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城市道路網概述

城市道路網的規劃不僅關系到整個城市的交通問題,還關系到城市其他方面的發展,它是聯系整個社會的樞紐。城市各組成部分是通過城市道路網聯系起來的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道路網是編制城市規劃時擬定的,它從總體考慮,對每條道路都提出明確的目的與任務。因此,興建或改建一條城市道路網,首先須了解該路網在城市中的地位和意義,然后才能做出技術經濟合理的設計。

城市道路網由各類各級城市道路所組成。城市道路網一經形成,則大體上確定了城市用地布局和城區的輪廓,對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影響將會一直延續下去。因此,城市道路網的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并認真對待。按照城市交通工程的觀點,城市道路網規劃是城市交通規劃的繼續、發展和深入。根據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及交通規劃,以及對城市道路各用地分區間的道路交通需求,建立結構合理、主次分明、功能良好、完整暢通的城市道路網絡,對促進和加快城市建設與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城市道路網的規劃應能適應城市的將來發展、交通結構變化和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進性,要認真考慮實施規劃的可能性,通過對城市的規模、性質、形態、交通特點、城市經濟發展和財力等,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和綜合分析,結合各種交通規劃構思,提出若干備選方案,再經過社會、經濟、技術和環境等方面的效益評價,分析各個方案的優劣,以供最終的決策。

一、城市道路網的特點

建國50多年來,我國發展了一大批城市,也擴建和改造了一些舊城,其中城市人口和車輛交通增加得很快,各個城市都投入很多資金來建設道路,但道路所發揮的效果卻很不理想。有的僅是交通阻塞地點的轉移,或者是路越拓越寬,交通越來越集中,道路依然不暢;有的城市連年埋設地下管道,路面標高越加越高,使地面排水方向倒流;原來可以走公交車的道路,因為行道樹樹枝限制凈空,反而不能通行等。為什么在城市道路建設中產生這些問題,關鍵是不了解城市道路網具有的特點。

城市道路網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城市道路網構成城市區劃和用地的骨架 路網的結構形式,特別是主干路網的確定,不僅影響城市的區域的劃分,而且影響各地塊的合理使用。在城市總體規劃階段,必須對城市干道網做出規劃,以適應城市總體用地布局的需要。在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必須對支路做出相應的規劃,進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網,以適應城市用地開發建設的需要。

(2)城市道路網交通組成比較復雜,要求功能多樣 城市道路與公路不同,其交通組成是比較復雜的,路段上不僅有各種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而且車輛流量、行人流量、流向復雜多變。城市道路網除要滿足交通功能和城市服務功能外,還要體現城市布局結構、提供公共空間功能和防火救災功能。因此,各類各級道路的性質、技術標準、道路橫斷面形式、道路組成、交叉口類型等,均應當體現城市交通特點。

(3)對景觀及環境要求高 城市道路景觀是在城市道路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構筑物、綠化、小品等組成的各種物理形態。城市道路網是組織城市各部分的“骨架”,也是城市景觀的窗口,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形象。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周邊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都要求我們要十分重視城市道路的景觀設計。

城市總平面布局是否合理、美觀,與城市道路網(特別是干道網)有直接的關系。合理有序、富有韻律、協調均衡的城市道路網,道路兩側精心設計的建筑、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等,將構成一幅美好和諧的城市畫卷,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在城市道路網規劃中,要運用人、建筑、植物、水體、景觀小品等構成要素,以一定的技術和藝術規律為指導,充分發揮其綜合功能,因地、因時制宜地選擇各類城市景觀、進行合理規劃布局,形成有機的城市景觀,以便創造衛生、舒適、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

二、城市道路網規劃的主要任務

城市道路網規劃是城市交通規劃的繼續和深入,城市交通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部分。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及城市規劃,對城市各用地分區間的道路交通需求、景觀要求、自然地形條件等,建立結構合理、主次分明、功能良好、連續通暢、安全環保的城市道路網絡,對確保城市經濟與社會快捷、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城市道路網規劃設計的主要任務,就是以城市交通規劃中對城市客貨運輸預測分析為依據,以國家現行的有關規范、設計標準和編制辦法為準繩,在城市道路網規劃中,主要應確定城市道路網結構形式;確定主干道性質、走向及紅線寬度;確定道路橫斷面形式、交叉口位置和形式;確定停車場位置及繪制路網圖和編寫規劃說明書等。

