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危險化學品的環境危害

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各種化學品的產量大幅度增加,新化學品也不斷涌現,人們在充分利用化學品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化學廢物,其中不乏有毒有害物質。由于毫無控制地隨意排放及化學品其他途徑的泄放,嚴重污染了環境,并給人的生命帶來威脅。

據報載,2004年6月21日盤錦一輛運輸車未按規定將中油遼河石化分公司的廢渣卸到指定地點,私自在一家小工廠內坑池排放,造成120人硫化氫中毒。

如果因運輸工具傾翻、容器破裂等導致危險化學品流失,就可能對水、大氣層、空氣、土壤等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進而影響人的健康。另據報載,2004年7月16日,在浙江甬臺溫高速公路浙閩主線收費所前,一輛運載29.5t苯酚的槽罐車因剎車失靈,追尾撞上了一輛轎車后側翻,罐體破裂,苯酚全部泄漏,滲入橫陽支江上游,污染了20km的河流。

由此看來,如何認識化學品的環境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學品的污染,加強環境保護力度,已是人們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2.3.1 毒物進入環境的途徑

隨著工農業迅猛發展,有毒有害污染源隨處可見,而給人類造成的災害要數有毒有害化學品為最重?;瘜W品侵入環境的途徑幾乎是全方位的,其中最主要的侵入途徑可大致分為以下四種:

①人為施用直接進入環境,如農藥、化肥的施用等。

②生產廢物排放。在生產、加工、儲存過程中,作為化學污染物,以廢水、廢氣和廢渣等形式排放進人環境。

③事故排放。在生產、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由于著火、爆炸、泄漏等突發性化學事故,致使大量有害化學品外泄進入環境。

④人類活動中廢棄物的排放。在石油、煤炭等燃料燃燒過程中以及家庭裝飾等日常生活使用中直接排入或者使用后作為廢棄物進入環境。

2.3.2 對環境的危害

進入環境的有害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或潛在危險。

2.3.2.1 對大氣的危害

(1)破壞臭氧層

研究結果表明,含氯化學物質,特別是氯氟烴進入大氣會破壞同溫層的臭氧,另外,N2O、CH4等對臭氧也有破壞作用。

臭氧可以減少太陽紫外線對地表的輻射,臭氧減少導致地面接收的紫外線輻射量增加,從而導致皮膚癌和白內障的發病率大量增加。

(2)導致溫室效應

大氣層中的某些微量組分能使太陽的短波輻射透過加熱地面,而地面增溫所放出的熱輻射,都被這些組分吸收,使大氣增溫,這種現象稱為溫室效應。這些能使地球大氣增溫的微量組分,稱為溫室氣體。主要的溫室氣體有CO2、N2O、CH4、氟氯烷烴等,其中CO2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

溫室效應產生的影響主要有使全球變暖和海平面的上升。如全球海平面在過去的百年里平均上升了14.4cm,我國沿海的海平面也平均上升了11.5cm,海平面的升高將嚴重威脅低地勢島嶼和沿海地區人民的生產和生活。

(3)引起酸雨

由于硫氧化物(主要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在空氣中遇水蒸氣形成酸雨,對動物、植物、人類等均會造成嚴重影響。

(4)形成光化學煙霧

光化學煙霧主要有兩類:

①倫敦型煙霧。大氣中未燃燒的煤塵、二氧化硫,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混合并發生化學反應所形成的煙霧,稱倫敦型煙霧,也稱為硫酸煙霧。1952年12月5~8日,英國倫敦上空因受冷高壓的影響,出現了無風狀態和低空逆溫層,致使燃煤產生的煙霧不斷積累,造成嚴重空氣污染事件,在一周內導致4000人死亡,倫敦型煙霧由此得名。

