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鉚工入門·考證一本通
- 石勇博主編
- 1725字
- 2020-05-19 17:03:40
2.2.3 鏨削
(1)鏨削的概念
對金屬用手錘打擊鏨子進行切削加工,這項操作叫做鏨削。
目前鏨削通常用來鏨掉鍛件的飛邊、鑄件的毛刺以及澆冒口,鏨掉配合件凸出的錯位、邊緣及多余的一層金屬,分割板料及鏨切油槽等。鏨削用的工具,主要是手錘與鏨子。
(2)鏨削方法
①握鏨法。
a.正握法手心向下,用虎口夾住鏨身,拇指和食指自然伸開,其余3指自然彎曲靠攏握住鏨身,如圖2-51(a)所示。露出虎口上面的鏨子頂部不宜過長,通常在10~15mm。露出越長,鏨子抖動越大,錘擊準(zhǔn)確度也就越差。這種握鏨方法適用于在平面上進行鏨削。

圖2-51 握鏨方法
b.反握法。如圖2-51(b)所示,手心向上,手指自然捏住鏨身,手心懸空。這種握法適用于小量的平面或者側(cè)面鏨削。
c.立握法。如圖2-51(c)所示,虎口向上,拇指放在鏨子一側(cè),其余4指放在另一側(cè)捏住鏨子。這種握法用于垂直鏨切工件,比如在鐵砧上鏨斷材料。
②握錘與揮錘。
a.握錘方法有緊握錘與松握錘兩種,如圖2-52與圖2-53所示。緊握錘是從揮錘到擊錘的全過程中,全部手指一直緊握錘柄。松握錘是在錘擊開始時,全部手指將錘柄緊握,隨著向上舉手的過程,逐漸依次地將小指、無名指以及食指放松,而在錘擊的瞬間迅速地將放松了的手指全部握緊并加快手臂運動,這樣,可以加強錘擊的力量,并且操作時不易疲勞。

圖2-52 緊握錘法

圖2-53 松握錘法
b.揮錘方法。
·腕揮。如圖2-54所示,腕部的動作揮錘敲擊。腕揮的錘擊力小,適用于鏨削的開始與收尾以及需要輕微錘擊的鏨削工作。

圖2-54 腕揮
·肘揮。如圖2-55所示,借助手腕和肘的活動,也就是小臂揮動。肘揮的錘擊力較大,應(yīng)用廣泛。

圖2-55 肘揮
·臂揮。是腕、肘以及臂的聯(lián)合動作。揮錘時,手腕和肘向后上方伸,并將臂伸開,如圖2-56所示。臂揮的錘擊力大,比較適用于大錘擊力的鏨削工作。

圖2-56 臂揮
③站立位置。在鏨削時的站立位置很重要。若站立位置不適當(dāng),操作時既別扭,又容易疲勞。如圖2-57所示為正確的站立位置。錘擊時眼睛要看在鏨子刃口和工件接觸處,才能順利地操作和保證鏨削質(zhì)量,并且手錘也不易打在手上。

圖2-57 在鉗臺前鏨削時的站立位置
④鏨削方法實例。
a.鏨斷。工件鏨斷方法有兩種:一是如圖2-58所示,在虎鉗上鏨斷;二是如圖2-59所示,在鐵砧上鏨斷。要鏨斷的材料其厚度與直徑不能過大,板料厚度在4mm以下,圓料直徑在13mm以下。

圖2-58 在虎鉗上鏨斷板料和圓料

圖2-59 在鐵砧上鏨斷
b.鏨槽。鏨削油槽的方法是:先在軸瓦上畫出油槽線。比較小的軸瓦可夾在虎鉗上進行,但夾力不能過大,避免軸瓦變形。鏨削時,鏨子應(yīng)隨軸瓦曲面不停地移動,使鏨出的油槽光滑和深淺均勻,如圖2-60所示。鍵槽的鏨削方法是:先畫出加工線,再在一端或者兩端鉆孔,將尖鏨磨成適合的尺寸,再進行加工,如圖2-61所示。

圖2-60 鏨油槽

圖2-61 鏨鍵槽
c.鏨平面。要先將尺寸界限畫出,被鏨工件的寬度應(yīng)窄于鏨刃的寬度。夾持工件時,界線應(yīng)露在鉗口的上面,但不宜太高,如圖2-62所示。每次鏨削厚度為0.5~1.5mm,并且一次鏨得不能過厚或太薄。過厚,則消耗體力大,也易損壞工件;而太薄,則鏨子將會從工件表面滑脫。當(dāng)工件快要鏨到盡頭時,為防止將工件棱角鏨掉,須調(diào)轉(zhuǎn)方向從另一端鏨去多余部分,如圖2-63所示。

圖2-62 鏨平面

圖2-63 從另一端鏨削
平面寬度大于鏨子時,先要用尖鏨在平面鏨出若干溝槽,將寬面分成若干窄面,然后用扁鏨鏨去窄面,如圖2-64所示。

圖2-64 鏨削較寬平面
⑤鏨削中防止產(chǎn)生廢品和安全技術(shù)為避免產(chǎn)生廢品和保證安全,除了思想上不能疏忽大意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a.鏨削脆性金屬時,要從兩邊向中間鏨削,避免邊緣棱角鏨裂崩缺。
b.鏨子應(yīng)經(jīng)常刃磨鋒利。刃口鈍了,則效率不高,并且鏨出的表面也較粗糙,刀刃也易崩裂。
c.鏨子頭部的毛刺要經(jīng)常磨掉,以防傷手。
d.發(fā)現(xiàn)錘柄松動或損壞,要立即裝牢或者更換,防止錘頭飛出發(fā)生事故。
e.鏨削時,最好周圍有安全網(wǎng),防止鏨下來的金屬碎片飛出傷人。鏨削時操作者最好戴上防護眼鏡。
f.確保正確的鏨削角度。若后角太小,即鏨子放得太平,用手錘錘擊時,鏨子容易飛出傷人。
g.鏨削時鏨子和手錘不準(zhǔn)對著旁人,操作中握錘的手不準(zhǔn)戴手套,防止手錘滑出傷人。
h.錘柄不能沾有油污,避免手錘滑脫飛出傷人。
i.每鏨削兩三次后,可把鏨子退回一些。刃口不要老是頂住工件,這樣,隨時可觀察鏨削的平整度,又可以使手臂肌肉放松一下,下次鏨削時刃口再頂住鏨處。這樣有節(jié)奏地工作,效果較好。
- 現(xiàn)代機械加工新技術(shù)
- 數(shù)控車床加工技術(shù)
- 建筑鋼結(jié)構(gòu)焊接工程應(yīng)用技術(shù)及案例
- 感應(yīng)熱處理技術(shù)300問
- 車工36“技”
- 模具專業(yè)英語教程(第2版)
- 現(xiàn)代加工技術(shù)
- 等溫淬火球墨鑄鐵(ADI)理論、生產(chǎn)技術(shù)及應(yīng)用
- 數(shù)控機床電氣控制技術(shù)基礎(chǔ)
- NX數(shù)控銑編程基礎(chǔ)與實例
- 設(shè)計師職業(yè)培訓(xùn)教程:SolidWorks 2015中文版模具設(shè)計培訓(xùn)教程
- 金屬切削機床(第3版)
- UG NX 10.0多軸數(shù)控加工典型實例詳解(第3版)
- 機械加工工藝(第3版)
- 現(xiàn)代焊接工程手冊·容器鍋爐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