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kon Z6/Z7 數碼微單攝影技巧大全
- 雷波編著
- 3783字
- 2020-05-19 14:18:44
設置快門速度控制曝光時間
快門與快門速度的含義
簡單來說,快門的作用就是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在按下快門按鈕時,從快門前簾開始移動到后簾結束所用的時間就是快門速度,這段時間實際上也就是相機感光元件的曝光時間。
所以快門速度決定曝光時間的長短,快門速度越快,曝光時間就越短,曝光量也越小;快門速度越慢,曝光時間就越長,曝光量也越大。
快門速度的表示方法
快門速度以秒為單位,入門級及中端數碼微單相機的快門速度通常在1/4000s至30s之間,而專業或準專業相機的最高快門速度則達到了1/8000s,可以滿足更多題材和場景的拍攝要求。Nikon Z7作為專業全畫幅微單相機,最高的快門速度達到了1/8000s。
常用的快門速度有30s、15s、8s、4s、2s、1s、1/2s、1/4s、1/8s、1/15s、1/30s、1/60s、1/125s、1/250s、1/500s、1/1000s、1/2000s、1/4000s等。
操作方法
按下模式撥盤鎖定解除按鈕并同時轉動模式撥盤,使快門優先模式或手動模式圖標對準右側白色標志線處。在快門優先或手動模式下,轉動主指令撥盤即可調節快門速度值

快門速度對曝光的影響
如前面所述,快門速度的快慢決定了曝光量的多少,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每一倍的快門速度變化,即代表了一倍曝光量的變化。例如,當快門速度由1/125s變為1/60s時,由于快門速度慢了一倍,曝光時間增加了一倍,因此總的曝光量也隨之增加了一倍。從下面展示的一組照片中可以發現,在光圈與ISO感光度數值不變的情況下,快門速度越慢,則曝光時間越長,畫面感光就越充分,所以畫面也越亮。
下面是一組在焦距為105mm、光圈為F5、感光度為ISO100的特定參數下,只改變快門速度拍攝的照片。

快門速度:0.4s

快門速度:0.8s

快門速度:1.3s

快門速度:2s
影響快門速度的三大要素
影響快門速度的要素包括光圈、感光度及曝光補償,它們對快門速度的影響如下。
感光度:感光度每增加一倍(例如從ISO100增加到ISO200),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敏銳度會隨之增加一倍,同時,快門速度會隨之提高一倍。
光圈:光圈每提高一擋(如從F4增加到F2.8),快門速度可以提高一倍。
曝光補償:曝光補償數值每增加1擋,由于需要更長時間的曝光來提亮照片,因此快門速度將降低一半;反之,曝光補償數值每降低1擋,由于照片不需要更多的曝光,因此快門速度可以提高一倍。
快門速度對畫面效果的影響
快門速度不僅影響進光量,還會影響畫面的動感效果。表現靜止的景物時,快門的快慢對畫面不會有什么影響,除非攝影師在拍攝時有意擺動鏡頭,但在表現動態的景物時,不同的快門速度就能夠營造出不一樣的畫面效果。
下圖照片是在焦距、感光度都不變的情況下,分別將快門速度依次調慢所拍攝的。

光圈:F2.8 快門速度:1/80s 感光度:ISO50

光圈:F9 快門速度:1/8s 感光度:ISO50

光圈:F14 快門速度:1/3s 感光度:ISO50

光圈:F20 快門速度:0.8s 感光度:ISO50

光圈:F22 快門速度:1s 感光度:ISO50

光圈:F25 快門速度:1.3s 感光度:ISO50
對比這一組照片,可以看到當快門速度較快時,水流被定格成相對清晰的影像,但當快門速度逐漸降低時,流動的水流在畫面中漸漸變為模糊的效果。
由上述可見,如果希望在畫面中凝固運動對象的精彩瞬間,應該使用高速快門。拍攝對象的運動速度越高,采用的快門速度也要越快,以在畫面中凝固運動對象的動作,形成一種時間靜止效果。
如果希望在畫面中表現運動對象的動態模糊效果,可以使用低速快門,以使其在畫面中形成動態模糊效果,較好地表現出動態效果,按此方法拍攝流水、夜間的車燈軌跡、風中搖擺的植物、流動的人群,均能夠得到畫面效果流暢、生動的照片。
依據被攝對象的運動情況設置快門速度
在設置快門速度時,應綜合考慮被攝對象的速度、被攝對象的運動方向,以及攝影師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這3個基本要素。
被攝對象的速度
根據不同的照片表現形式,拍攝時所需要的快門速度也不盡相同,比如抓拍物體運動的瞬間,需要較高的快門速度;而如果是跟蹤拍攝,對快門速度的要求就比較低了。

嬉戲玩耍中貓咪的速度很快,因此需要較高的快門速度才能將其清晰地定格在畫面中『焦距:80mm┆光圈:F3.5┆快門速度:1/500s┆感光度:ISO200』

正在眺望的貓咪動靜很小,因此無須太高的快門速度『焦距:135mm┆光圈:F5.6┆快門速度:1/200s┆感光度:ISO400』
被攝對象的運動方向
如果從運動對象的正面(通常是角度較小的斜側面)拍攝,記錄的主要是對象從小變大或相反的運動過程,其速度通常要低于從側面拍攝;而從側面拍攝才會感受到運動對象真正的速度,拍攝時需要的快門速度也就更高。