②洛杉磯型煙霧。汽車、工廠等排入大氣中的氮氧化物或碳氫化合物,經光化學作用生成臭氧、過氧乙酸、硝酸酯等,該煙霧稱洛杉磯型煙霧。美國洛杉磯市20世紀40年代初有汽車250多萬輛,每天耗油約1600萬升,向大氣排放大量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汽車排出的尾氣在日光作用下,形成臭氧、過氧乙酰酯酸酰為主的光化學煙霧。1946年夏發生過一次危害;1954年又發生過一次很嚴重的大氣污染危害;在1955年的一次污染事件中僅65歲以上的老人就死亡400多人。

在我國蘭州西固地區,氮肥廠排放的NO2、煉油廠排放的碳氫化合物,在光作用下,也產生過光化學煙霧。

2.3.2.2 對土壤的危害

據統計,我國每年向陸地排放有害化學廢物2242萬噸,大量化學廢物進入土壤,可導致土壤酸化、土壤堿化和土壤板結。

2.3.2.3 對水體的污染

水體中的污染物概括地說可分為四大類:無機無毒物、無機有毒物、有毒無毒物和有機有毒物。無機無毒物包括一般無機鹽和氮、磷等植物營養物等;無機有毒物包括各類重金屬(汞、鎘、鉛、鉻)和氧化物、氟化物等;有機無毒物主要是指在水體中的比較容易分解的有機化合物,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有機有毒物主要為苯酚、多環芳烴和多種人工合成的具積累性的穩定有機化合物,如多氯醛、苯和有機農藥等。有機物的污染特征是耗氧,有毒物的污染特征是生物毒性。

①植物營養物污染的危害。含氮、磷及其他有機物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排水體,使水中養分過多,藻類大量繁殖,海水變紅,稱為“赤潮”,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劇減少,嚴重影響魚類生存。

②重金屬、農藥、揮發酚類、氧化物、砷化合物等污染物可在水中生物體內富集,造成其損害、死亡、破壞生態環境。

③石油類污染可導致魚類、水生生物死亡,還可引起水上火災。

2.3.2.4 對人體的危害

一般來說,未經污染的環境對人體功能是適合的,在這種環境中人能夠正常地吸收環境中的物質而進行新陳代謝。但當環境受到污染后,污染物通過各種途徑侵入人體,將會毒害人體的各種器官組織,使其功能失調或者發生障礙,同時可能會引起各種疾病,嚴重時將危及生命。

(1)急性危害

在短時間內(或者是一次性的),有害物大量進入人體所引起的中毒為急性中毒。急性危害對人體影響最明顯。

(2)慢性危害

少量有害物質經過長時期的侵入人體所引起的中毒,稱為慢性中毒。慢性中毒一般要經過長時間之后逐漸顯露出來,對人體的危害是慢性的,如由鎘污染引起的骨痛病變是環境污染慢性中毒的典型例子。

(3)遠期危害

化學物質往往會通過遺傳影響到子孫后代,引起胎兒畸形、致突變等。我國每年癌癥新發病人有150萬人,死亡110萬人,而造成人類癌癥的原因80%~85%與化學因素有關。我國每年由于農藥中毒死亡約1萬人,急性中毒約10萬人。

2.3.2.5 化學品的環境污染控制

①健全立法,加強執法力度;

②加強對重點有害化學品的環境管理;

③維護清潔生產,嚴格控制排放;

④強化危險廢物;

⑤加強教育,提高公眾意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汀县| 曲周县| 盐城市| 正镶白旗| 吴忠市| 和龙市| 玉山县| 灌阳县| 白水县| 抚松县| 弋阳县| 葫芦岛市| 仙居县| 平和县| 鹿邑县| 益阳市| 逊克县| 长白| 曲水县| 腾冲县| 岳池县| 和田县| 昂仁县| 当雄县| 霍山县| 彩票| 禄丰县| 黎川县| 华池县| 固镇县| 安宁市| 绥化市| 布拖县| 大余县| 八宿县| 利辛县| 穆棱市| 青海省| 曲阳县| 宁明县| 昭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