三、城市道路網規劃的基本要求

在進行城市道路網規劃時,除主要考慮城市用地功能分區和交通運輸的要求外,要結合城市當地的自然條件,考慮城市環境保護、建筑藝術布局,結合地面水的排除、管網布置以及鐵路和其他各種人工構筑物的關系等,并且需要對現有道路網和建筑物等情況予以足夠的重視。具體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一)滿足城市道路交通運輸需求

城市道路網絡是城市綜合交通體系中的一個子系統,道路網規劃應力求做到使城市各分區之間有方便、迅速、安全和經濟的交通聯系,能形成全市道路交通干道系統,滿足城市中以速度為主要要求的長距離出行;在城市各分區內部則要形成工作、生活性道路,滿足以交通容量為主要要求的短距離出行,以方便城市客貨流的集散。

我國城市道路中的快速路和主干路在道路網系統中主要起“通”的作用,要求通過的機動車具有較高的行駛速度。次干路兼有“通”和“達”的功能,在次干路兩側一般都有大量的沿街商貿、文化衛生建筑設施及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并且次干路與支路直接相連,對于城市客貨流運輸在支路上的集散以及在快速干道上的運輸起到承接轉換的作用。因此要求次干路能具有較大的交通容量,而對機動車行駛速度則不能有過高要求。支路主要起“達”的作用,它深入到城市各分區內部,交通過程中最初的“集”和最終的“散”是支路的主要功能。

(1)道路的等級和功能必須同毗鄰道路的用地(道路兩旁及兩端的用地)性質與規模相協調。道路兩旁的土地使用決定了聯系這些用地的道路上將會有什么類型、性質和數量的交通,決定了道路的功能;反之,一旦確定了道路的性質和功能,也就決定了道路兩旁的土地應該如何使用。如果某條道路在城市中的位置決定了它是一條交通性的道路,那么就不應該在道路兩側(及兩端)安排可能產生或吸引大量人流的生活性用地,如居住、商業服務中心和大型公共建筑;如果是生活性道路,則不應該在其兩側安排會產生或吸引大量車流、貨流的交通性用地,如大中型工業、倉庫和運輸樞紐等。

(2)城市道路系統完整,交通均衡分布道路系統規劃應與城市用地規劃結合,做到布局合理,盡可能地減少交通。減少交通并非減少居民的出行次數和貨物的運量,而是減少出行距離和不必要的往返運輸和迂回運輸。要盡可能把交通組織在城市分區或組團的內部,減少跨越分區或組團的遠距離交通,并做到交通在道路系統上的均衡分布。

在道路系統規劃中應注意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集中就是把相同性質、功能要求的交通相對集中起來,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分散就是盡可能使交通均勻分布,簡化交通矛盾,同時盡可能為使用者提供多種選擇機會。所以,在規劃中應特別注意避免單一通道的做法,對于每一個交通需要,都應提供兩條以上的路線(通道)為使用者選擇。

(3)道路系統要有利于實現交通分流。道路系統應滿足不同功能交通(快速與常速、交通性與生活性、機動與非機動、車與人等)的不同要求。一個城市的道路系統規劃要有利于根據交通的發展要求,逐步形成快速與常速、交通性與生活性、機動與非機動、車與人等不同的系統,如快速機動系統(交通性)、常速混行系統(又可分為交通性和生活性兩類)、公共交通系統(如公共汽車專用道)、自行車系統和步行系統,使每個系統都能高效率地為不同的使用對象服務。

