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設置光圈控制曝光與景深

光圈的結構

光圈是相機鏡頭內部的一個組件,它由許多片金屬薄片組成,金屬薄片可以活動,通過改變它的開啟程度可以控制進入鏡頭光線的多少。

光圈開啟越大,通過鏡頭到達相機感光元件的光線就越多;光圈開啟越小,通過鏡頭到達相機感光元件的光線就越少。

高手點撥:雖然光圈數值是在相機上設置的,但其可調整的范圍卻是由鏡頭決定的,即鏡頭支持的最大及最小光圈,就是在相機上可以設置的上限和下限。鏡頭支持的光圈越大,則在同一時間內就可以吸收更多的光線,從而允許我們在更弱光的環境中進行拍攝——當然,光圈越大的鏡頭,其價格也越貴。

從鏡頭的底部可以看到鏡頭內部的光圈金屬薄片

光圈是控制通光量的裝置,光圈越大(F2.8)通光越多,光圈越小(F22),通光越少

尼康 Z 24-70mm F4 S

尼康 Z 50mm F1.8 S

尼康AF-S 28-300mm F3.5-5.6 G ED VR

操作方法

按下模式撥盤鎖定解除按鈕并同時轉動模式撥盤,使光圈優先模式或手動模式圖標對準右側白色標志線處。在光圈優先或手動模式下,轉動副指令撥盤即可調節光圈值

在上面展示的3款鏡頭中,尼康Z 50mm F1.8 S是定焦鏡頭,其最大光圈為F1.8;尼康 Z 24-70mm F4 S為恒定光圈的變焦鏡頭,無論使用哪一個焦距段進行拍攝,其最大光圈都只能夠分別達到F4;尼康AF-S 28-300mm F3.5-5.6 G ED VR是浮動光圈的變焦鏡頭,當使用鏡頭的廣角端(28mm)拍攝時,最大光圈可以達到F3.5,而當使用鏡頭的長焦端(300mm)拍攝時,其最大光圈只能夠達到F5.6。

同樣,上述3款鏡頭也均有最小光圈值,例如,尼康 Z 24-70mm F4 S的最小光圈為F22,尼康AF-S 28-300mm F3.5-5.6 G ED VR的最小光圈同樣是一個浮動范圍(F22~F38)。

光圈值的表現形式

光圈值用字母F或f表示,如F8、f8(或F/8、f/8)。常見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36等,光圈每遞進一擋,光圈口徑就不斷縮小,通光量也逐擋減半。例如,F5.6光圈的進光量是F8的兩倍。

當前我們所見到的光圈數值還包括F1.2、F2.2、F2.5、F6.3等,這些數值不包含在光圈正級數之內,這是因為各鏡頭廠商都在每級光圈之間插入了1/2倍(F1.2、F1.8、F2.5、F3.5等)和1/3倍(F1.1、F1.2、F1.6、F1.8、F2.2、F2.5、F3.2、F3.5、F4.5、F5.0、F6.3、F7.1等)變化的副級數光圈,以更加精確地控制曝光程度,使畫面的曝光更加準確。

不同光圈值下鏡頭通光口徑的變化

常見的光圈數值大多在上圖所示的光圈正、副級數范圍內。

光圈對成像質量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攝影師都會選擇比鏡頭最大光圈稍小一至兩擋的中等光圈,因為大多數鏡頭在中等光圈下的成像質量是最優秀的,照片的色彩和層次都有更好的表現。例如,一只最大光圈為F2.8的鏡頭,其最佳成像質量光圈是F5.6至F8之間。另外,不能使用過小的光圈,因為過小的光圈會使光線在鏡頭中產生衍射效應,導致畫面質量下降。

Q :什么是衍射效應?

A:衍射是指當光線穿過鏡頭光圈時,光在傳播的過程中發生方向彎曲的現象,光線通過的孔隙越小,光的波長越長,這種現象就越明顯。因此,拍攝時如果光圈收得越小,在被記錄的光線中衍射光所占的比例就越大,畫面的細節損失就越多,畫面就越不清楚。衍射效應對DX畫幅數碼相機和全畫幅數碼相機的影響程度稍有不同,通常DX畫幅數碼相機在光圈收小到F11 時,就會發現衍射對畫質產生了影響; 而Nikon Z7等全畫幅數碼相機在光圈收小到F16 時,才能夠看到衍射對畫質的影響。

使用鏡頭最佳光圈拍攝時,所得到的照片畫質最理想

光圈對曝光的影響

如前所述,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光圈增大一擋,則曝光量提高一倍,例如光圈從F4增大至F2.8,即可增加一倍的曝光量;反之,光圈減小一擋,則曝光量也隨之降低一半。換言之,光圈開啟越大,通光量就越多,所拍攝出來的照片也越明亮;光圈開啟越小,通光量就越少,所拍攝出來的照片也越暗淡。

下面是一組在焦距為105mm、快門速度為1/125s、感光度為ISO100的特定參數下,只改變光圈值拍攝的照片。

光圈:F13

光圈:F11

光圈:F10

光圈:F7

光圈:F6.3

光圈:F5.6

光圈:F5

光圈:F4.5

光圈:F4

光圈:F3.5

光圈:F3.2

光圈:F2.8

通過這一組照片可以看出,在其他曝光參數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光圈逐漸變大,由于進入鏡頭的光線不斷增多,因此所拍攝出來的畫面也逐漸變亮。

理解景深

簡單來說,景深即指對焦位置前后的清晰范圍。清晰范圍越大,即表示景深越大;反之,清晰范圍越小,即表示景深越小,畫面中的虛化效果就越好。

景深的大小與光圈、焦距及拍攝距離這3個要素密切相關。當拍攝者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非常近,或者使用長焦距或大光圈拍攝時,都能得到很強烈的背景虛化效果;反之,當拍攝者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較遠,或者使用小光圈或較短焦距拍攝時,畫面的虛化效果就會較差。

另外,被攝對象與背景之間的距離也是影響背景虛化的重要因素。例如,當被攝對象距離背景較近時,使用F1.4的大光圈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背景虛化效果;但被攝對象距離背景較遠時,即使使用F8的光圈,也能獲得較強烈的虛化效果。

Q:景深與對焦點的位置有什么關系?

