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2 環(huán)氧樹脂阻燃性能測試方法

材料阻燃性能測試方法根據(jù)試件大小可分為實驗室試驗、中型試驗及大型試驗三類,但前兩類最常用。根據(jù)被測阻燃參量不同,分為兩類,一類是點燃性和可燃性(如點燃溫度和極限氧指數(shù)溫度)試驗;另外一類是火焰?zhèn)鞑バ栽囼灐?/p>

(1)點燃性和可燃性試驗

點燃性試驗可檢驗環(huán)氧樹脂是否易由對流或輻射熱點燃或由火焰點燃。點燃試驗的變量有點燃源的類型、空氣流速、被點燃材料的初溫、試件相對于點燃源的位置等。在點燃試驗中,最受人們重視的是氧指數(shù)試驗。如氧指數(shù)只是作為一個材料點燃性的指標,則它在區(qū)別和比較點燃性上是相當合理和有用的;但作為復合材料的易燃性標準,則很可能造成誤解,因為在氧指數(shù)試驗中,很多有關材料點燃性的參數(shù)均未考慮。

極限氧指數(shù)(LOI)定義為在規(guī)定條件下,試樣在氮、氧混合氣體中,維持平穩(wěn)燃燒所需的最低氧濃度(體積分數(shù))。

測定氧指數(shù)的設備為氧指數(shù)儀,它由玻璃燃燒筒、試樣夾及流量控制系統(tǒng)組成。玻璃燃燒筒為一根高450mm、最小內(nèi)徑75mm、頂部出口內(nèi)徑40mm的耐熱玻璃管,垂直固定在可通過氧、氮混合氣的基座上,筒內(nèi)填裝有80~100mm高、直徑為3~5mm的玻璃珠,用以平衡氣流。在玻璃珠上方裝有金屬網(wǎng),以防下落的碎片阻塞氣體入口和配氣通路。基座上部為試樣夾具。氧指數(shù)點火器為一根金屬管,其末端內(nèi)徑(2±1)mm,能插入燃燒筒內(nèi)點燃試樣。點火器的燃料可為丙烷氣、丁烷氣、石油液化氣或天然氣。點火器火焰的長度在噴嘴豎直向下時應為(16±4)mm。試樣尺寸80~150mm(長)×10mm(寬)×4mm(厚),數(shù)量為10。

極限氧指數(shù)試驗程序如下。

將樣條垂直固定在燃燒筒中,使氧、氮混合氣流由下向上流過,點燃試樣頂端,觀察試樣燃燒情況。在不同氧濃度中試驗一組試樣,以測定剛好維持試驗平穩(wěn)燃燒時的最低氧濃度。具體操作程序如下。

將經(jīng)過狀態(tài)調(diào)節(jié)的試樣安裝于試樣夾具上,再將夾具垂直置于燃燒筒的中心,并使試樣低于燃燒筒頂至少100mm。

調(diào)節(jié)氣體控制裝置,用氧濃度適當?shù)幕旌蠚猓裕?0±10)mm/s的速率洗滌燃燒筒至少30s。把點火器噴嘴插入燃燒筒內(nèi),使火焰的最低可見部分接觸試樣頂端并覆蓋整個頂表面,但不要使火焰接觸試樣的棱邊和側(cè)表面。每隔5s左右移開火焰一下,移開時間以恰好能判明試樣整個頂表面是否全部著火為限。在確認試樣頂表面著火后,立即移去點火器,并開始計時或觀察試樣燃燒的長度。點燃試樣時,火焰作用時間最長為30s。若在30s內(nèi)不能點燃,則應增大氧濃度,繼續(xù)點燃,直至在30s內(nèi)點燃為止。

測定氧指數(shù)時,系通過改變氧濃度,以火焰前沿恰好達到試樣標記處的氧濃度計算材料的LOI,并以三次試驗結(jié)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值。

測定LOI時,還要記錄材料的燃燒特性,如熔滴、煙灰、成炭、漂游性、灼燒、余輝或其他情況等。若出現(xiàn)無焰燃燒時,則應說明無焰燃燒情況或包括無焰燃燒時的氧指數(shù)。

進行第二次LOI測定時,應取出試樣,擦凈燃燒筒和點火器表面的污物,使燃燒筒的溫度恢復常溫或另換一個溫度為常溫的燃燒筒。

在環(huán)氧樹脂材料可燃性測定試驗中,LOI測定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很多可燃性試驗,其結(jié)果都是“通過”或“不通過”,或者將材料劃定阻燃性等級,但LOI測定的結(jié)果是量化的,通過量化也可以將材料劃分等級:LOI≥32%,B1級;LOI≥26%,B2級。

(2)火焰?zhèn)鞑バ栽囼?/h5>

在環(huán)氧樹脂阻燃性能試驗方法中,水平及垂直燃燒性能最具有代表性,應用也較廣泛,此法測定材料表面火焰?zhèn)鞑バ阅埽湓硎撬交虼怪眾A住試樣一端,對試樣自由端施加規(guī)定的點火源,通過測定線性燃燒速率(水平法),或有焰燃燒及無焰燃燒時間(垂直法)等來評價試樣的阻燃性能。

①材料水平燃燒試驗方法。水平垂直燃燒測定儀是按照國家標準GB/T 2408—2008《塑料燃燒性能的測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中的有關規(guī)定設計制造的。

