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童裝設計
  • 楊妍 吳彩云 徐崔春編著
  • 2076字
  • 2020-05-19 16:02:08

第一節 童裝的概念及其發展簡史

兒童是相對特殊的群體,兒童各個年齡階段的生長變化和心理特征是童裝設計的重要依據。兒童與服裝的關系密切,服裝既是他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他們親密的“伙伴”,是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生理和心理訴求的外在體現。

一、童裝的概念

童裝即兒童服裝,是指未成年人穿著的服裝。包括嬰兒(0~1歲)、幼兒(1~3歲)、學齡兒童(即小童)(4~6歲)、少年兒童(7~12歲)和大童(13~17歲)各年齡段兒童的著裝。童裝是兒童與衣服的總和,是體現兒童、服裝、環境三者之間的組合關系,是未成年人著裝后的一種狀態。由于兒童的心理不成熟、身體發育快、變化大,好奇心強且沒有完整的行為控制能力,所以童裝設計更強調服裝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裝飾性(圖1-1、圖1-2)。

../../1.jpg

圖1-1 強調整體童裝搭配設計(作者:計海倫)

../../36.jpg

圖1-2 強調童裝安全性的童裝設計(作者:楊妍)

二、童裝發展簡史

18世紀末期童裝設計才確立起來,在這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兒童的穿著就是成人服裝的小型化,這并不能充分體現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那時兒童的穿著與成人的款式一樣,都是相同低領的衣服、裙撐和馬褲。

1. 外國童裝發展史

19世紀末期,西方童裝開始有別于成人服裝,其設計也逐漸體現了與兒童發育相適應的功能性特征。在這段時間內,童裝多以手工制作為主,同時注重童裝的實用性和經濟性,如將衣服整體做得偏大一點,以適應兒童身體快速發育帶來的變化;將童裝縫制得很結實,以便傳給年齡小的孩子使用(或者下一代)。同時受工業革命的影響,部分生產廠家開始生產和出售童裝,但在服裝款式上并沒有很豐富。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童裝業的發展緊隨女裝業。后來女性開始走出家庭參加社會工作無暇制作服裝,童裝才真正開始商業化生產和銷售。同時,生產廠家抓住機遇,利用工業化技術生產出一批比家庭縫制更結實、更耐用的服裝,專業機械的誕生比家庭縫制的按扣、拉鏈更先進,還能完成許多工人無法實現的工藝,工藝技術的提升和大規模的生產從另一方面也促進了童裝業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生產廠家開始將童裝的尺碼標準化,童裝的發展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起初童裝的尺碼很簡單,伴隨著童裝種類和細分的出現,發展成了分類齊全的號型系統。

20世紀40年代,電影和錄音機開始走進美國人的生活,許多家長開始模仿電影中的明星來裝扮自己的兒女,特別是青少年,他們擁有一定的審美意識,并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于是嘗試把自己打扮得像自己崇拜的電影、音樂明星。50年代,電視進入美國家庭,引起了童裝業的巨大變革,孩子們喜歡看電視也喜歡看廣告,適合不同年齡的電視節目可以幫助每個年齡段的觀眾了解流行的服裝款式。不論是學齡前的兒童電視教育節目還是后來風靡全球的米老鼠俱樂部,都成了當時孩子和家長追求的著裝打扮模仿對象。美國洛杉磯地區的服裝生產廠家和零售商,借用電視帶來的效應,開始不斷地擴大童裝市場。

21世紀,現代高科技技術的應用進一步促進了童裝業的發展,計算機輔助操作系統讓童裝設計中某些部分實現了自動化、機械化生產。對生產商而言,計算機和互聯網可以幫助他們對童裝的流行趨勢做出更快的反應,他們在網絡上尋找全球合作商(面料廠家、生產廠家、零售商等),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同時也不斷刺激著童裝業的發展。如今,童裝最基本的要求已不再是原始的驅寒保暖,而是童裝的時尚化(圖1-3)。社會發展不斷為童裝設計提出新的要求,并且體現在許多著名童裝設計師的設計作品中,不過童裝設計必須從商業的角度去看,童裝業要有時尚感但并不是完完全全的時尚化,在設計中既要注重童裝的個性表達也要注重其文化內涵(圖1-4)。

圖片/1-3.jpg

圖1-3 現代技術生產下的女童裝

../../3.jpg

圖1-4 印有卡通圖案的男童裝(作者:楊妍)

2. 中國童裝發展史

從嚴格意義上講,中國古代兒童的著裝僅僅只是成人衣服的縮小版,或是父母為保佑孩子健康而制作的小馬甲、小馬褂等(圖1-5),這些都不能體現童裝設計的概念。中國童裝是從20世紀30年代洋裝進入中國后,伴隨著近代服飾發展而誕生出來的,是中外服飾結合的產物。由于中國童裝業起步較晚,對兒童生理、心理缺乏科學的研究,造成童裝設計更多的是注重御寒、遮羞、保暖等功能,以至于一件衣服長者穿完幼者接著穿。早期的童裝季節性不強,時代感薄弱,色彩暗淡、款式陳舊,無法體現兒童身心發育狀況和童裝文化思想。

圖片/1-5.jpg

圖1-5 中國古代童裝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審美能力的不斷提升,童裝已不再單單滿足基本的實用需求。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童裝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家長們不斷尋覓有特色、有個性、高品質的童裝,此時美觀大方、款式新穎、色彩明亮同時兼有安全性和舒適性的童裝受到大眾青睞。面對龐大的童裝市場,我國的童裝設計水平較發達國家而言仍有相當大的差距,我國童裝設計不夠人性化,成人痕跡突出,缺乏安全性以及流行性。童裝需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心理和生理變化,在設計中注重童裝的個性、功能性以及文化內涵的表達。現在的童裝生產廠家也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在設計中越來越關注兒童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特點,同時注重服裝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價值和品牌化效應,而品牌化的焦點是重建“品牌童裝設計觀”(圖1-6)。

圖片/1-6.jpeg

圖1-6 巴拉巴拉品牌童裝宣傳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桑植县| 锡林浩特市| 桑植县| 太仓市| 云阳县| 石阡县| 定结县| 永嘉县| 房产| 鄂州市| 当涂县| 扶风县| 明光市| 宁南县| 南宫市| 肥东县| 依安县| 商丘市| 林芝县| 视频| 昌图县| 武功县| 永靖县| 拜城县| 广德县| 临桂县| 垫江县| 昭平县| 申扎县| 札达县| 桑植县| 桓台县| 东港市| 余姚市| 西和县| 桂阳县| 汕尾市| 达拉特旗| 南京市|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