(4)道路系統應與城市對外交通有方便的聯系。城市內部的道路系統與城市間道路系統即要有方便的聯系,又不能形成相互沖擊和干擾。公路作用不能和城市內部的道路系統相混淆。注意城市對外的交通聯系要有一定的機動性和留有一定的發展余地,使之與城市出入口道路、區域公路網有順暢的聯系和良好的配合。同時,城市道路系統又要與鐵路站場、港口碼頭和機場又方便的聯系,以滿足對外交通的客貨運輸要求。

(二)滿足城市用地布局及景觀環境的要求

城市用地是城市規劃區范圍內賦以一定用途和功能的土地的統稱。是用于城市建設和滿足城市技能運轉所需要的土地。城市道路網規劃應當緊密結合城市用地規劃,為城市建設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城市道路是劃分城市各分區或各類用地的界限,并構成城市用地布局的骨架。道路網分割形成的城市用地分區形態,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中土地利用規劃相適應,滿足各類用地的基本要求;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中景觀環境規劃相適應,結合城市綠地、水體、人文歷史、地形地貌特征組織城市道路景觀,形成自然和諧的城市風貌,給人以濃厚的生活氣息、豐富的動感和美好的感受。這是對現代城市用地布局及景觀環境的綜合要求。

城市道路的布局還應當考慮城市建筑的通風和日照。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風道,關系到城市空氣的質量,因此主要道路的走向既要考慮有利用通風,又要考慮有利于抵御冬季寒冷空氣或夏季臺風等災害性風的正面襲擊,還要考慮道路的走向為兩側建筑創造良好的日照采光條件。

(三)滿足各種市政公用設施布設的要求

市政公用設施是城市中的重要組成,它對于保障城市生產秩序和人民生活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規劃和設置不符合要求,不僅會給市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而且也會給國家財產造成重大損失。

市政公用設施包括兩方面,即市政設施和公用設施。其中,市政設施包括城市道路、城市橋涵、城市排水設施、城市防洪設施、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公用設施包括城市供水設施、城市供熱設施、城市燃氣設施、城市公共客運交通設施、通訊設施等。

市政公用設施管線設施,一般是沿著城市道路進行敷設的。各種管線的平縱走向和埋設要求都與道路網布局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在城市道路的平面、橫斷面、縱斷面規劃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滿足各類市政管線的布設要求,為其提供必要的布設空間。

現代城市交通發展趨勢表明,城市道路規劃還應充分考慮沿線公交線路(如輕軌、快速公交系統)及公交站點的位置;主干道路應考慮滿足布設過街人行天橋和過街地下通道的要求。

(四)滿足防災救災及緊急疏散的要求

城市是人口密集、事故繁發、災害較多的地方,滿足防災救災及大型公共活動緊急疏散的要求,是確保城市廣大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關鍵,也是在城市道路網規劃中的重點。城市防災交通工程的重點就是對城市生命線系統的防護。一般而言,城市生命線系統包括交通運輸系統,自來水供給系統,電力、煤氣等能源供應系統,信息保障系統等。

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城市生命線系統研究的內容,是如何保障生命線系統的基本正常工作,這是城市生命線系統研究的第一個主要內容。在災害發生時,必須首先保證城市交通道路的暢通,從而保障城市生命線系統能夠基本保持正常運行,只有如此才能盡可能減少災害損失,盡量縮短救災所需要的時間,為救災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礎保證。

城市的體育場、展覽館、廣場、劇院、街道、商場、居民區、旅游景區等,都是人口密集的場所,也是最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地方。在進行城市道路網規劃時,應結合城市大型公共設施和具體情況,考慮城市大型公共集會(活動)的緊急疏散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巴河县| 临夏县| 久治县| 漳平市| 布拖县| 桂平市| 兴仁县| 沭阳县| 磐石市| 康定县| 泰顺县| 高阳县| 酒泉市| 台前县| 阿拉尔市| 贺州市| 安达市| 普安县| 屯门区| 密云县| 海城市| 绥棱县| 苍溪县| 铁力市| 息烽县| 洪湖市| 曲沃县| 司法| 南皮县| 抚顺县| 皮山县| 上杭县| 金阳县| 文昌市| 恭城| 榆中县| 惠水县| 仁布县| 曲水县| 惠东县|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