試樣長度(125.0±5.0)mm,寬(13.0±0.3)mm,厚(3.0±0.2)mm。在距試樣點燃端25mm和100mm處,與試樣長軸垂直,各劃一條標線(分別稱為第一標線和第二標線)。

安裝試樣時,用夾具夾緊試樣遠離第一標線的一端,使試樣長軸水平,其橫截面軸線與水平方向成45°角。將金屬水平網(wǎng)固定在試樣下,與試樣最低的棱邊相距10mm,金屬網(wǎng)邊緣與試樣自由端對齊。

試驗程序:按規(guī)定裝好試樣,在離試樣約150mm處點燃本生燈,使在燈管為豎直位置時產(chǎn)生(20±2)mm高的藍色火焰。將本生燈移到試樣自由端較低的邊上,向試樣端部傾斜,與水平方向約成45°角,使試樣自由端的(6±1)mm長度承受火焰。向試樣施加火焰30s,撤去本生燈。若施焰時間不足30s,火焰前沿已達第一標線,則立即停止施焰。若此時試樣繼續(xù)燃燒(包括有焰燃燒和無焰燃燒),則測定燃燒前沿從第一標線到燃燒終止時的燃燒時間t和從第一標線到燃燒終止時的燒損長度L。若燃燒前沿越過第二標線,則測定燃燒從第一標線至第二標線所需時間t,此時的燒損長度L。若燃燒前沿越過第二標線,則測定燃燒從第一標線至第二標線所需時間t,此時燒損長度L記為75mm。重復上述操作,共試驗三根試樣。

結(jié)果計算及試樣分級如下。

試樣的線性燃燒速率v(mm/min)由下式計算:

v=60L/t

式中,L為燒損長度,mm;t為燃燒時間,s。

對GB/T 2408—2008,按點燃后的燃燒行為,試樣材料可分為下列四級。

FH-1:移開點燃源后,火焰即滅火,燃燒前沿未達到25mm標線。

FH-2:移開點燃源后,火焰即滅火,燃燒前沿越過25mm標線,但未達到100mm標線。在此級別中,應把燒損長度寫進分級標志中。例如,當L=70mm時,記為FH-2-70mm。

FH-3:移開點燃源后,燃燒前沿越過100mm標線。對厚13mm的試樣,v≤40mm/min;對厚小于3mm的試樣,v≤75mm/min。在此級別中,應把燃燒速率寫進分級標志中。例如,F(xiàn)H-3-30mm/min。

FH-4:除v大于FH-3級別外,其余都與FH-3相同。在此級別中,也應把燃燒速率寫進分級標志中。例如,F(xiàn)H-4-60mm/min。

如測試三根試樣的分級不一致,則應以最高等級作為該材料的級別。

②材料垂直燃燒試驗方法。在垂直燃燒試驗中,材料試樣應垂直放置,而試樣的點燃是由下端開始的,所以試件上端能被燃燒所產(chǎn)生的熱量預熱,因而通過垂直燃燒試驗比通過水平燃燒試驗更加困難。而且,通過垂直燃燒試驗的材料應能自熄。

設備為符合GB/T 2408—2008標準的水平垂直燃燒測定儀。試樣每組5根。

安裝試樣時,用支架夾具夾住試樣上端6mm,使試樣長軸豎直,試樣下端距水平鋪置的干燥醫(yī)用脫脂棉約為300mm。脫脂棉層尺寸為50mm×50mm,最大未壓縮厚度為6mm。

試驗程序如下。

按規(guī)定安裝好試樣,點燃本生燈,將燈火焰對準試樣下端面中心,并使燈管頂面中心距試樣下端面10mm。點燃試樣10s,在點燃過程中,應移動本生燈,使上述距離仍保持為10mm。如在施加火焰時,試樣有熔融物或燃燒物滴落,則應將本生燈傾斜45°并后退,以防滴落物落入燈管中,同時保持試樣在本生燈管頂面中心距離仍為10mm。對試樣施加火焰10s后,應將本生燈移至離試樣至少150mm處,同時測定試樣的有焰燃燒時間t1。當試樣有焰燃燒停止后,再次對試樣施焰10s,且仍需保持試樣與本生燈口相距10mm。施焰完畢,移走本生燈,測定試樣的有焰燃燒時間t2和無焰燃燒時間t3。此外,還應觀察試樣燃燒時是否有滴落物及滴落物是否引燃脫脂棉,以及有無燃燒蔓延到夾具的現(xiàn)象。

結(jié)果計算及試件分級如下。

每組5根試樣有焰燃燒時間總和tf按下式計算:

  

式中,t1i為第i根試樣第一次施焰后的有焰燃燒時間,s;t2i為第i根試樣第二次施焰后的有焰燃燒時間,s。

根據(jù)GB/T 2408—2008,按試樣的燃燒行為,將材料分成FV-0、FV-1、FV-2三級,如表2.2所示。

表2.2 FV分級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滨县| 东乡县| 平远县| 临沧市| 厦门市| 彰化市| 西华县| 唐山市| 开平市| 昌江| 湟中县| 渑池县| 霍林郭勒市| 亚东县| 呼图壁县| 卢湾区| 诸城市| 莫力| 通渭县| 和顺县| 宝坻区| 张家港市| 若尔盖县| 蓝山县| 宜良县| 西乌珠穆沁旗| 女性| 九江市| 获嘉县| 茌平县| 桐庐县| 山阴县| 康乐县| 成都市| 庆阳市| 望奎县| 紫阳县| 清远市| 淮南市| 英超| 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