從正面或斜側面拍攝運動對象時,速度感不強『焦距:45mm┆光圈:F5.6┆快門速度:1/320s┆感光度:ISO100』

從側面拍攝運動對象以表現其速度時,除了使用“陷阱對焦”方法外,通常都需要采用跟蹤拍攝法進行拍攝『焦距:45mm┆光圈:F5.6┆快門速度:1/640s┆感光度:ISO100』
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
無論是親身靠近運動對象或是使用長焦鏡頭,離運動對象越近,其運動速度就相對越快,此時需要不停地移動相機。略有不同的是,如果是靠近運動對象,需要較大幅度地移動相機;若使用長焦鏡頭,則小幅度移動相機就可保證被攝對象一直處于畫面之中。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將視角變得更廣闊一些,就不用為了將被攝對象融入畫面中而費力地緊跟被攝對象了,比如使用廣角鏡頭拍攝時,就更容易抓拍到被攝對象運動的瞬間。

廣角鏡頭抓拍到的現場整體氣氛『焦距:35mm┆光圈:F5.6┆快門速度:1/640s┆感光度:ISO800』

長焦鏡頭注重表現單個主體,更適合突出人物精彩生動的瞬間『焦距:200mm┆光圈:F4┆快門速度:1/1250s┆感光度:ISO1000』
常見拍攝對象的快門速度參考值
以下是一些常見拍攝對象所需快門速度參考值,雖然在使用時并非一定要用快門優先曝光模式,但對各類拍攝對象常用的快門速度會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安全快門速度
簡單來說,安全快門是人在手持拍攝時能保證畫面清晰的最低快門速度。這個快門速度與鏡頭的焦距有很大關系,即手持相機拍攝時,快門速度應不低于焦距的倒數。
比如當前焦距為200mm,拍攝時的快門速度應不低于1/200s。這是因為人在手持相機拍攝時,即使被攝對象待在原地紋絲未動,也會因為拍攝者本身的抖動而導致畫面模糊。

拍攝時使用大光圈并適當提高ISO感光度值,因此能夠使用更高的快門速度,從而確保拍攝出來的照片很清晰『焦距:105mm┆光圈:F2.8┆快門速度:1/400s┆感光度:ISO400』
如果只是查看縮略圖,幾乎沒有什么區別,但放大后查看可以發現,當快門速度到達安全快門速度時,即可將玩偶拍得非常清晰。
防抖技術對快門速度的影響
尼康的防抖系統縮寫為VR,Nikon Z7是尼康首款內置了VR減震裝置的相機,在拍攝時對水平、垂直以及旋轉五個軸方向的振動有效地補償,可以在拍攝照片或視頻期間有效地減少相機振動,減震效果相當于快門速度提高了約5擋,從而拍出清晰的畫面。該功能還可通過卡口適配器與兼容的尼克爾F卡口鏡頭一起使用以提升效果。
內置減震功能通過“減震”菜單開啟,在菜單中用戶可以選擇“Normal”和“Sport”兩種減震模式,其中“Normal”模式適用于在拍攝靜止拍攝對象時的減震;而“Sport”模式適用于拍攝運動員和其他正在進行快速且不可預測運動的拍攝對象時的減震。
但要注意的是,防抖系統只是一種校正功能,在使用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防抖系統成功校正抖動是有一定概率的,這與個人的手持能力有很大關系,通常情況下,使用低于安全快門2倍以內的快門速度拍攝時,成功校正的概率會比較高。
當快門速度高于安全快門速度1倍以上時,建議關閉防抖系統,否則防抖系統的校正功能可能會影響原本清晰的畫面,導致畫質下降。
在使用三腳架保持相機穩定時,建議關閉防抖系統。因為在使用三腳架時,不存在手抖的問題,而開啟了防抖功能后,其微小的震動反而會造成圖像質量下降。
設定步驟

Q:VR功能是否能夠代替較高的快門速度?
A:雖然在弱光條件下拍攝時,開啟VR減震功能允許攝影師使用更低的快門速度,但實際上VR功能并不能代替較高的快門速度。要想獲得高清晰度的照片,仍然需要用較高的快門速度來捕捉瞬間的動作。不管VR的功能多么強大,使用較高的快門速度才能夠清晰地捕捉到快速移動的被攝對象,這一條是不會改變的。

有VR防抖功能標志的尼康鏡頭

室內拍攝寵物時,開啟防抖功能可以減少畫面模糊的概率『焦距:35mm┆光圈:F4┆快門速度:1/400s┆感光度:ISO400』
防抖技術的應用
雖然防抖技術會對圖片的畫質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在光線較弱時,為了得到清晰的畫面,它又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拍攝動物時常常會使用400mm的長焦鏡頭,這就要求相機的快門速度必須保持在1/400s的安全快門速度以上,光線略有不足就很容易把照片拍虛,這時使用防抖功能幾乎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猴子覓食時的動作幅度較大且快,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長焦鏡頭拍攝,即使使用高于安全快門速度的快門速度也有可能出現畫面模糊的情況,因此使用了具有防抖功能的鏡頭,即使放大查看,猴子的毛發依然很清晰『焦距:400mm┆光圈:F5.6┆快門速度:1/500s┆感光度:ISO250』
長時間曝光降噪
曝光時間越長,則產生的噪點就越多,此時,可以啟用“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來消減畫面中產生的噪點。
“長時間曝光降噪”菜單用于對快門速度低于 1秒(或者說總曝光時間長于1秒)時所拍攝的照片進行減少噪點處理。處理所需時間長度約等于當前曝光的時長。
需要注意的是,在處理過程中,屏幕中將顯示“執行降噪”,控制面板中則閃爍著“Job NR”字樣且無法拍攝照片。若處理完畢前關閉相機,則照片會被保存,但相機不會對其進行降噪處理。
設定步驟

高手點撥:一般情況下,建議將其設置為“開啟”,但是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比如在惡劣的天氣拍攝時,電池的電量會消耗得很快,為了保持電池的電量,建議關閉該功能,因為相機的降噪過程和拍攝過程需要大致相同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