軸轉速傳感器;L6/3—左后軸速度傳感器;L6/4—右后軸速度傳感器;N3/9—共軌噴射系統柴油機(CDI)控制單元(裝配柴油發動機);N3/10—電控多端順序燃油噴注/點火系統(ME-SFI)[ME]控制單元(裝配汽油發動機);N30/4—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Y10—控制單元車速感應轉向系統電磁閥;Y10/1—動力轉向泵的油量控制閥
1.3.18 W204車型無鑰匙啟動系統部件位置
W204車型無鑰匙啟動系統部件位置如圖1-105所示。

圖1-105 無鑰匙啟動系統部件分布
A1—儀表盤;A2/35—無鑰匙啟動系統行李廂天線;A2/39—無鑰匙啟動系統左后車門天線;A2/41—右后車門無鑰匙啟動系統天線;A2/61—無鑰匙啟動系統車內天線;A8/1—發射器鑰匙;A17/1—無鑰匙啟動系統左前車門拉手;A17/2—無鑰匙啟動系統右前車門拉手;A17/3—無鑰匙啟動系統左后車門拉手;A17/4—無鑰匙啟動系統右后車門拉手;A85—左前車門鎖;A85/1—右前車門鎖;A85/3—左后車門鎖;A85/4—右后車門鎖;A94/2—TV2和無鑰匙啟動系統天線放大器;M14/7—行李廂蓋中央鎖止電動機;M14/10—油箱蓋中央鎖止電動機;N3/9—共軌柴油機噴射(CDI)控制單元(裝配柴油發動機);N3/10—電控多端順序燃料噴注/點火系統(ME-SFI)[ME]控制單元(裝配汽油發動機);N10/1—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前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10/2—帶有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后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30/4—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控制單元;N69/1—左前車門控制單元;N69/2—右前車門控制單元;N69/5—無鑰匙啟動控制單元;N73—電子點火開關控制單元;S2/3—無鑰匙啟動系統啟動/停止按鈕;S88/8行李廂外部操作開關
1.3.19 2009款起W204車型保險絲與繼電器信息
內容適用于車型204.0/2始自2009年款,車型204.3、204.9,保險絲與繼電器盒位置如圖1-106所示。

圖1-106 保險絲與繼電器盒位置(車型204.0/2/3, 圖示為車型204.0)
F32—前部電氣預熔保險絲盒;F33—后部預熔保險絲盒(適用于車型204.0/2);F34—車內保險絲盒(截至2009年5月31日或裝配AMG高性能媒體);N10/1—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前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10/2—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后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
(1)前部預熔保險絲信息
此處資料適用車型204.0/2始自2009年款、截至2010年款,車型204.9截至2010年款。保險絲盒見圖1-107。

圖1-107 前部預熔保險絲盒的保險絲分配
1—跨接啟動點;21—發電機(G2)的連接;22—車載電氣系統蓄電池(G1)的連接;23—接地電容器連接器(適用于發動機156、642、646、651,車載電氣系統蓄電池位于行李廂內的右側);24—正溫度變化系數(PTC)暖氣增壓器(R22/3)的連接(裝配柴油發動機);25—接頭30z的連接;26—帶集成式控制的內燃機和空調風扇電動機(M4/7)的連接;27、31—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前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10/1)的連接;28—空調外殼(A32)的連接;29、30—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后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N10/2)的連接;32—車內保險絲盒(F34)的連接;F32—前部電氣預熔保險絲盒;f88~f91、f100、f101、f103~f105—保險絲

續表

(2)前部預熔保險絲盒的保險絲分配
①適用車型204.0/2始自2010年款,車型204.3、車型204.9始自2010年款,保險絲盒如圖1-108所示(圖示為不帶ECO啟動/停止功能的情況)。

圖1-108 前部電氣預熔保險絲盒
F32—前部電氣預熔保險絲盒
②適用車型204.0/2始自2009年款,車型204.3、204.9,保險絲盒如圖1-109所示(帶ECO啟動/停止功能的情況)。

圖1-109 行李廂中保險絲和繼電器盒的繼電器分配
F32—前部電氣預熔保險絲盒

續表

(3)駕駛室左側保險絲盒的保險絲分配
車型204.0/2/3,始自2013年款,帶AMG動力性能套件;車型204.0/2,始自2009年款,截至2010年款不帶AMG動力性能套件;車型204.9截至2010年款。圖1-110為駕駛室左側保險絲盒。

續表


圖1-110 駕駛室左側保險絲盒
F34—車廂內部保險絲盒;X—行駛方向
(4)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后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
SAM模塊保險絲與繼電器分布如圖1-111、圖1-112所示。

圖1-111 SAM模組保險絲與繼電器分布(截至2009年5月31日)
N10/2—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后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X—行駛方向

圖1-112 SAM模組保險絲與繼電器分布(始自2009年6月1日)
N10/2—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后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X—行駛方向
①繼電器信息

續表

②保險絲信息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5)發動機室左側保險絲和繼電器盒的繼電器與保險絲分配
適用車型204.0/2始自2009年款,車型204.3、車型204.9,保險絲與繼電器盒如圖1-113所示。

圖1-113 SAM模組保險絲與繼電器盒
N10/1—帶保險絲和繼電器模塊的前側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控制單元;X—行駛方向
①繼電器信息

續表

②保險絲信息

續表

續表

續表

(6)后預熔保險絲盒的保險絲分配
適用車型204.0/2始自2009年款,保險絲分布如圖1-114所示。

圖1-114 后預熔保險絲盒
111—預熔保險絲111(F33f111);112—預熔保險絲112(F33f112); 115—預熔保險絲115(F33f115);F33—后部預熔保險絲盒

1.3.20 2008款起W204保險絲與繼電器信息
(1)前置保險絲盒信息
前置保險絲盒安裝位置(Installation locations)如圖1-115所示。

圖1-115 前置保險絲盒位置
204車型系列裝備有兩款前置保險絲盒。
F32在所有發動機型號中,位于發動機室內右側,緊挨著空調進氣口,見圖1-116。

圖1-116 F32保險絲盒位置
F33僅用于裝備柴油發動機的車輛,位于行李廂右側,緊挨著車載電氣系統蓄電池(on-board electrical system battery)。
前置保險絲盒F32中包括有:
? 前置保險絲(Prefuses)。
? 靜態電流切斷繼電器(Quiescent current cutout relay)。
? 高溫保險絲(Pyrofuse)。
? 跨接啟動點(Jump-starting point)。
前置保險絲盒中的部件不能單獨更換。
前置保險絲盒F32的保險絲分配(Assignment):

(2)保險絲和繼電器盒中的繼電器分配(見圖1-117)

圖1-117 前SRB的繼電器分配

(3)后SRB的繼電器分配(見圖1-118)

圖1-118 后SRB的繼電器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