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鉚工入門·考證一本通
- 石勇博主編
- 512字
- 2020-05-19 17:03:46
3.1.5 矯正扭曲
在鉚工、鉗工工作中,常會遇到扭曲矯正,是矯正工作中難度最大的一種,以下分析總結出產生扭曲的基本原理與最佳矯正方法。
(1)產生扭曲的基本原理
形成扭曲和矯正扭曲原理分析圖如圖3-29所示。板條經在斜口剪床剪切后,因為受到一個斜方向的剪力,使剪后的扁鋼條產生了扭曲??梢宰鲞@樣一個試驗:剪一塊0.2mm×50mm×200mm的鋁板條,以手作壓力,沿著A—A方向槽制后形成正圓,沿B—B或者C—C方向槽制后分別得到以A—A為對稱軸的不同方向的扭曲板。

圖3-29 形成扭曲和矯正扭曲的基本原理
產生扭曲的基本原理為:以A—A為對稱軸(或者近似對稱,此軸線范圍未產生扭曲),任一對稱位置產生了寬度上的反方向的位移,如圖中的M點,這即為扭曲的實質。
(2)矯正扭曲的方法
①低效方法。在臺鉗上或者在兩立限位鐵中放置扭曲板條,用扳手反方向扳折,從端頭往中間逐段進行;而后調頭,也是由端頭至中間。這種方法也能實現矯正目的,但是效率很低。
②高效方法。如圖3-30所示,為高效手工矯正扭曲扁鋼條方法,把扁鋼條的中部夾于臺鉗上,此夾力應緊些,以增加矯正效果。通過扳手由中向外逐段扳扭,并遵循矯枉過正的原則進行,便可以高效地得以矯正。

圖3-30 手工矯正薄扁鋼條扭曲的最高效方法
1~4—矯扭曲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