A:景深是指照片中某個景物清晰的范圍。即當攝影師將鏡頭對焦于景物中的某個點并拍攝后,在照片中與該點處于同一平面的景物都是清晰的,而位于該點前方和后方的景物則由于都沒有對焦,因此都是模糊的。但由于人眼不能精確地辨別焦點前方和后方出現的輕微模糊,因此這部分圖像看上去仍然是清晰的,這種清晰的景物會一直在照片中向前、向后延伸,直至景物看上去變得模糊而不可接受,而這個可接受的清晰范圍,就是景深。

Q:什么是焦平面?

A:如前所述,當攝影師將鏡頭對焦于某個點拍攝時,在照片中與該點處于同一平面的景物都是清晰的,而位于該點前方和后方的景物則都是模糊的,這個平面就是成像焦平面。如果攝影師的相機位置不變,當被攝對象在可視區域內向焦平面水平運動時,成像始終是清晰的;但如果其向前或向后移動,則由于脫離了成像焦平面,因此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模糊,模糊的程度與距焦平面的距離成正比。

對焦點在中間的財神爺玩偶上,但由于另外兩個玩偶與其在同一個焦平面上,因此三個玩偶均是清晰的

對焦點仍然在中間的財神爺玩偶上,但由于另外兩個玩偶與其不在同一個焦平面上,因此另外兩個玩偶均是模糊的

光圈對景深的影響

光圈是控制景深(背景虛化程度)的重要因素。即在相機焦距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反之,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在拍攝時想通過控制景深來使自己的作品更有藝術效果,就要合理使用大光圈和小光圈。

在包括Nikon Z7在內的所有數碼微單相機中,都有光圈優先曝光模式,配合上面的理論,通過調整光圈數值的大小,即可拍攝不同的對象或表現不同的主題。例如,大光圈主要用于人像攝影、微距攝影,通過虛化背景來突出主體;小光圈主要用于風景攝影、建筑攝影、紀實攝影等,以便使畫面中的所有景物都能清晰呈現。

從示例圖可以看出,光圈越大,前、后景深越小;光圈越小,前、后景深越大,其中,后景深又是前景深的兩倍

從示例圖可以看出,當光圈從F1.4逐漸縮小到F16時,畫面的景深逐漸變大,使用的光圈越小,畫面背景處的玩偶就越清晰

焦距對景深的影響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拍攝時所使用的焦距越長,則畫面的景深越小,即可以得到更強烈的虛化效果;反之,焦距越短,則畫面的景深越大,越容易呈現前后都清晰的畫面效果。

高手點撥:對于定焦鏡頭來說,我們只能通過前后的移動來改變相對的“焦距”,即畫面的取景范圍,拍攝者越靠近被攝對象,就相當于使用了更長的焦距,此時同樣可以得到更小的景深。

通過使用從廣角到長焦的焦距拍攝的花卉對比可以看出,焦距越長,則主體越清晰,畫面的景深越小

拍攝距離對景深的影響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拍攝者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越近,則越容易得到淺景深的虛化效果;反之,如果拍攝者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較遠,則不容易得到虛化效果。

這點在使用微距鏡頭拍攝時體現得更為明顯,當離被攝體很近的時候,畫面中的清晰范圍就變得非常小。因此,在人像攝影中,為了獲得較小的景深,經常采取靠近被攝者拍攝的方法。

下面為一組在所有拍攝參數都不變的情況下,只改變鏡頭與被攝對象之間距離時拍攝得到的照片。

通過上面展示的一組照片可以看出,當鏡頭距離前景位置的玩偶越遠時,其背景的模糊效果就越差。

背景與被攝對象的距離對景深的影響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畫面中的背景與被攝對象的距離越遠,則越容易得到淺景深的虛化效果;反之,如果畫面中的背景與被攝對象位于同一個焦平面上,或者非常靠近,則不容易得到虛化效果。

上圖所示為在所有拍攝參數都不變的情況下,只改變被攝對象距離背景的遠近拍出的照片。

通過上圖展示的一組照片可以看出,在鏡頭位置不變的情況下,隨著玩偶距離背景越來越近,則其背景的虛化程度也越來越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海伦市| 张北县| 肃宁县| 临桂县| 离岛区| 鄂托克旗| 兴文县| 巴彦淖尔市| 石棉县| 论坛| 灵宝市| 平乐县| 安多县| 马边| 文水县| 威信县| 通州区| 务川| 陇西县| 黄大仙区| 灵寿县| 华亭县| 沙坪坝区| 蒲江县| 虎林市| 石景山区| 湘潭县| 舞阳县| 灵丘县| 合作市| 乌鲁木齐市| 小金县| 汤原县| 永福县| 车险| 安阳市| 托克逊县| 金乡县| 财经| 农安县|